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的治理制度研究
李广培, 杨林, 吴金华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Governanc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the Social Cos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i Guangpei, Yang Lin, Wu Jin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摘要 本文分别从准备、实施、结果三个层面上分析了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的治理目标, 在此基础上, 从主体层次、制度形式和制度功能三个维度构建了技术创新社会成本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 在制度功能分析框架中引入了主体属性、成本属性、操作与选择、有效需求和绩效评估等权变因素。最后, 整合三个维度的分析, 尝试对技术创新社会成本治理制度的结构体系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
关键词 :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 ,
治理制度 ,
制度功能
Abstract :Analysis of governance objectives of the social cos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om the level of prepar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results, and builds the governanc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the social cos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s.Contingency factors, such as the main property, cost attributes, operations and selection, effective demand,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system functional analysis framework.This study makes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al system of governance regimes of the social cos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 :
Social cos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overnance regimes
System function
收稿日期: 2013-09-27
基金资助: 教育部“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的形成、测算和治理制度研究”课题(11YJA790072)。
作者简介 : 李广培(1968-), 男, 山东临朐人, 管理学博士, 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引用本文:
李广培, 杨林, 吴金华.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的治理制度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4(8): 23-29.
Li Guangpei, Yang Lin, Wu Jinhua. Governanc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the Social Cos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2014(8): 23-29.
链接本文:
http://www.zgkjlt.org.cn/CN/Y2014/I8/23
[1]李广培.技术创新社会成本初探[J].科学学研究, 2013, (4):605-610. [2]Rogers MD.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uncertainty,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scenarios and risk management.Journal of Risk Research, 2001, 4(1):1-15. [3]李建军.技术创新活动的负外部性及其缓冲机制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1):125-130. [4]洪进.我国转基因作物技术风险三维分析及其治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11, (10):1480-1484. [5]童昕.全球环境管制和绿色创新扩散—深圳、东莞电子制造企业调查[J].中国软科学, 2007, (7):69-76. [6]陈傲.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环境制度设计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9):15-18. [7]盛国荣.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SST解读[J].科学管理研究, 2007, (10):39-42. [8]张万勇.技术转移在社会选择中形成[J].科技成果纵横, 2006, (4):22-24. [9]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57-259. [10]王健.现代技术伦理规约的特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11):54-57. [1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政策透视[M].陈幽泓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146-152.
[1]
魏婕, 安同良.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创新驱动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1): 33-40.
[2]
项诚, 毛世平. 组织模式协同是否影响研究机构创新产出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12): 31-39.
[3]
王珍珍, 黎青青, 鲍星华.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下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的责任担当与协同发展——基于美、德、日三国的比较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9): 182-188.
[4]
陈如洁, 张鹏, 杨艳君. 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劳动生产率的视角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7): 96-106.
[5]
陈元志, 吉超. 包容性创新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6): 40-47.
[6]
孟奇勋, 陈嘉奇, 张一凡. 公私合作视阈下专利基金市场化运营路径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6): 164-171.
[7]
林青宁, 毛世平.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5): 144-151.
[8]
宋志红,田雨欣,李冬梅. 技术标准竞争研究40年:成就与挑战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4): 133-141.
[9]
王必好, 张郁. 技术进步过程的非线性趋势和异质性特征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3): 42-52.
[10]
张树静, 张秀峰. 城市创新环境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4): 25-32.
[11]
陶爱萍, 周泰云, 王炽鹏. 技能劳动、技术进步偏向与技能溢价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1): 132-142.
[12]
易邱璐,赵莉. 技术路径被动锁定与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0(11): 36-44.
[13]
何 昉, 曹冰雪, 张 明. 国防研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美国为例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0(10): 186-192.
[14]
徐莹莹,李平. 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技术进步方向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0(8): 12-19.
[15]
李哲. 技术经济范式变化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影响和启示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5(7): 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