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白都市经济圈”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张小鸋1 ,玄兆辉2 ,蔺爽3 ,付英1
1.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3.兰州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2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of “ Lanzhou-Baiyin Metropolitan Economic Circle”
Zhang Xiaoning1 ,Xuan Zhaohui2 ,Lin Shuang3 ,Fu Ying1
1.Gansu Institu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Lanzhou 730000,China; 2.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Beijing 100038,China; 3.Lan 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Lanzhou 730020,China
摘要 本文基于2006—2011年数据,依据系统协同学原理构建了“兰白都市经济圈”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测度模型,从区域创新投入子系统、产出子系统、扩散子系统与支持子系统四个方面对兰白都市经济圈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协调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并对影响要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加快提升兰白都市经济圈的创新协同发展能力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
兰白都市经济圈 ,
创新系统 ,
协同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2006—2011,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odel of synergy measurement on “Lanzhou-Baiyin Metropolitan Economic Circl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ynergy.It evaluate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coordination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Lanzhou-Baiyin Metropolitan Economic Circle”,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input subsystem,regional innovation output subsystem,regional innovation diffusion subsystem,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to raise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 :
Lanzhou-Baiyin Metropolitan Economic Circle
Innovation system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 2014-10-24
基金资助: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兰白协同创新系统的兰州新区创新体系建设研究”(2013GXS4D153)。
作者简介 : 张小鸋(1981-),女,甘肃平凉人,工程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创新政策研究,区域发展与社会生态学。
引用本文:
张小鸋,玄兆辉,蔺爽,付英. “兰白都市经济圈”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5(1): 102-107.
Zhang Xiaoning,Xuan Zhaohui,Lin Shuang,Fu Ying.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of “ Lanzhou-Baiyin Metropolitan Economic Circle”. , 2015(1): 102-107.
链接本文:
http://www.zgkjlt.org.cn/CN/Y2015/I1/102
[1]李杨杨.兰白都市圈经济辐射能力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15-16. [2]锁冠侠.基于增强产业支撑力提升“兰白都市经济圈”整体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9):70-72. [3]邢小云.兰白都市经济圈主要城市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12-17. [4]王海飞.兰白都市经济圈视角下的白银市可持续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2011,(04):566-572. [5]李科.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9-13. [6]胡晓瑾.基于协同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的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10-15. [7]陈丹宇.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协同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9.144-152. [8]王宏起,徐玉莲.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6):131. [9]李子彪,胡宝民.地方高校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度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2):145-147. [10]马向东,孙金华,胡震云.科学进展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J].2009,(4):555-57. [11]张慧颖,吴红翠.基于创新过程的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比较研究——兼析天津市区域创新复合系统协调性[J].情报研究,2010,(8):12-14. [12]郑刚.基于TIM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博士大学学位论文,2004. [13]孟生旺.权数确定的相关矩阵法[J].陕西经济统计,1992,(6):5-6. [14]张序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筛选及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0):137-140. [15]朱晓蕾.甘肃省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战略研究[J].甘肃科技,2012,(020):5-7.
[1]
魏婕, 安同良.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创新驱动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1): 33-40.
[2]
丰静, 王孟钧, 李建光. 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协同治理框架——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为例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1): 41-49.
[3]
高舒锐, 孟卫东. 高技术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的复合协同系统创新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9): 111-120.
[4]
王明, 郑念. 城市群内部协同的圈层分化问题研究——基于 “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分析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8): 87-94.
[5]
陈家宏, 饶世权. 协同激励创造与转化的职务发明制度重构研究——兼论《专利法》第6条的修改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7): 19-26.
[6]
段云龙, 乐念, 王墨林. 产学研区域共生系统协同创新效率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7): 34-43.
[7]
王文静, 张卫. 产学知识耦合的协同创新效应——基于创新系统的视角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7): 61-68.
[8]
张小红, 唐高文, 赵欣娜, 李思经, 梁 峰. 校企协同创新中智力资本转化路径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6): 56-65.
[9]
陈明华, 张晓萌, 仲崇阳, 刘玉鑫.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与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3): 140-147.
[10]
项诚, 毛世平. 组织模式协同是否影响研究机构创新产出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12): 31-39.
[11]
高振, 张悦, 段珺, 种国双. “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标准协同的农业产能合作——以中俄尿素贸易为例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12): 180-188.
[12]
周宾. 绿色矿业产融研协同共生的数理模型、系统机制与引导政策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11): 56-66.
[13]
许倩, 曹兴. 新兴技术企业创新网络知识协同演化的机制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11): 85-92.
[14]
金浩,刘肖. 京津冀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10): 118-127.
[15]
芬芬,冯南平. 基于共词分析的创新生态系统协同研究主题魏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10): 1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