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韩志弘, 张纪海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licy on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in Zhongguancun
Han Zhihong, Zhang Jihai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University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
摘要 本文选取中关村作为高新区代表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关村核心1+4资金支持政策对于北京市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细分维度的创新能力对支持政策的弹性不同,不同类型的支持政策的作用方式也不同。因此,创新支持政策应更多聚焦于易受政策影响的知识获取和创新绩效两个细分创新维度,同时在企业创新维度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此外,要着重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类和金融类创新能力影响强度大的政策类型的主导作用,同时兼顾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类和重大项目类等创新能力影响范围广的政策类型的基础作用。
关键词 :
区域创新能力 ,
创新政策 ,
国家高新区 ,
中关村
Abstract :Zhongguancun was selected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high-tech zone to establish a system dynamics model,and the effect of Zhongguancun's core 1+4 financial support policy on the improvement of Beijing's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was analyzed.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exibility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different subdivision dimensions to supporting policies is different,and the modes of a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supporting policies are different.Therefore,innovation support policies should focus more on two subdivided innovation dimensions,namely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which are susceptible to policies,and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e the leverage effect of fiscal input on social capital in the enterprise innovation dimension.In addition,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giving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policy types with strong influence of talent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ability,while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the basic role of policy types with wide influence range of innovation ability,such as innovation ability,innovation environment and major projects.
Key words :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Innovation policy
National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Zhongguancun
收稿日期: 2021-02-01
基金资助: 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 (2020-ZD-1),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重大问题战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473015),中关村科技创新枢纽机构及人才基地研究 (202022141014)。
通讯作者:
张纪海
作者简介 : 韩志弘 (1990-),女,辽宁沈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动员、政策系统动力学等。
引用本文:
韩志弘, 张纪海. 中关村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J]. 中国科技论坛, 2021(12): 18-30.
Han Zhihong, Zhang Jihai.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olicy on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in Zhongguancun. , 2021(12): 18-30.
链接本文:
http://www.zgkjlt.org.cn/CN/Y2021/I12/18
[1]芮绍炜,常静,刘辉.基于政策评估视角的区域创新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 (19):1-8. [2]中关村: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N/OL].[2021-01-21].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111/c40531-30516210.html. [3]宋晨晨,张永安,王燕妮,等.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机理分析与仿真研究——基于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 (21):126-133. [4]王欣,杜宝贵.国际科技政策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 (23):48-56. [5]郭俊华,邢涵冰,巩辉.双创区域示范基地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刊,2020,33 (3):14-26. [6]彭永涛,侯彦超.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条件组态路径研究——基于中国内地29个省市的QCA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 (23):54-62. [7]柳卸林.中国创新体系:它的构成与作用及对中国的意义[J].中国科技产业,1997 (12):23-24. [8]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 (4):1-11. [9]苏屹,闫玥涵.国家创新政策与区域创新系统的跨层次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 (12):160-170. [10]宋帅邦.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 (12):118-123. [11]李兴光,王玉荣,周海娟.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变化分析——基于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2009—2016)》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8,32 (2):9-16. [12]薛昱,张文宇,雷家骕.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J].科学决策,2020 (4):49-66. [13]吕文晶,陈劲,刘进.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量化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9,37 (10):1765-1774. [14]湛中林.交易成本视角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创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 (5):100-105. [15]张宝建,李鹏利,陈劲,等.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主题分析与演化过程——基于文本挖掘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40 (11):15-31. [16]张永安,耿喆,王燕妮.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分类与政策工具挖掘——基于中关村数据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 (17):116-122. [17]李新,李柏洲,吴翔宇.创新型城市中府际关系与政策工具的社会网络[J].科学学研究,2020,38 (12):2258-2270. [18]汤志伟,雷鸿竹,郭雨晖.政策工具-创新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地方政府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研究[J].情报杂志,2019,38 (5):49-56. [19]吕文晶,陈劲,刘进.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量化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9,37 (10):1765-1774. [20]黄晗,张金隆,熊杰.创新政策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政策组合的政策文本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 (16):111-119. [21]徐硼,罗帆.政策工具视角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J].科学学研究,2020,38 (5):826-833. [22]张永安,关永娟.创新政策工具组合、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 (21):118-126. [23]雷璇,马文聪,陈修德,等.我国LED产业创新政策组合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 (2):58-65. [24]刘晔,曾经元,王若宇,等.科研人才集聚对中国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9,39 (7):139-147. [25]苏屹,林周周,欧忠辉.中国省际知识聚合的测度及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20,34 (5):62-74. [26]陈洪玮,王欢欢.创新平台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0,41 (3):32-46. [27]宋晨晨,张永安,王燕妮,等.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响应机理分析与仿真研究——基于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 (21):126-133. [28]张永安,耿喆,王燕妮.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系统性分类——基于中关村数据的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6,24 (2):92-95. [29]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 [30]王进富,张耀汀.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 (8):52-57. [31]许刚全,杨雯冰.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仿真研究[J].生产力研究,2020 (10):109-114+156.
[1]
贺德方, 祝侣, 周华东, 武雨婷.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企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2, 3(1): 1-6.
[2]
卢扬帆, 郑方辉.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目标力及其演变评价——基于广州近16年政策文本的分析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1, 2(2): 80-90.
[3]
王京雷, 赵静. 国家高新区能否推动都市圈的创新发展——基于31个都市圈的实证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1, (12): 109-117.
[4]
秦海波, 肖鸿波, 乌静, 李莉莉. 新疆区域创新政策量化评价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1, 2(10): 50-61.
[5]
杨欣萌, 何光喜.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创新政策:理论与中国实践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1, 2(1): 1-9.
[6]
周莹. 基于有效性分析的创新政策组合模式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1, 2(1): 10-16.
[7]
刘如, 陈志. 大国竞争时代现代产业体系的三重螺旋战略框架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8): 33-42.
[8]
孙红军, 王胜光. 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距及影响因素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8): 76-87.
[9]
宋娇娇, 孟溦. 上海科技创新政策演变与启示——基于1978—2018年779份政策文本的分析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7): 14-23.
[10]
胡丽娜. 中国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模拟及对策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1): 1-8.
[11]
黄宁, 陈宝明, 丁明磊. 从被诉案件看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与世贸规则的协调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12): 1-11.
[12]
闫华红, 蒋婕, 王再进, 田德录. 亚太经合组织及相关国际组织科技创新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8): 155-163.
[13]
蔡义茹,蔡莉,杨亚倩,卢珊. 创业生态系统的特性及评价指标体系——以2006—2015年中关村发展为例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6): 133-142.
[14]
胡海鹏, 吕拉昌. 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化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12): 52-59.
[15]
刘亭立, 傅秋园. 绿色能源产业创新政策的量化评价与优化路径探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10): 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