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权规制模式下数据要素治理的转型逻辑与实现路径
韩世鹏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福建厦门 361005
The Transformation Logic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Data Element Governance Under the Regulatory Mode of Property Rights Confirmation
Han Shipeng
Graduate Institute for Taiwan Studies,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摘要 数据要素的财产属性日益凸显,以竞争法为核心的行为规制模式无法回应数据要素流通与收益分配的现实需要。依托结构功能理论,确权规制模式可以通过各项子权利的赋予,实现数据要素经济价值的功能,还能保障人格正义、交易效率以及数据安全。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权利分离理论以及明确新型权利的性质定位,可为确权规制模式下的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提供法理支撑。实现路径方面,在数据资源阶段须重点关注个人数据所有权的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方式,在数据加工使用阶段可根据原创程度界分数据加工使用的权限,在数据产品经营阶段应细化数据产品的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权能。
关键词 :
数据要素 ,
行为规制 ,
确权规制 ,
三权分置
Abstract :The property attributes of data elements are increasingly prominent,and the behavior regulation model centered on competition law cannot respond to the practical needs of data element circulation and profit distribution.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ructural function,the regulatory model for property rights can achieve the economic value of data elements through the granting of various sub rights,while also ensuring personal justice,transaction efficiency,and data security.On this basis,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separation of rights and clarifying the nature and positioning of new rights,legal support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structural separation of data property rights under the model of property rights regulation.In terms of implementation path,in the data resource stage,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the original and subsequent acquisition methods of personal data ownership.In the data processing and use stage,the authority to process and use data can be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originality.In the data product operation stage,the ownership,use,income,and disposal rights of data products should be refined.
Key words :
Data element
Behavior regulation
Regulation on property rights confirmation
Separation of three right
收稿日期: 2024-04-10
基金资助: 第73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金融科技企业数据治理法律机制研究” (2023M732934),四川省社会法制教育普及基地2023年课题立项 “数字平台算法共谋的反垄断规制纾困” (SFJP-05)。
作者简介 : 韩世鹏 (1996—),男,山东聊城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法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两岸关系法制。
引用本文:
韩世鹏. 确权规制模式下数据要素治理的转型逻辑与实现路径[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4): 1-10.
Han Shipeng. The Transformation Logic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Data Element Governance Under the Regulatory Mode of Property Rights Confirmation. , 2025(4): 1-10.
链接本文:
http://www.zgkjlt.org.cn/CN/Y2025/I4/1
[1] 赵加兵.公共数据的权属界定争议及其制度建构[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3 (3):83-93. [2] 张素华.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的法律实现[J].东方法学,2023 (2):73-85. [3] 梅夏英.在分享和控制之间数据保护的私法局限和公共秩序构建[J].中外法学,2019 (4):845-870. [4] 姚佳.企业数据的利用准则[J].清华法学,2019 (3):114-125. [5] 袁曾,刘志鸿.数据确权的逻辑厘清与差异化制度建构[J].学术交流,2023 (12):46-58. [6] 崔聪聪.数据权利初始配置的法理基础与制度构建[J].法律科学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4 (4):1-9. [7] 熊波.数据财产权的分置性理论构造与刑法保护[J].清华法学,2024 (2):31-45. [8] 冯晓青.数据产权法律构造论[J].政法论丛,2024 (1):120-136. [9] 韩旭至.数据确权的困境及破解之道[J].东方法学,2020 (1):97-107. [10] 张敏.交易安全视域下我国大数据交易的法律监管[J].情报杂志,2017 (2):127-133. [11] 黄慧平.数据交易的法律适用规则[J].网络空间安全,2023 (4):44-50. [12] 肖建华,柴芳墨.论数据权利与交易规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 (1):83-93. [13] 谢晓尧.法律文本组织技术的方法危机——反思 “互联网专条”[J].交大法学,2021 (3):5-24. [14] 陈兵,徐文.优化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与互联网专条的司法适用[J].天津法学,2019 (3):34-43. [15] 魏远山.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数据专条的制度构建——兼评 《反不正当竞争法 (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18条[J].环球法律评论,2023 (6):80-96. [16] 刘辉.双向驱动型算法解释工具:以默示算法共谋为场景的探索[J].现代法学,2022 (6):58-71. [17] 程雪军.超级平台算法价格歧视的反垄断规制[J].法治研究,2023 (1):99-111. [18] 王伟.平台扼杀式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J].中外法学,2022 (1):84-103. [19] 焦海涛.个人信息的反垄断法保护:从附属保护到独立保护[J].法学,2021 (4):108-124. [20] 刘维.论数据产品的权利配置[J].中外法学,2023 (6):1581-1599. [21] 梅夏英.信息和数据概念区分的法律意义[J].比较法研究,2020 (6):151-162. [22] 陈佳举.法律行为理论下个人信息保护的知情同意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3 (2):197-207. [23] 宁园.个人信息保护中知情同意规则的坚守与修正[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 (2):115-127. [24] 袁曾,刘志鸿.数据确权的逻辑厘清与差异化制度建构[J].学术交流,2023 (12):46-58. [25] 褚睿刚.结构功能主义视阈下数据可税性的规范实现[J].法学,2024 (3):174-192. [26] 王学栋,王梦科. “双碳”背景下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法治保障研究——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视角[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4 (3):75-86. [27] 吉富星.产权结构化与公共产权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01-105 [28] 徐伟.企业数据获取 “三重授权原则”反思及类型化构建[J].交大法学,2019 (4):20-39. [29] 刘辉.个人数据携带权与企业数据获取 “三重授权原则”的冲突与调适[J].政治与法律,2022 (7):114-131. [30] 程啸.我国 《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财经法学,2020 (4):32-53. [31] 许可.数据保护的三重进路——评新浪微博诉脉脉不正当竞争案[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 (6):15-27. [32] 张宝山.数据确权的中国方案:要素市场语境下分类分级产权制度研究[J].北方法学,2023 (5):146-160. [33] 申卫星.数据确权之辩[J].比较法研究,2023 (3):1-13. [34] 张新宝,曹权之.公共数据确权授权法律机制研究[J].比较法研究,2023 (3):41-55. [35] 苏宇.政务数据安全的法律制度保障[J].苏州大学学报 (法学版),2023 (4):27-42. [36] 衣俊霖.论公共数据国家所有[J].法学论坛,2022 (4):107-118. [37] 周枏.罗马法原论 (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321。 [38] 高飞.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的法理阐释与制度意蕴[J].法学研究,2016 (3):3-19. [39] 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 (上册)[M].张双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652. [40] 韩世鹏.平台数据垄断的规制纾困:基于三权分置的视角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24 (3):150-159. [41] 谢晖.论新兴权利的一般理论[J].法学论坛,2022 (1):41-54. [42] 冉隆宇.纵向垄断协议反垄断法规制的省思和调适:基于成本框架的分析[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4 (3):103-114. [43] 吉富星.产权结构化与公共产权改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101-105 [44] 许可.从权利束迈向权利块:数据三权分置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法律评论,2023 (2):22-37. [45] 姚佳.企业数据权益:控制、排他性与可转让性[J].法学评论,2023 (4):149-159 [46] 萨维尼.论占有[M].朱虎,刘智慧,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 [47] 章正璋.我国民法上的占有保护:基于人民法院占有保护案例的实证分析[J].法学研究,2014 (3):186-207. [48] KANG J.Information privacy in cyberspace transactions[J].Stanford Law Review,1998 (1):1193 -1294. [49] 黄锫.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权属的配置规则[J].法学杂志,2021 (1):99-110. [50] 申卫星.论数据产权制度的层级性: “三三制”数据确权法[J].中国法学,2023 (4):26-48. [51] 申卫星.数据产权: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J].中国法律评论,2023 (6):125-137. [52] 包晓丽.数据四象限分类确权规则研究[J].法学杂志,2023 (6):136-152. [53] 杨东,赵秉元.数据产权分置改革的制度路径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23 (6):55-64. [54] 冯晓青.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产权结构及其制度构建[J].比较法研究,2023 (6):16-32. [55] 韩世鹏.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备案的法律属性与控制路径[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4 (2):119-128. [56] 房绍坤,周秀娟.企业数据 “三权分置”的法律构造[J].社会科学战线,2023 (9):226-238. [57] 曼昆.经济学原理 (上册)[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93. [58] LOUKAS K,BRENT N.The global decline of the labor shar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3 (9):61-80 [59] 陈华,李庆川,翟晨喆.数据要素的定价流通交易及其安全治理[J].学术交流,2022 (4):107-124. [60] 陆岷峰,欧阳文杰.数据要素市场化与数据资产估值与定价的体制机制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21 (1):43-53.
[1]
尹西明, 魏阙, 陈劲, 冯雪皓.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与实证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2): 54-64.
[2]
李华龙, 李钟文, 杨珂凡, 高远东. 大数据政策能否催生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5, 6(2): 137-149.
[3]
曾雄.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平台数据垄断的成因分析及行业规制路径创新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4, 5(7): 75-82.
[4]
贺娅萍. 数据要素与全球价值链重构——基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视角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4, 5(5): 130-139.
[5]
韩世鹏. 平台数据垄断的规制纾困——基于三权分置的视角分析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4, 5(3): 150-159.
[6]
苏志文, 刘冉, 刘传明. 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要素配置与组织运营视角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4, 5(12): 31-43.
[7]
布和础鲁, 陈玲.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结构及创新机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22, 3(9): 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