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科学工程中的国家贡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
何开煦,潘云涛,赵筱媛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Construc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National Contribution Evalua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Big Science Projects
He Kaixu,Pan Yuntao,Zhao Xiaoyu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Beijing 100038,China
摘要 本文选取国际大科学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国际大科学工程与贡献进行解构与融合,尝试对国际大科学工程中的贡献按国别进行界定与计量,探索国际大科学工程中的国家贡献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构建了包含物质贡献、财力贡献、人力贡献、学术贡献四个维度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国家贡献评价体系,对各级指标进行了分解、定义与说明,提供了指标计算、汇总及呈现的方法,并以ITER计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
国际大科学工程 ,
国家贡献评价 ,
ITER计划 ,
国家贡献指数 ,
国家贡献发展指数
Abstract :More and more Big Science Projects have taken the task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The paper gets de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contribution”and“International Big Science Project”.It constructs the national contribu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international science project by the four dimensions of In-kind contribution,financial contribution,human contribution,academic contribution and its sub-indexes.Furthermore,it provides decomposition,definition and description of indicators at all levels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summary method and presentation method.Finally,the ITER program became an example of an empirical study.
Key words :
International Big Science Projects
National Contribution Evaluation
ITER
NCI
NCDI
收稿日期: 2017-07-26
作者简介 : 何开煦(1994-),女,安徽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计量学。
引用本文:
何开煦,潘云涛,赵筱媛. 国际大科学工程中的国家贡献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6): 14-24.
He Kaixu,Pan Yuntao,Zhao Xiaoyuan. Construction and Demonstration of National Contribution Evaluation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Big Science Projects. , 2018(6): 14-24.
链接本文:
http://www.zgkjlt.org.cn/CN/Y2018/I6/14
[1]WEINBERG A M.Impact of large-scale science on the United States[J].Science,1961,134(3473):161-164.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参加国际大科学工程及研究计划国内论证指南(试行)[R/OL].(2012-01-01)[2016-07-27].http://www.most.gov.cn/kjbgz/201201/W020120119524160931166.pdf. [3]王大明.大科学工程:在探索与造物之间——以中国EAST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的建造为例[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7:196-209. [4]尚智丛,张伟娜.国家目标引导下的大科学工程——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为例[J].工程研究-跨科学视野中的工程,2009(2):143-151. [5]罗德隆.国际核聚变能源研究现状与前景[M].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5. [6]ITER organization.ITER Members[EB/OL].(2017-01-11)[2017-01-11].http://www.iter.org/proj/Countries. [7]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我国参与ITER的历程[EB/OL].(2013-01-01)[2017-01-05].http://www.iterchina.cn/IETRChina/Developing.html. [8]徐璇.投入产出分析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 [9]齐松仁,孙瑞华,左焕琮,等.投入产出比用于科研项目贡献分析指标体系探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0(2): 17-20. [10]由由,吴红斌,闵维方.高校经费水平、结构与科研产出——基于美国20所世界一流大学数据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4):31-40. [11]邱均平,温芳芳.作者合作程度与科研产出的相关性分析——基于“图书情报档案学”高产作者的计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5):1-5. [12]朱军文,刘念才.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产出的计量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2):30-35. [13]罗桂平.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14]王丽平,任书丽.试析企业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65. [15]孙绪华.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与效率评价[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16]课题组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 中国创新指数 CII 研究,贾楠,李胤.中国创新指数研究[J].统计研究,2014(11):24-28. [17]章建石.一项公平与效率兼备的高考改革为什么难以为继——标准分制度的变迁及其折射的治理困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31-41.
[1]
鲁云鹏. 科技社团治理:内涵、问题与实现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11): 1-9.
[2]
田红宇, 祝志勇, 胡晓清.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11): 103-112.
[3]
任志宽. 新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模式及机制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10): 16-23.
[4]
庞祯敬, 叶子荣. 公众对转基因农业技术态度形成中体制性信任的结构维度——基于微博平台互动评论的质性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8): 114-122.
[5]
梁林, 李青, 刘兵. 环境约束下省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时空格局、演变机理及影响因素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6): 125-135.
[6]
王桂侠, 万劲波. 基于政策过程的智库影响力作用机制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11): 151-157.
[7]
李侠, 李格菲. 大科学工程建设面临的双重危机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10): 16-22.
[8]
吴卫红,陈高翔,张爱美. “政产学研用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三三螺旋模式及机理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5): 1-10.
[9]
陈泽艺,张志辉.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的科技政策分析与现实借鉴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5): 173-179.
[10]
钟卫, 陈宝明.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4): 41-49.
[11]
刘鑫. 中国3D打印专利技术产业化的战略评价与驱动策略——基于SWOT的案例实证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1): 93-101.
[12]
刘雪立,盛丽娜,董建军,方红玲,付中静,王燕,周志新. 跨学科学术评价指标PR8和FNII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为例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0(12): 53-65.
[13]
董阳. 环境监管对环境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聚焦环境监管下的环境技术创新与扩散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0(11): 51-62.
[14]
程燕林. 如何保证第三方评估的独立性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5(7): 14-18.
[15]
窦珍珍, 顾新, 王涛. 国外职务发明成果转化经验及启示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5(7): 176-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