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动力和国际规则重塑看未来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
倪晓宁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贸易系教授 |
|
[1]李爱敏.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质、基本内涵与中国特色[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2):96-102. [2]李巍.国际秩序转型与现实制度主义理论的生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6,33(1):31-59. [3]倪晓宁.全球低碳框架下中国经济自主安全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11(11):14-18. [4]倪晓宁.从交易成本审视多边贸易的动力机制[J].国家治理,2018(29):10-18. |
[1] |
陈琛. 智能制造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4-5. |
[2] |
关思甲. 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量子科技[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6-7. |
[3] |
邸玉娜. 从中巴经济走廊实践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科技创新合作[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8-10. |
[4] |
卫新锋. 国家主体科技计划项目治理模式的演变[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11-18. |
[5] |
罗珵. 竞争还是稳定:国外科研经费资助方式和结构综述[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19-29. |
[6] |
胡峰, 温志强, 沈瑾秋, 姚缘. 情报过程视角下大数据政策量化评价——以11项国家级大数据政策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30-41. |
[7] |
刘军, 曹雅茹, 吴昊天. 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42-50. |
[8] |
张峰, 任仕佳, 殷秀清. 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绿色供应链效率——基于2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面板数据的PVAR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51-64. |
[9] |
周钟, 熊焰, 张林刚. 新兴技术产业应用生态系统构建与发展评价:以大数据为例[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65-73. |
[10] |
吴清华, 周晓时, 朱兰. 工业机器人对就业的异质性影响——基于发展阶段与行业的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74-82. |
[11] |
王子敏, 黄忠义. 智能化投资需要错位发展吗?——来自江苏的证据[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83-93. |
[12] |
刘纯阳, 刘锦怡.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渗透效应[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94-102. |
[13] |
梁杰, 谢恩, 邵鹏. 多类型伙伴研发合作对企业双元创新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103-110. |
[14] |
王楠, 李天柱, 张伟. 主动出击与顺势而为:中国企业运用大数据的模式比较[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111-120. |
[15] |
孙佳, 吕嘉琪, 于长宏. 异质性企业与基础研究决策[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 1(4): 121-12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