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素质结构在信息化对产业升级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程林1 , 黄晓霞2 , 朱学义1 , 包耀东1
1.南通理工学院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2.济南大学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The Mediating Role of Labor Force Quality Structure in Informatization on Industrial Upgrading
Cheng Lin1 , Huang Xiaoxia2 , Zhu Xueyi1 , Bao Yaodong1
1.School of Business,Nant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tong 226000,China; 2.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Jinan,Jinan 250022,China
摘要 本文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探讨信息化水平对产业升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劳动力素质结构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并采用29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对产业升级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信息化水平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部分通过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中介作用来实现。另外,信息化水平对劳动力素质结构未产生两极分化现象,促进了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优化升级,较高素质劳动力比重需求上升。
关键词 :
劳动力素质 ,
产业升级 ,
信息化 ,
中介效应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 of informatization level on industrial upgrading,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labor force qualit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intermediary effect analysis.It conducts an empirical study using panel data of 29 provinces in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ormatization level has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 on the upgrading and rationalization of the industry,and which promotes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partly through the intermediating role of the labor quality structure.In addition,informatiation level did not cause the phenomenon of polarization,but has accelerated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labor quality structure,even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high-quality labor force demand.
Key words :
Labor force quality
Industrial upgrading
Informatization
Mediation effect
收稿日期: 2019-07-22
基金资助: 江苏省“十三五”工商管理一级重点建设学科项目(SJY201609),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SJB1287)。
通讯作者:
黄晓霞
作者简介 : 程林(1982-)男,江苏宿迁人,南通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标准化、产业经济。
引用本文:
程林, 黄晓霞, 朱学义, 包耀东. 劳动力素质结构在信息化对产业升级影响中的中介作用[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5): 99-108.
Cheng Lin, Huang Xiaoxia, Zhu Xueyi, Bao Yaodo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Labor Force Quality Structure in Informatization on Industrial Upgrading. , 2020(5): 99-108.
链接本文:
http://www.zgkjlt.org.cn/CN/Y2020/I5/99
[1]张学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提高劳动力素质[J].商业研究,2009(2),83-85. [2]昌忠泽.信息技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介效应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6),39-50. [3]王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J].上海经济,2018(5),5-18. [4]杨学坤,吴树勤.基于信息化理论的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130-132. [5]丁波涛,唐涛.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6]JASON D,KENNETH L K,ERIC S.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3,30(1):97-122 . [7]宁光杰,林子亮.信息技术应用、企业组织变革与劳动力技能需求变化[J].经济研究,2014(8):79-92. [8]杨飞.信息技术应用与劳动力市场极化[J].财经理论研究,2016(5):68-76. [9]韩自然.信息化水平对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J].技术经济,2017(7),56-65. [10]徐险峰,李咏梅.以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J].经济体制改革,2003(4):167-168. [11]刘虹涛,靖继鹏.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结构影响分析[J].情报科学,2002(3):333-336. [12]MILGROM P,ROBERTS J.The economics of modern manufacturing:technology,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3):511-528. [13]邵文波,李坤望.信息技术、团队合作与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差异性[J].世界经济,2014,37(11):72-99. [14]宁光杰,林子亮.信息技术应用、企业组织变革与劳动力技能需求变化[J].经济研究,2014,49(8):79-92. [15]邵文波,匡霞,林文轩.信息化与高技能劳动力相对需求——基于中国微观企业层面的经验研究[J].经济评论,2018(2):15-29. [16]刘跃,惠美宁.区域信息化与人力资本关系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43-47. [17]梁树广.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4(7),26-33. [18]王健,李佳.人力资本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我国二次人口红利获取之解[J].经济问题研究,2013(6):35-44. [19]任栋,李新运.劳动力年龄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J].人口与经济,2014(5):95-103. [20]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学进展,2014(22):731-745. [21]谭晶荣.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特征、路径与实施方略[J].企业经济,2012(9):5-8. [22]王辉.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16):138-140. [23]李子伦.产业结构升级含义及指数构建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国际比较[J].当代经济科学,2014(1):89-96. [24]干春晖,郑若谷.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46(5):4-16. [25]孙攀,吴玉鸣,鲍曙明.中国碳减排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J].上海经济研究,2017(8):29-36. [26]徐德云.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验证[J].财政研究,2008(1):46-49. [27]聂高辉,黄明清.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学决策,2015(11):1-17. [28]姚战琪.服务业对外开放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改革,2019(1),54-63. [29]金鹏,周娟.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基于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的分析[J].旅游学刊,2016,31(4):71-80. [30]徐维祥,舒季君,陈国亮,等.中国“四化”同步发展地区差异及同步合作区架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4):361-367. [31]杜传忠,杨志坤.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测度及提升路径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3):84-97+139. [32]魏峰.劳动力素质、全要素生产率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3(4):30-38. [33]任栋.高素质劳动力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J].公共财政研究,2016(2):52-59. [34]许水平,尹继东.中介效应检验方法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14(18),203-205.
[1]
程中华, 刘军. 信息化对工业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6): 95-101.
[2]
乔鹏程,孙海荣. 分布式账本研发的创新驱动和实践路径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4): 58-67.
[3]
宋歌,林子欣. 制造业新建企业区位选择——来自284个地级市的微观数据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4): 93-102.
[4]
周艳明, 王立军, 郭婷, 薛彪.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水平的区域差距及分布动态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0(12): 100-107.
[5]
赵玉林, 谷军健. 技术与制度协同创新机制及对产业升级的协同效应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3): 1-9.
[6]
张美云, 宋宇. 金砖五国产品空间演化与产业升级路径比较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3): 180-188.
[7]
杨慧力, 汪金月, 李静. 科技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路径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8, 0(11): 71-76.
[8]
杜传忠,宁朝山,刘新龙. 中国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及影响因素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0(8): 135-140.
[9]
洪进,高永,杨洋. 创意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来自2004—2013 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0(2): 73-79.
[10]
鄢章华,刘蕾. 零交易成本趋势下产业链的解构与平台化商业模式研究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7, 0(12): 72-82.
[11]
冯志军,康 鑫,陈 伟. 知识产权管理、产业升级与绿色经济增长——以产业转型升级期的广东为例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6, 0(1): 118-123.
[12]
谢广岭,周荣庭. 信息化时代中国科普传播的现状调查、问题与对策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5, 0(10): 39-45.
[13]
刘森. 企业云计算信息化的投资回报率分析 [J]. 中国科技论坛, 2014, 0(6): 83-87.
[14]
闫华红;董旭. 企业信息化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J]. , 2013, 1(6): 70-74.
[15]
程华;王婉君. 创新政策与企业绩效研究 [J]. , 2013, 1(2):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