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20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20-08-05
产业研究
国际研究
农业研究
企业研究
区域研究
研究与探讨
创业研究
专题笔谈
卷首语
目录
卷首语
0
新的非典型性科研不端行为正在蔓延
本刊编辑部, 张九庆(执笔)
我已很长时间对我国严重泛滥的科研不端行为见怪不怪了。最近曝出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里, 一名昆明小学生因为提交了题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论文而获得全国三等奖的新闻, 另两名武汉小学生提交的“茶多酚的抗瘤实验研究”同样获得全国三等奖。如此严重的科研不端行为, 源自当事人家长, 他们都是科研人员:前者的两位家长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博士生导师, 后者中的一位家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引起轩然大波后, 家长在道歉信中也轻描淡写, 一点也没有提及自己的科研道德失范。这令我如鲠在喉, 不得不吐几句。
2020 Vol. 1 (8): 0-0 [
摘要
] (
13
)
HTML
(1 KB)
PDF
(690 KB) (
316
)
目录
1
中英文目录
2020 Vol. 1 (8): 1-1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889 KB) (
154
)
专题笔谈
2
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战略选择
李万
面向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和重大挑战, 推动原始创新,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努力使我国成为未来重大科学发现、重要技术发明、新兴主导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 是疫后实现经济恢复、高质量发展乃至重塑全球化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
2020 Vol. 1 (8): 2-2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736 KB) (
300
)
3
从0到1:中国未来15年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转向
陈光
2020 Vol. 1 (8): 3-6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537 KB) (
675
)
7
面向2035构建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基础研究生态体系
王婷, 蔺洁, 陈凯华
2020 Vol. 1 (8): 7-8 [
摘要
] (
15
)
HTML
(1 KB)
PDF
(519 KB) (
472
)
9
面向2035年原始创新的容错机制构建
刘鑫
2020 Vol. 1 (8): 9-10 [
摘要
] (
10
)
HTML
(1 KB)
PDF
(516 KB) (
204
)
11
面向2035年的突破性创新测度、识别与预测
张栋
创新是一个改变的过程, 突破性创新指在产品、服务、性能方面的突破性改进
[1]
, 其关键属性既在于新兴变化
[2]
, 也在于突破性
[3]
。突破性意味着出现了程度较大的进步性改变, 包括可能突破既有瓶颈、攻克原有难题、解决前期需求、增添新型价值等。实现重要创新效用的突破途径涵盖发掘新科技原理、实现新技术路线、开发新型产品、设计新方法工艺、大幅降低产品成本、大幅提高产品性能等, 这些突破为产业和经济带来倍增以至指数级的效用跨越
[4-6]
。
2020 Vol. 1 (8): 11-14 [
摘要
] (
13
)
HTML
(1 KB)
PDF
(1042 KB) (
226
)
产业研究
15
技术壁垒环境下产业核心技术预见方法研究——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例
张秀妮, 辛一, 任蔷
中美贸易战以来, 美国政府通过加强对中国的出口管制, 设置了一系列技术壁垒。在此环境下, 本文基于技术壁垒分析, 采用专利对比分析法、词频逆文档法和内容分析法, 找出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劣势技术, 然后进一步从微观层面竞争情报视角, 结合美国出口管制清单深层次挖掘钳制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急需突破却受到技术壁垒的核心技术, 尝试为产业核心技术预见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方法。
2020 Vol. 1 (8): 15-23 [
摘要
] (
35
)
HTML
(1 KB)
PDF
(1122 KB) (
347
)
24
基于专利视角的中国技术前沿追赶研究
蒋仁爱, 金哲楠, GaryH.Jefferson
较之生产率的方法, 专利能够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技术前沿。采用Python程序从美国专利商标局 (USPTO)获取了600多万条专利数据, 运用专利质量-数量的复合度量方法, 构建总前向引用指标, 测算中国对7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技术追赶程度, 以及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相对位置。研究发现:①2005—2017年中国USPTO授权专利数量激增, 到2017年已超过英国、法国和中国台湾地区, 与韩国和德国的数量差距大幅缩减至不到一半。但是, 由于中国专利的3年平均前向引用不断下降, 大大削弱中国将专利增加转化为技术追赶的能力。②在关键技术如ICT、半导体和光学领域, 中国的专利数量超过中国台湾地区、德国、英国和法国, 但较低的前向引用削弱了其在数量增长方面的优势, 从而削弱了中国缩小与其他经济体关键技术差距的能力。最后利用WIPO/PCT数据进行稳健性分析, 对国家技术进步排名进行调整和讨论。
2020 Vol. 1 (8): 24-32 [
摘要
] (
44
)
HTML
(1 KB)
PDF
(988 KB) (
463
)
33
大国竞争时代现代产业体系的三重螺旋战略框架研究
刘如, 陈志
本文基于三重螺旋理论, 构建了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框架, 并分析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大国竞争给中国产业安全造成了战略性威胁、系统性威胁、动态性威胁和变革性威胁, 因此, 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基于全球竞争视野和战略性思维, 通过产业相关利益人、产业创新政策和产业安全三个因素不断互动、实践、演化, 螺旋推动, 支撑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为了符合大国竞争时代特征,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需要三重螺旋推进:政产学研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果转化、风险共担的基础上, 促进突破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渐进性创新和持续性创新, 从而发挥撬动产业杠杆、重构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发展和辐射产业生态的作用;产业安全风险防范在战略预见的视角下, 以多元素、分类分级去评测预估和权衡;创新驱动现代产业政策转型以获取国家竞争优势为目标, 从政策目标、政策模式、政策工具、治理机制四个方面找准着力点。
2020 Vol. 1 (8): 33-42 [
摘要
] (
38
)
HTML
(1 KB)
PDF
(1342 KB) (
675
)
43
高管薪酬激励、产业补贴政策与颠覆性技术创新
王文娜, 刘戒骄
本文基于Bertrand价格竞争模型, 旨在分析企业内外激励机制如何通过研发利润函数作用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决策。研究结果表明:从内部激励机制看, 在存在委托代理问题的情境下, 企业高管技术创新有短期化倾向, 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动机不强;从外部激励机制看, 串谋概率与企业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概率负相关, 竞争兼容的补贴政策对颠覆性技术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知识溢出效应会显著降低行业内边缘企业的边际成本, 促进知识溢出的政策, 能正向提升企业进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概率。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 企业应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内外交互创新社区以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政府则应注意产业政策的竞争兼容性, 聚焦为颠覆性技术创新营造良好氛围。
2020 Vol. 1 (8): 43-51 [
摘要
] (
48
)
HTML
(1 KB)
PDF
(989 KB) (
564
)
52
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关系的再认识
封颖, 高芳, 徐峰, 杨扬
如何从宏观及整体角度竭力推动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 现有讨论在处理科技与产业政策协同关系时, 似乎更为关注 “增量”的政策视角——实际工作思路上往往体现为将科技与产业政策协同不言自明地落脚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在于, 科技与产业政策协同是高度复杂的认知任务, 其完成离不开决策者认知层面的分析, 这个国家战略需求与具体政策供给之间的矛盾在如新材料、芯片等新兴关键高新技术领域往往体现得更为尖锐。本文指出政策存量视角承载着从决策者认知的角度破解协同问题的工具理性, 政策存量视角提供关键性背景知识和结构化认知工具, 突破在本部门思维模式下解决问题的固有惯性, 进而避免科技成果产业化单向或过度膨胀本身所蕴含的风险。因此, 政策存量视角应在科技与产业政策协同问题上获得充分理解及运用。
2020 Vol. 1 (8): 52-59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927 KB) (
535
)
企业研究
60
数据安全视角下Iaas模式云服务商版权责任研究——以阿里云版权侵权案为例
王渊
用户租用云服务商的服务器存储数据 (Iaas模式)侵犯版权时, 云服务商是否适用 “避风港”规则并承担版权侵权责任?阿里云案一审判决及一些学者认为适用, 但二审判决及一些学者认为不适用。云服务商没有提供 “信息存储空间”, 如果让云提供商按照 “避风港”规则审查、删除数据, 否则承担间接侵权责任, 将会影响数据安全, 加重云服务商的责任, 阻碍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在确保数据安全及遵循利益平衡原则下, 采用并完善诉前禁令制度, 规定云服务商协助禁令执行, 缩小云服务商的间接侵权责任范围, 才能维护云服务商、版权人和用户的三方利益。
2020 Vol. 1 (8): 60-66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925 KB) (
516
)
67
动态能力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
吕途, 林欢, 陈昊
新产品开发作为企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日益成为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本文遵循 “能力—行为—绩效”的基本逻辑思路,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 构建以双元创新为中介变量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 并收集281份中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①动态能力3个维度对探索式创新均有正向促进作用;机会感知能力对利用式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显著;②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 且双元创新平衡性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③双元创新在机会利用能力、整合重构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在机会感知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
2020 Vol. 1 (8): 67-75 [
摘要
] (
38
)
HTML
(1 KB)
PDF
(1000 KB) (
761
)
区域研究
76
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区域差距及影响因素
孙红军, 王胜光
本文测算了2012—2018年88个国家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 (TFP)并实证考察了其区域差距、分布动态演进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国家高新区TFP增长的总体、区域内、区域间差距均呈现持续扩大态势, 超变密度与区域内差距是总体区域差距的主要来源。②总体、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国家高新区的TFP指数均明显提高, 多极分化现象日益消失, 但区域差距逐步增大。③由内部构成因素分析可知, 技术进步差距是国家高新区TFP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④由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可知,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对总体、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国家高新区的TFP增长差距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资本积累差距对总体、中部、西部国家高新区的TFP增长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产业结构差距对总体、中部、西部国家高新区的TFP增长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科技金融差距与国际化差距对总体、东部、中部以及东北国家高新区的TFP增长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020 Vol. 1 (8): 76-87 [
摘要
] (
47
)
HTML
(1 KB)
PDF
(1374 KB) (
889
)
88
中国创新型城市研究历经了什么?——创新型国家建设以来的文献回顾与反思
郑烨, 陈笑飞, 孙淑婕
本文以2006—2019年CSSCI数据库收录的320篇创新型城市研究文献为样本, 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和文本分析法, 对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演进趋势、内涵与构成要素、建设模式及评价体系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梳理。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的研究脉络主要体现出初步摸索、稳固发展、深入推进和持续探索4个发展阶段, 其内涵包括3个方面, 构成要素包括创新基础环境、核心驱动力、创新实施主体、创新政策和创新目标5个方面;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模式包括全面创新型、改进创新型和引导创新型3类, 其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强调创新内容、强调创新过程, 以及强调创新合力和城市文化3类。最后明确指出了创新型城市研究存在内涵与评价体系脱节, 且现有指标过多关注创新要素, 而忽略了城市发展方面的因素等4个方面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2020 Vol. 1 (8): 88-97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1465 KB) (
371
)
创业研究
98
共益导向对数字创业企业社会创新的影响研究
段茹, 李华晶
本文选取6家典型数字创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 探索共益导向对数字创业企业社会创新价值实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 共益导向包括双元性、自反性和可持续性3个维度, 贯穿于创业萌芽、技术落地和价值实现3个阶段, 最终实现个人、企业和社会3个层面的社会创新价值。本文有助于从共益导向出发延展数字创业和社会创新的理论内涵, 为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2020 Vol. 1 (8): 98-109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1530 KB) (
295
)
110
中国创业绩效的时空演变——基于PCA-TOPSIS模型和区域的视角
陈景信
基于创业数量和创业质量视角, 本文构建包含成业绩效、增长绩效和就业绩效3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使用PCA-TOPSIS模型对2008—2016年省域创业绩效进行测度, 并重点从创业绩效的时序变化和区域差异视角展开分析。研究表明:考察期内大多数省 (市、区)创业绩效呈波动上升趋势, 东部地区省份排名比较稳定;四大经济区域的区际创业绩效差距明显, 并且呈现 “东中西依次递减, 东北地区穿插其中”这一典型的经济地理特征。这一结果为地区创业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区域创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2020 Vol. 1 (8): 110-118 [
摘要
] (
29
)
HTML
(1 KB)
PDF
(1130 KB) (
461
)
研究与探讨
119
创新产出与财务绩效——信贷融资的双刃剑效应
海本禄, 杨君笑, 尹西明, 李纪珍
本文以2005—2015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为样本, 研究信贷融资对企业创新产出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影响机制, 尝试从信贷融资视角打开影响企业创新收益差异性的 “黑箱”。研究发现, 创新产出对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U型影响, 而信贷融资是二者关系的重要调节变量, 存在 “双刃剑”效应。一方面, 信贷融资的增加使创新产出与财务绩效正U型关系曲线的拐点右移, 说明以信贷融资为主导的金融结构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资金错配等问题, 加深了企业的 “创新陷阱”;另一方面, 信贷融资显著提升创新产出与财务绩效正U型关系曲线的形态陡峭程度和平均边际效应, 说明信贷融资强化了创新产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并提升了财务绩效的整体水平。因此, 深化银行业改革, 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对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0 Vol. 1 (8): 119-128 [
摘要
] (
32
)
HTML
(1 KB)
PDF
(1042 KB) (
504
)
129
基于扎根理论的联盟协同创新激励要素及作用机制
李玥, 郭航, 王宏起, 王卓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有利于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加速成果转化进程, 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科学识别联盟协同创新的关键性激励要素, 能够有效激发联盟成员协同创新意愿、动机和行为, 进而提升联盟协同创新绩效。通过深度访谈, 利用扎根理论方法提炼影响联盟协同创新的关键性激励要素, 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影响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标激励、合作共享和利益分配是联盟协同创新内部激励要素, 可以直接影响联盟创新绩效;供给推动、需求拉动和环境保障是联盟协同创新外部激励要素, 可以直接或通过内部激励要素间接影响联盟协同创新绩效;内外部激励要素共同作用促进联盟协同创新绩效提升。本研究为建立并不断完善联盟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对提高联盟创新管理水平及其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0 Vol. 1 (8): 129-137 [
摘要
] (
48
)
HTML
(1 KB)
PDF
(1186 KB) (
572
)
农业研究
138
农业技术进步的农民增收效应:来自中国14个农业大省的证据
张志新, 林立, 黄海蓉
本文基于中国14个农业大省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 分别运用混合OLS、固定效应、随机效应以及差分GMM等估计方法研究技术进步分别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的农民增收效应显著。从农民收入构成看,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最大, 然后是工资性收入;财政支农和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显著为正;加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可以促进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提高, 但却不利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据此, 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 要重点从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效应入手, 同时也要综合考虑财政支农和农村人力资本等影响因素, 多管齐下保障农民增收, 共同破解农民增收缓慢的瓶颈。
2020 Vol. 1 (8): 138-147 [
摘要
] (
42
)
HTML
(1 KB)
PDF
(990 KB) (
547
)
148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服务政策量化评价
郭强, 刘冬梅
农业农村科技服务政策是农业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 是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支撑。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至今的农业农村科技服务政策进行梳理, 借助ROSTCM工具, 构建起PMC指数模型, 对10项重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通过PMC得分和PMC曲面发现:10项政策中4项政策等级为优秀、5项为良好、1项为不良等级, 政策总体水平处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政策设计较合理。农业农村科技服务政策在波动中不断增加, 政策关注度不断提高, 由科技部门出台的政策评分等级较高, 有效的工作抓手是政策有效执行的保障。基于这一结论, 提出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抓好基层政策实施平台建设、强化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资金支持等政策建议。
2020 Vol. 1 (8): 148-158 [
摘要
] (
31
)
HTML
(1 KB)
PDF
(1156 KB) (
443
)
国际研究
159
英国科研评估的争议与事实
李锋亮, 谢辰星
本文系统整理了对英国科研评估, 尤其是英国科研评估最新的卓越研究框架 (REF)的肯定性与批评性意见;依据REF的评估结果, 对一些批评性意见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英国科研评估结果中确实存在综合排名较低的研究机构取得高科研排名的情况, 但是传统的研究型知名大学依旧在评估中处于优势地位;尽管现有规则确实存在一些漏洞, 为学术机构 “钻空子”创造了条件, 但英国科研评估的官方已经意识到这些漏洞, 预计下一次的科研评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影响”这一新的评估指标的确对部分基础学科的科研评估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建议中国相关的高等教育评估应引导社会舆论不要过分关注大学最终的综合得分排名, 而应关注、讨论同一学科不同方面的排名。
2020 Vol. 1 (8): 159-167 [
摘要
] (
29
)
HTML
(1 KB)
PDF
(987 KB) (
461
)
168
大国博弈视角下中美转基因农产品标识规制策略演化研究
于文领, 安同良, 胡小丽
转基因技术领先国依仗 “生命专利权”武器把转基因粮食作为战略产品, 渐进蚕食转基因技术追赶国的传统口粮类农产品, 重构 “全球农业新秩序”。以大豆为例, 构建转基因农产品技术领先国与追赶国博弈模型, 以差异性标识规制为两国博弈策略, 异质性消费者多寡为博弈双方得益, 刻画中美两国自1996—2018年转基因标识规制策略演变。研究发现, 两国均实施利己的标识规制策略, 但中国强制标识规制并不奏效。为此, 中国应细化转基因产品式样及内容标识规制, 制定合理的补贴及贸易政策, 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程度, 避免沦为下一个 “巴西、阿根廷:被大豆劫持的国家”。
2020 Vol. 1 (8): 168-176 [
摘要
] (
33
)
HTML
(1 KB)
PDF
(1020 KB) (
326
)
177
国家愿景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马志云, 刘云, 杨国涛, 桂秉修, 杨芳娟
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各国如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摆在人们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或转型经济体, 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为突出, 对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更为迫切。沿线各国为了实现联合国2030目标, 纷纷制定了适合本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本文对这些政策文本做了基于质性研究的编码归类分析, 通过串联不同收入分组各国归类政策, 推演出不同发展阶段在多元化发展、优势互补合作、科技进步、集约化发展、企业改革、一体化发展、法制化建设、解决贫困、国家安全等层面可借鉴的共性和启发性可持续发展路径, 并针对性提出四个研究分组可持续发展路径启示。
2020 Vol. 1 (8): 177-188 [
摘要
] (
50
)
HTML
(1 KB)
PDF
(1022 KB) (
514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