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24年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4-12-05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科研管理
研究与探讨
首卷语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专栏
目录
首卷语
0
以战略性技术创新应用扩散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王伟光
2024 Vol. 5 (12): 0-0 [
摘要
] (
0
)
HTML
(1 KB)
PDF
(755 KB) (
113
)
目录
0
中英文目录
2024 Vol. 5 (12): 0-00 [
摘要
] (
9
)
HTML
(1 KB)
PDF
(949 KB) (
31
)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专栏
1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思路与举措
杨洋, 李哲, 蔡笑天, 韩军徽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知识的数量、结构以及知识生产与知识配置的能力提出了新需求,进而引致对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的新需求。这些需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高度耦合,可以通过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支撑经济发展、推进原始创新等重要方面的能力来实现。需要以能力目标为导向,对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机制与创新环境进行系统性优化与调整,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知识供给能力。同时,要通过国家创新体系数字平台等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治理的底层支撑能力,确保有效推进国家创新体系能力建设。
2024 Vol. 5 (12): 1-10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2758 KB) (
100
)
11
新质生产力视阈下双链耦合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刘志迎, 郭瑞昭, 李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是保护既有生产力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之关键。本文借助技术成长S曲线和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理论,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分为既有技术遭受技术制裁、面向前沿技术突破新S曲线两种情境下的突破,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两种耦合模式讨论生产力问题。其一是创新链 “赋能”产业链,既有技术在遭受发达国家技术制裁时,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保护和提升既有生产力;其二是创新链 “衍生”产业链,通过前沿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形成新质生产力。研究结论对系统理解新质生产力思想具有理论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2024 Vol. 5 (12): 11-19 [
摘要
] (
5
)
HTML
(1 KB)
PDF
(1614 KB) (
40
)
20
现代化产业体系理论逻辑构建与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视角
刘如, 邬亭玉, 李佳娱
大国战略竞争时代是一个全球产业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民粹主义升温、单边主义抬头、全球治理赤字、贸易斗争升级等不确定因素大量涌现,传统生产力已经无法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产业体系构建的问题逐步上升到与高质量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如何构建新质生产力支撑和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揭示了新质生产力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的逻辑关系,着重阐释经济全球化新态势对价值链理论的冲击和颠覆,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现代化产业体系价值网理论的修正与突破,分析中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发展新质生产力 “创新引领的动力因、链条韧性的形式因、要素协同的质料因、价值体现的目的因”角度,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策略。
2024 Vol. 5 (12): 20-30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2083 KB) (
38
)
31
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要素配置与组织运营视角
苏志文, 刘冉, 刘传明
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中国城市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匹配数据,以数据交易平台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交叠双重差分模型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影响效果。研究发现:①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直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经过排除混淆政策冲击、安慰剂检验、内生性处理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要素配置效应与组织运营效应,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本、技术生产要素配置,同时强化组织支撑、降低管理成本并促进业务创新,进而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③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于非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新质生产力促进效应更强。未来应推动数据交易平台建设与优化,加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配套支持,制定差异化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政策。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24 Vol. 5 (12): 31-43 [
摘要
] (
3
)
HTML
(1 KB)
PDF
(1193 KB) (
80
)
44
科技创新促进文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刘晨, 李睿婕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是培育和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与强劲动力。本文利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选取2015—2022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科技创新对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科技创新能够有效驱动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且这种赋能作用在替换变量、剔除特殊样本、内生性处理等条件下仍然稳健;从作用机制来看,科技创新能够助推人才结构优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驱动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从异质性特征来看,科技创新对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对于中西部赋能效果更为显著。基于此,应着力强化科创驱动的新质文化政策引导、锻造共赢共生的新质文化创新模态、扩大面向未来的新质文化要素供给,实现科技创新对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赋能。
2024 Vol. 5 (12): 44-54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1135 KB) (
56
)
创新研究
55
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提升机制与实践路径——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的研究
杜传忠, 李钰葳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内在要求。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家创新体系需统一于共同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着眼于领跑式创新和全面创新,深入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实践场景。进一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需首先从创新目标、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四个层面完成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性重构,进而明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作用机制。最终在实践路径上,要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科技创新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制度创新,破除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人才体系,将人口规模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构建数字生态,实现创新要素变革和创新体系提质增效;强化开放创新,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引导科技向善,建设惠及大众的国家创新体系。
2024 Vol. 5 (12): 55-65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1135 KB) (
33
)
66
源头性基础创新过程解析
王江
重点对源头性基础创新过程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源头性基础创新过程的多重 “鸿沟”、过程反馈、创新利基成长机理及途径、过程评价等进行解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源头性基础创新过程是一个从0到1基础研究、1到10基础创新产品,以及10到100基础创新扩散的接力、反馈和交互过程,较之一般性基础研究和创新过程,源头性基础创新过程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和颠覆性,其风险高、不确定性大,需要长期坚持和投入;②由于基础性和源头性,源头性基础创新能够引发一系列关联创新,形成创新簇群,推动科技变革;③源头性基础创新过程中存在多重 “鸿沟”现象,设立保护空间利于 “鸿沟”跨越;④分阶段和分类评价是源头性基础创新过程实现的有效手段;⑤源头性基础创新过程涉及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市场、产学研协作等社会体制多个方面,是技术、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
2024 Vol. 5 (12): 66-76 [
摘要
] (
5
)
HTML
(1 KB)
PDF
(2113 KB) (
55
)
77
高等教育系统科教政策的演进动力及作用机制——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徐艳茹, 郑润廷, 刘继安
回顾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科教政策的演进历程,相关政策在1956年、1985年、2010年三个关键时间节点发生了转折性改变,推动高等教育系统科教制度安排从科教分立到科教结合、从科教结合到科教耦合、再到科教融合的演进。以多源流理论为分析框架审视发现,高等教育系统科教政策的变革始终围绕着 “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使命,由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共同推动。从三条源流的作用机制来看,问题源流是最活跃的因素,政策源流是最稳定的因素,而政治源流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在问题源流更加活跃、政策源流更加稳定的当下,必须高度重视政治源流中行政权威的影响,尽可能避免由于行政权威的不完全理性带来的风险,确保科教政策不断与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同频共振。
2024 Vol. 5 (12): 77-85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1070 KB) (
29
)
86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科技合作创新绩效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重大科技项目的实证研究
蒋兴华, 李泽龙, 范心雨
论文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对引起科技合作自组织系统涨落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起由外部环境、资金条件两个外涨落因子和组织机制、科研团队、项目负责人三个内涨落因子组成的影响因素体系。通过探究自组织系统演化机理,构建出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过程,凸显系统自组织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重大科技项目为例,利用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验证,结果发现明确的政策导向、持续的产业需求和稳定的资金支持有助于科技项目这一自组织形式保持 “开放与非平衡态”的特征,同时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是自组织的根本动力,即合理的组织实施机制、能力超群的项目负责人以及配合默契的科研团队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创新活动持续的发展。
2024 Vol. 5 (12): 86-96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1563 KB) (
16
)
科研管理
97
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第五范式:演进、机制与影响
周代数, 魏杉汀
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从经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到数据科学的演变,目前正迈入由人工智能技术引领的第五范式——AI for Science (AI4S),这是科研范式的一次重大革新。本文深入探讨了科学研究从第一范式至第四范式的演进历程,并对第五范式的内涵、特点及其对科研领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分析。第五范式不是对以往范式的简单否定,而是与其相互补充、促进和融合,从而形成的一种迭代的新科研模式。同时,鉴于第五范式在科研伦理、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等方面可能会引发的一些新挑战,本文强调了加强跨学科合作、促进数据共享、推动算法创新和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旨在构建适应新时代科研伦理的框架,以确保第五范式科研的高质量与可持续性。
2024 Vol. 5 (12): 97-107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1121 KB) (
55
)
108
中国核电站反应堆技术路线的早期探索及现实启示——以秦山核电站为中心
石同瑶, 黄庆桥
反应堆技术路线的确立是核电站总体设计的第一步,对国家核电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秦山核电站作为中国首座自主建设的核电站,其技术路线的早期探索深刻反映出中国核电站反应堆技术路线的变迁和实践历程。伴随着秦山核电站的筹划和设计,中国核电站反应堆技术路线发生了数次转变。第一阶段是1964—1966年,初步确定 “孪生式反应堆”路线;第二阶段是1966—1970年,建设意向先转为 “实验性核动力反应堆”,后又转为 “天然铀石墨气冷堆”和 “高温气冷堆”;第三阶段是1970—1974年,技术路线经历了 “熔盐堆”与 “压水堆”之争。中国核电站反应堆技术路线早期探索的历史经验,至今仍具有现实启发意义。
2024 Vol. 5 (12): 108-116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1057 KB) (
49
)
117
中国预算绩效管理研究热点及前沿对科技领域的启示——基于CiteSpace 的文献计量分析
赵晨光, 陈益艺, 史梅洁, 杨云, 欧阳进良
随着中国政府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落实,科技领域预算绩效管理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以2001—2022年中文核心数据库中经过数据清洗的3065篇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文献和267篇科技领域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的分析方法,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通过研究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结合已有研究和实践经验,分析其对科技领域预算绩效管理的启示,探讨预算绩效管理在科技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国科技领域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4 Vol. 5 (12): 117-126 [
摘要
] (
3
)
HTML
(1 KB)
PDF
(2871 KB) (
60
)
产业研究
127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关键核心技术识别研究——以光刻技术为例
徐宗煌, 李小乐, 石进, 周海玲
本文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构建关键核心技术识别模型,通过对光刻技术论文、专利、新闻的收集与分析,依托LDA模型、结构洞理论和指标组合分析法,分别构建技术主题强度、技术等级度、技术价值度和技术价值稳定性四个指标来分别体现技术的成长性、创新性、价值性和稳定性,实现对光刻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识别。研究结果表明:从光刻技术领域的论文、专利和新闻中分别识别出17、25和32种技术主题,通过指标组合分析得到光刻技术领域的9项关键核心技术:纳米芯片制造技术、薄膜热处理技术、EUV光刻技术、自组装扫描技术、半导体器件结构研究、扫描成像技术、光刻图形制备方法、光刻图像质量检测和掩膜光刻技术。最后,通过文献调研来评估模型识别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论可为后续研究实践提供参考。
2024 Vol. 5 (12): 127-136 [
摘要
] (
5
)
HTML
(1 KB)
PDF
(1702 KB) (
119
)
137
数智服务赋能工业企业创新路径研究
陈旭升, 张旭东, 刘洪予
数智服务改变产品研发、制造和交付方式,为探究其对工业企业创新影响,本文将 “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与 “需求拉动”理论结合,构建 “技术-组织-环境-市场”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30个省级统计数据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①数智服务前因变量不存在必要条件,赋能工业企业创新共有4类路径, “技术-环境”路径侧重于技术推动, “市场”路径由需求拉动引发,形成 “殊途同归”赋能模式;②环境维度可作为所有路径前因条件,是数智服务赋能基础,其中 “政策支持”影响大于 “基础设施”;③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区域为 “技术-组织-环境-市场”路径,工业企业创新发展排序处于高绩效水平,形成数智多要素赋能协同效应;④路径中存在共同变量基础上的替代关系,使得路径间可进行转换避免资源错配。
2024 Vol. 5 (12): 137-145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1306 KB) (
35
)
146
企业数据安全管理:实现路径、构成要素和基本要求
李华晨
企业数据安全管理是保障企业数据安全的有效方式,推进企业数据安全管理应当以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为基础,以数据安全管理计划为核心。有效的数据安全管理应当以有效防范和化解数据安全风险为导向,构建数据安全风险预防机制、识别机制和应对机制,具备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数据安全管理组织、数据安全教育培训、数据安全技术措施、数据安全审计、数据安全投诉与举报、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风险审查、数据安全内部调查、数据安全问责与惩戒、数据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等核心要素,符合数据分类分级和全流程数据安全的基本要求。
2024 Vol. 5 (12): 146-154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1047 KB) (
27
)
研究与探讨
155
中国城市的创新韧性及提升:基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视角
高航, 李恩极
本文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共同因子模型测度中国城市创新韧性,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视角阐释其对城市创新韧性的影响机理,并以城市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中国城市创新韧性呈现出区域非均衡性,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②高铁显著提升了城市创新韧性,高铁开通使城市创新韧性提升约1.355个单位,但该作用存在 “最优半径”;③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功能分异使高铁通车产生异质性处理效应,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联系广度和中心度越高,高铁通车对城市创新韧性的提升作用越大;④通过吸引人口流入、新企业进入以及提升产业多样化集聚水平,高铁通车提升了城市创新韧性;⑤高铁通车促进了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同时也扩大了城市创新韧性的空间差距。
2024 Vol. 5 (12): 155-164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1087 KB) (
21
)
165
FDI促进城市创业的机制与实证分析——来自中国地级市的经验证据
唐家龙, 宋变变
城市创业活动是推动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创业活跃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创办企业数据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匹配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创业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①外商直接投资能提高城市创业活跃度;②基于替换核心被解释变量、变换样本区间、剔除FDI引入量靠前省份的城市以及IV-2SLS、系统-GMM方法等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创业的影响具有稳健性;③异质性分析表明,FDI能显著促进高城镇化水平、高金融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合理的城市创业;④机制分析表明,FDI能够通过需求创造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本研究丰富了FDI与城市创业研究的相关文献,对继续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政策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2024 Vol. 5 (12): 165-175 [
摘要
] (
3
)
HTML
(1 KB)
PDF
(1088 KB) (
39
)
176
研究型大学教师学术创业者角色合法性建构与重塑过程研究
吴柯豫, 魏署光
研究型大学教师在学术创业中可能会面临诸多角色合法性困境,角色合法性问题作为教师参与学术创业的关键要素,它直接影响着教师学术创业活动的成功率。通过对13位研究型大学学术创业教师进行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出 “认知-行动-调适”的学术创业者角色合法性建构过程模型。研究发现, “情境认知”和 “自我认知”会影响学术创业教师的角色合法性认知建构。而认知对行动具有促进作用,学术创业教师会通过 “嵌入并适应外部规范” “嵌入既有创业网络体系” “重视个人角色印象管理”等策略建构角色合法性。在角色合法性建构过程中存在 “合法性危机”,教师们往往会通过 “角色划分” “角色强化” “角色整合”三种调适策略重塑角色合法性。这些结论强化了学界对学术创业教师角色合法性问题的关注,为更好地实现学术创业教师角色建构提供参考。
2024 Vol. 5 (12): 176-188 [
摘要
] (
3
)
HTML
(1 KB)
PDF
(1158 KB) (
24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