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3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13-06-20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国际研究
科研管理
企业研究
人才研究
研究与探讨
 
 
       科研管理
5 中国企业研发投入现状与问题研究
玄兆辉;吕永波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完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研发活动的主体,企业研发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民营企业的优势地位不断增强。然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仍没有真正确立,其原因在于中国企业研发活动的质量仍有待提升,企业研发投入中仍存在着许多关键的结构性问题,包括研发强度低、科学研究的比重低、高技术研发占比低等等。本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3 Vol. 1 (6): 5-10 [摘要] ( 303 ) HTML (0 KB)  PDF (1019 KB)  ( 381 )
11 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看基础研究科研机构的管理创新
王宏广;张文霞;樊立宏
本文回顾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7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做法,提出了发展中国基础研究的几点启示和政策建议。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追求国际一流、杜绝重复”的发展导向、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制以及政府“多支持、不干预”的管理方式。因此,对于基础研究机构,应该确立“国际一流”的发展目标,大胆改革管理体制,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做到“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管理方式与国际接轨”,对优秀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并抓住国际金融危机机遇,加速引进外籍高端人才。
2013 Vol. 1 (6): 11-14 [摘要] ( 247 ) HTML (0 KB)  PDF (697 KB)  ( 203 )
15 国家科技营销及其基本思想
郭金明;杨起全;王革
国家科技营销是为系统解决国家高技术研发计划成果扩散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指导理念。它是指在国家科技计划的组织管理中引入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借鉴企业市场营销的思想和做法,从而促进科技成果有效地扩散。国家科技营销的基本思想有三点:一是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门要转变传统的以技术生产为中心的观念,确立先进的市场观念,在科技计划组织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做到以市场为中心;二是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门需要充分借鉴各种可行的市场营销方法;三是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门内部组建专业的科技营销团队,履行国家科技营销的各项职能。
2013 Vol. 1 (6): 15-19 [摘要] ( 271 ) HTML (0 KB)  PDF (805 KB)  ( 199 )
       创新研究
20 中国“谷”现象的协同创新机理: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
彭华涛;范丹
本文揭示了中国“谷”现象中的协同创新行为与社会网络构建的关联性,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区域协同创新以及产业链协同创新3个层次的协同创新行为展开了文献回顾;以武汉光谷、长沙麓谷、张江药谷、中国南方智谷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谷”现象为例,从社会网络视角对其协同创新的机理进行了群体案例研究,总结了中国的“谷”现象中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区域协同创新以及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共性和差异性规律。
2013 Vol. 1 (6): 20-25 [摘要] ( 281 ) HTML (0 KB)  PDF (1022 KB)  ( 201 )
26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齐旭高;周斌;吕波
识别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是提高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管理效率的关键。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影响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的关键因素,并以此建立了影响供应链协同产品创新效果的理论模型。以174例制造业供应链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间合作关系、产品技术知识壁垒、激励机制完善程度对供应链产品创新协同效应和产品创新绩效均产生显著影响,而企业间创新资源强度、企业间相容水平和协同产品创新平台对供应链产品创新协同效应存在显著影响,但对产品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
2013 Vol. 1 (6): 26-32 [摘要] ( 304 ) HTML (0 KB)  PDF (1128 KB)  ( 226 )
33 FDI促进了中国区域创新的俱乐部收敛吗?
曹东坡
当变量存在空间相关时,利用传统计量方法会使得结果产生偏倚。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以专利申请量作为区域创新衡量指标,发现1998—2010年我国各省域专利申请量和FDI流入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三大区域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俱乐部收敛现象。但引入FDI作为控制变量之后,发现收敛系数小于零,认为我国区域创新存在以FDI为条件的俱乐部收敛,FDI对中国区域创新的俱乐部收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2013 Vol. 1 (6): 33-38 [摘要] ( 304 ) HTML (0 KB)  PDF (977 KB)  ( 232 )
39 互动导向、创新方式与公司绩效——基于珠三角的实证研究
吴兆春;于洪彦;田阳
本文根据对珠三角100家公司的调查研究,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互动导向、创新方式与公司绩效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互动导向程度越高公司绩效越好。互动导向程度越高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就越多,而且互动导向对开发性创新的影响明显高于对探索性创新的正向影响。此外,开发性创新越多公司绩效越好,而探索性创新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通过模型探索发现,开发性创新能促进探索性创新,说明渐进的开发性创新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改进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质变,导致产品或服务大幅度地改进和提升;而探索性创新对开发性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2013 Vol. 1 (6): 39-44 [摘要] ( 275 ) HTML (0 KB)  PDF (997 KB)  ( 256 )
       产业研究
45 合作动机对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绩效影响的研究
章熙春;蒋兴华
正确、客观地分析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动机及其对联盟建设绩效的影响对科学规划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以广东省33个产学研战略联盟中的139家成员单位为调查样本,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合作动机影响联盟绩效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创新队伍建设、提高研发水平、获取优势资源、构建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动机越强,联盟建设的绩效越好。
2013 Vol. 1 (6): 45-51 [摘要] ( 254 ) HTML (0 KB)  PDF (1094 KB)  ( 310 )
52 “后福岛时代”我国核电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廖晓东;陈丽佳;李奎
核能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领域,在全球能源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1年,受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各国放缓了发展核能的步伐,但最近各国发展核电的意愿有所回暖。本文基于全球视角分析了核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比较分析我国核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技术研发政策、核安全、法律法规、人才培养、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核燃料保障、乏燃料后处理以及核退役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2013 Vol. 1 (6): 52-57 [摘要] ( 350 ) HTML (0 KB)  PDF (1058 KB)  ( 212 )
58 中国软件产业创新体系中竞争政策的完善
董笃笃
中国软件产业正处于从软件产品转向网络服务的发展阶段,存在竞争文化缺失、创新激励不足的问题。与维护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相比,软件产业竞争政策应更重视激励创新。工信部和竞争执法部门应加强协调与合作,在发挥其柔性约束功能的同时,加重对竞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
2013 Vol. 1 (6): 58-62 [摘要] ( 295 ) HTML (0 KB)  PDF (911 KB)  ( 331 )
       企业研究
63 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
王宏起;孙继红;李玥
税收政策作为中国创新政策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都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中国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特点与需求,从税收政策布局合理性、政策工具科学性、政策柔性以及政策实施等方面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Borda数方法设计基于规则的政策有效性评价方法,对中国现行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为政府部门优化现行税收政策体系,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方法支持和决策借鉴。
2013 Vol. 1 (6): 63-69 [摘要] ( 292 ) HTML (0 KB)  PDF (1094 KB)  ( 192 )
70 企业信息化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闫华红;董旭
本文按照企业信息化实践应用中发现的风险点,将企业信息化风险分为信息系统风险、控制人员风险和信息战略风险三大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将企业信息化风险进行逐步分解,总结出风险的具体影响因素,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分数和相对总风险的权重,构建企业信息化风险评估模型,从而为企业对自身信息化风险进行动态监测提供借鉴。
2013 Vol. 1 (6): 70-74 [摘要] ( 287 ) HTML (0 KB)  PDF (830 KB)  ( 202 )
75 基于知识流动的企业间界面组织设计研究
陈建军
本文从知识流动的本质出发,借助于相互依赖理论,分析了不同企业关系下的知识流动行为,并据此分析了界面联结模式对企业间知识流动行为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以支持不同知识流动行为有效性的界面组织设计模型,并对模型的中心内容界面环境设计做了详细探讨。
2013 Vol. 1 (6): 75-80 [摘要] ( 270 ) HTML (0 KB)  PDF (992 KB)  ( 183 )
81 知识网络对光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耿合江
本文将知识网络分为内部和外部知识网络,利用来自于江苏省光伏企业中高层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211份调查问卷,实证分析了光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外部知识网络对光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内部影响略高于外部;技术能力在知识网络与光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政府行为具有调节效应:政府研发补贴拉动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杠杆效应;电价补贴促进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驱动效应;而政府产业规划调节效应不显著。
2013 Vol. 1 (6): 81-89 [摘要] ( 300 ) HTML (0 KB)  PDF (1198 KB)  ( 254 )
90 低碳技术发展与我国专利无效宣告制度的改进——由“磷酸铁锂电池”案引发的思考
张玉蓉;邓家骎
“磷酸铁锂电池”案是一起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针对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等提出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无效宣告请求而引发的案件。从此案件可以看出低碳技术专利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成长十分重要。在全社会倡导节能、大力发展低碳技术的背景下,本文针对低碳技术专利,提出对其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理由的补充、审理时间的加速、审理程序的简化以及与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相结合等改进措施,进一步检验低碳技术专利权的稳定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低碳技术事业的发展。
2013 Vol. 1 (6): 90-95 [摘要] ( 291 ) HTML (0 KB)  PDF (1138 KB)  ( 226 )
       研究与探讨
9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影响利益主体国际气候谈判立场的主要因素研究
曲建升;季婉婧;
减缓气候变化是一个现实决策问题,国际气候博弈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产生的关于气候政策问题的全球范围内的决策过程。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量化分析复杂决策问题中各决策主体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及在这种利益驱动下的决策过程,重点分析确定德班气候变化会议以来欧盟、美国、中国的气候变化谈判立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利于决策者掌握决策的整体情况。
2013 Vol. 1 (6): 96-104 [摘要] ( 310 ) HTML (0 KB)  PDF (1513 KB)  ( 223 )
105 城市交通低碳发展的智能化选择
刘露
低碳城市建设是国家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重要途径,低碳交通发展对城市低碳实践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智能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是解决城市道路发展缓慢、车辆增长速度过快这一矛盾最有效而便捷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低碳城市和智能交通概念及内涵,而后对国内外智能交通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借鉴,在结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交通低碳发展的智能化选择。
2013 Vol. 1 (6): 105-108 [摘要] ( 252 ) HTML (0 KB)  PDF (814 KB)  ( 262 )
109 论中国车库生物学的发展及其法律治理对策
王朝恩;周爱萍
车库生物学是国际上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民间生物科技活动。在中国,车库生物学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车库生物学在我国已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为此,国家有必要在完善促进其发展的法律体系的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制。
2013 Vol. 1 (6): 109-114 [摘要] ( 281 ) HTML (0 KB)  PDF (1133 KB)  ( 177 )
115 感知服务质量与用户忠诚——基于关系型虚拟社区的研究
易法敏;卢翠琴
本文通过分析关系型虚拟社区用户感知服务质量评价影响因素,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关系型虚拟社区用户感知服务质量和用户忠诚,并提出促进用户忠诚的三条路径:提高客户服务管理→用户满意→用户忠诚;提供额外的服务及功能→感知价值→用户满意→用户忠诚;关注网页的设计及内容→感知服务质量→用户满意→用户忠诚。其中,用户满意是培养用户忠诚的关键,提高客户服务管理是最直接、最快速培养用户忠诚的方法。隐私保护和限制会影响用户“被关注”感,从而降低用户感知服务质量的程度。
2013 Vol. 1 (6): 115-121 [摘要] ( 292 ) HTML (0 KB)  PDF (1281 KB)  ( 276 )
       人才研究
122 基于创新人才网络嵌入的孵化器商业模式研究
李永周;刘旸;贺海涛
对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开发与保持一直是国家人才、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与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创新型人才开发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但目前普遍面临入孵企业对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孵化器孵化能力相对不足和二次创业等问题。本文以创新人才网络嵌入的全新视角,审视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新要素系统集成、知识流动与共享、风险防范与化解等创新网络孵化的运行机制,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模式的创新。
2013 Vol. 1 (6): 122-127 [摘要] ( 291 ) HTML (0 KB)  PDF (1151 KB)  ( 189 )
128 人力资本、RD投资对中国省域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
杜伟
基于中国2001—2009年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RD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技术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力资本也显著提高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但没有显著提高国外技术引进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RD投资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RD投资也没有显著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国外技术引进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2013 Vol. 1 (6): 128-134 [摘要] ( 288 ) HTML (0 KB)  PDF (1139 KB)  ( 232 )
135 中小企业家社会资本、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来自陕西省中小企业的经验研究
李辉;张晓明
本文将自主创新能力纳入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微观—宏观效应框架中,构建了其测度指标,运用四阶段计量模型,以陕西省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验证了自主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家制度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有限;商业社会资本与技术社会资本均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主创新能力在中小企业家制度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在商业社会资本、技术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2013 Vol. 1 (6): 135-142 [摘要] ( 258 ) HTML (0 KB)  PDF (1248 KB)  ( 213 )
143 高管团队人口特征、激励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来自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朱国军;吴价宝;董诗笑;张宏远
本文以我国15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2011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高层管理团队(TMT)的内部人口特征与外部激励特征对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TMT专业背景异质性、年龄异质性及任期异质性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技术绩效;TMT教育程度、专业背景异质性、任期异质性显著促进企业创新财务绩效;TMT教育程度异质性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战略绩效;TMT年度薪酬对公司绩效影响极不显著;TMT股权比例对技术绩效及战略绩效显著抑制。
2013 Vol. 1 (6): 143-150 [摘要] ( 291 ) HTML (0 KB)  PDF (1189 KB)  ( 272 )
       国际研究
151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成效及对中国的影响
林继扬;张换兆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了美国经济逐步复苏,提高了就业和扩大了出口。但其进一步实施会加剧中美高技术产业竞争和贸易纠纷。建议中国实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以应对中美制造业激烈竞争,实施更为积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以应对中美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扩大中美创新对话,努力寻找中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同利益。
2013 Vol. 1 (6): 151-155 [摘要] ( 291 ) HTML (0 KB)  PDF (1016 KB)  ( 233 )
156 瑞典战略研究基金会人才计划及其启示
牛萍;曹凯
作为瑞典公共研发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典战略研究基金会从资助人才的角度设立了四类人才计划,致力于解决公共财政资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衔接不畅等问题,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提升瑞典的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该机构在瑞典公共研发体系中的作用及其人才计划的设计和布局,并分析其遴选评价机制、资助及管理模式,提出中国应在人才计划的顶层设计和组织实施中加强系统布局和精细化管理。
2013 Vol. 1 (6): 156-160 [摘要] ( 238 ) HTML (0 KB)  PDF (945 KB)  ( 210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