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9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19-04-05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国际研究
企业研究
区域研究
研究与探讨
中英文目录
改革开放40年专题
卷首语
卷首语
0
关于欧盟中国联合创新的思考
本刊编辑部
2019 Vol. 0 (4): 0-0 [
摘要
] (
10
)
HTML
(1 KB)
PDF
(1109 KB) (
144
)
中英文目录
0
中英文目录
2019 Vol. 0 (4): 0-00 [
摘要
] (
0
)
HTML
(1 KB)
PDF
(1762 KB) (
79
)
改革开放40年专题
1
中国科技论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科技政策演变分析
张永凯
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科技政策演变的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相互作用是贯穿科技政策的主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基础研究、重视产学研合作是科技政策长期关注的重点;②科技政策出现由 “科技政策的单项指令”向 “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配套发展”的演变趋势;③科技政策逐步由 “忽视发挥市场机制”向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转变;④科技政策战略导向从引进、消化吸收的模仿创新逐渐过渡到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科技政策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2019 Vol. 0 (4): 1-7 [
摘要
] (
36
)
HTML
(1 KB)
PDF
(5950 KB) (
312
)
8
改革开放40年科技创新演进脉络和战略进路
杨忠泰
本文在梳理总结改革开放40年科技创新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战略进路要以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思想为指导,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从 “后发优势”向 “先发优势”的战略转变;以科技惠民论的思想为导向,实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 “以人为本”的发展和为了人的发展;以坚持 “国家为主导、地方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系统推进的思想为指导,调整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思想为导向,建立更加开放包容宽松的创新型生态系统,使他们 “名利双收”;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方向,做好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切实加强原始创新;以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新引擎 “点火系”的思想为指导,突破体制机制藩篱,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
2019 Vol. 0 (4): 8-16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7686 KB) (
344
)
17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之路
方炜,郑立明,王莉丽
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提升国家技术进步与创新整体效能、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在梳理改革开放40年技术转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将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划分为四个阶段:认识了解,引进模仿;探索机制,重视消化;实践为主,战略引领;评价对比,改进创新。从技术转移研发、中介、应用及政策四个子体系出发,剖析技术转移体系存在的问题,得出技术转移体系在发展中引进、消化、吸收的必要经验,以及对科技创新的未来启示。
2019 Vol. 0 (4): 17-27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8917 KB) (
221
)
28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城镇化与碳排放
张玉华,张涛
本文从理论分析出发,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城镇化与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影响机理,并基于2005—2015年省际数据构建了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创新环境下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效应的阶段性差异。研究表明,城镇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较低时,提高城镇化水平有利于实现低碳发展,而科技创新的发展也有利于抑制碳排放效应;但当城镇化水平越过第二个门槛值对应的水平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促进碳排放效应。以上研究为中国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提供了政策启示。
2019 Vol. 0 (4): 28-34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5127 KB) (
196
)
35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杨舒博,黄健
本文基于PSR理论,系统梳理了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变迁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制度变迁的动因。研究发现,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经历了从被动移植到主动变革的变迁历程,中美贸易问题和WTO入世要求等外部动因以及创新驱动发展、 “一带一路”、市场经济发展等政治、经济、技术的内部动因共同推动了40年来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发展。现今,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使知识产权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也对下阶段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019 Vol. 0 (4): 35-41 [
摘要
] (
40
)
HTML
(1 KB)
PDF
(5283 KB) (
271
)
创新研究
42
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形成背景、理论渊源及构成框架
李慧
近年来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成为解决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导性理论,并形成了多个理论分支。作为其分支之一的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理论,以整个系统为分析对象,将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强调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之间动态、非均衡的协同演化,推动系统整体的变革与创新,成为当前理解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分析框架。为了系统把握这一理论内涵,本文讨论了社会-技术转型多层级视角的形成背景,从演化经济学、创新社会学、制度理论等多学科角度探讨其理论渊源,系统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的构成及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通过上述三个层级之间动态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推动可持续转型的演进过程、阶段特点及表现形式,以期丰富系统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的理论成果。
2019 Vol. 0 (4): 42-49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6331 KB) (
177
)
50
政府创新有效性测度的意义、困难与可行方法
谢秋山
流行的善治模式、新公共管理运动都强调构建以结果为导向的政府,而政府创新有效性正是对政府创新活动结果的探讨。但受到学科发展水平、相关数据资料不可获得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诸多公共行政领域研究者虽然充分意识到地方政府创新有效性问题的重要性,却鲜有研究明确而直接地涉及这一主题,更少有研究系统地测度与检验地方政府创新有效性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之上,着重探讨政府创新有效性测度的意义、困难与可行方法,以期能够在政府创新研究领域有所补益,并抛砖引玉、引起实践界和理论界对该问题的关注和探讨。
2019 Vol. 0 (4): 50-57 [
摘要
] (
43
)
HTML
(1 KB)
PDF
(6425 KB) (
273
)
58
分布式账本研发的创新驱动和实践路径
乔鹏程,孙海荣
2016年后中国投入分布式账本研发的公司数量呈井喷式发展,目前分布式账本创新的中心城市是北京、深圳、上海。平安银行、万达网络、微众银行、乐视金融、万向控股、蚂蚁金融等公司是全球七大分布式账本联盟的国内主要参与者,普华永道、安永、德勤等会计师事务所也积极投入研发,但是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稍显迟缓,分布式账本的均衡稳定研发群体尚未形成。文章通过QCA方法证明研发创新绩效是管理透明度、人才强度、资金支持、财务风险、技术话题性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单一因素都不是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技术话题性和人才强度及资金支持的三要素结合、技术话题性和资金支持及低财务风险的三要素结合,以及管理透明度、技术话题性、人才强度、资金支持和低财务风险的五要素结合,是分布式账本研发创新驱动的三种重点组合条件,也是分布式账本实践路径的备选方案。
2019 Vol. 0 (4): 58-67 [
摘要
] (
52
)
HTML
(1 KB)
PDF
(6212 KB) (
202
)
产业研究
68
互联网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现状与制约因素
李君,成雨,窦克勤,邱君降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基础、数据应用、组织模式、业务集成等方面梳理出制约新模式的关键因素和机理框架,提出研究假设。以全国工业企业大样本调查为基础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实证结果分析,针对性提出加强开放平台建设、提升数据流动自动化水平、推动组织管理模式创新、提升企业跨部门和跨业务环节的集成运作能力等对策建议,为制造企业探索互联网时代的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变革、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益参考。
2019 Vol. 0 (4): 68-77 [
摘要
] (
32
)
HTML
(1 KB)
PDF
(6824 KB) (
301
)
78
装备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程度测算与差异分析
葛鹏飞,黄秀路,王泽润
基于2001—2015年分省分行业的3060个样本,运用DSBM模型考察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时空演变。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在样本时间内为74.17%,整体上不存在产能过剩;东、中、西部分别为76.40%、63.53%、66.44%,东部无产能过剩,中部和西部产能过剩严重;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时间演变与宏观经济走势相吻合,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东部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严重,中西部则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下降明显。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整体差距主要源于各子行业间的差异,其本质是地区过剩与行业过剩的交叉结果。
2019 Vol. 0 (4): 78-83 [
摘要
] (
19
)
HTML
(1 KB)
PDF
(4094 KB) (
199
)
84
基于五大空间布局的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评价与测度
童纪新,徐倩,李莹
本文以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五大“热点”区域18个省份为视角,采用三阶段DEA方法,综合分析2011—2015年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的空间布局、动态发展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均值有典型区域差异性,依次以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中西部、东北地区的顺序递减,区域间规模效率差异大是制约装备制造业综合效率提升的瓶颈;企业规模、政府支持力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因素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2019 Vol. 0 (4): 84-92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5475 KB) (
211
)
企业研究
93
制造业新建企业区位选择——来自284个地级市的微观数据
宋歌,林子欣
本文以284个地级市作为备选空间单位,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结合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水平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深入探讨了2005—2013年中国制造业新建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表明,国内经济环境、科技水平和信息化三大因素对新制造企业选址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不同地区企业选址的影响因素差异很大。沿海东部地区依托优良的经济环境与较高的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强有力地吸引着新建企业落户;中部地区凭借产业集聚的推动、对外开放进程的深化与科技水平的提升,吸引着企业进行区位选择;资金投入是西部地区企业区位选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019 Vol. 0 (4): 93-102 [
摘要
] (
36
)
HTML
(1 KB)
PDF
(6515 KB) (
181
)
103
制造企业跨界价值创造活动要点与政府支持行为研究
王雪原,马维睿,王玉冬
本文从宏观视角,揭示了制造企业跨界价值创造的内涵与过程,提出制造企业经济与科技域、生态域、社会域跨界融合,通过资源、主体、环节整合实现价值创造的新理念。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提出制造企业不同价值创造方式、过程以及对应的重要价值创造活动内容。根据价值活动,提出了政府部门对应的具体支持行为。研究可为制造企业价值创造、政府系统支持行为实施提供有效决策参考。
2019 Vol. 0 (4): 103-110 [
摘要
] (
36
)
HTML
(1 KB)
PDF
(6398 KB) (
240
)
区域研究
111
西部典型城市创新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牛秀红,刘海滨,周佳宁
本文结合网络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构建的关联两阶段超效率DEA模型(TSS-DEA),对西部14个典型城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得到技术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值和城市创新综合效率值。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构建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和路径假设,并利用效率测算结果对影响因素和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创新环境、创新主体特征和创新交流因素发展不同是西部典型城市创新效率差距的主要原因,提高城市创新效率可以从三个维度中包含的因素为导向制定政策和措施。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西部城市创新效率提升路径建议。
2019 Vol. 0 (4): 111-123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8346 KB) (
213
)
124
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评价与预测 ——以江苏省为例
孙薇,侯煜菲,周彩红
为了研究绿色科技应用是否存在短期滞后性,本文进行文献梳理,建立了包含经济、科技、社会和生态方面指标的绿色竞争力评价体系,以江苏为案例,采用离差最大化法测算评价值、灰色关联改变点法将时间序列分三阶段:1998—2003年,2004—2009年和2010—2016年,以分段评价制造业及细分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发现,政策频繁发布与绿色科技成果初现阶段,江苏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评价值增长率在短期内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绿色科技政策与成果存在短期滞后效应,从长期看绿色科技依然会提升制造业绿色竞争力;生态保护力评价值欠佳;传统重点行业应对环境规制的速度较慢,在绿色科技上投入成本后回报速度较慢;通过GM (1,1)模型预测发现江苏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值年增长率持续下降,短时期内不会迎来新的增长拐点,江苏制造业为增强长期竞争力需寻求新的绿色增长点。
2019 Vol. 0 (4): 124-132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6521 KB) (
159
)
研究与探讨
133
技术标准竞争研究40年:成就与挑战
宋志红,田雨欣,李冬梅
近年来,复杂技术系统的大规模创新和智能技术开发越来越依赖于技术标准的确立,而不同技术标准之间的竞争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1978年Abernathy和Utterback的经典文献为起点,系统回顾了40年来技术标准竞争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基于技术管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对技术标准竞争文献的研究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理论视角下技术标准竞争的驱动因素、分析层次、研究方法、核心观点及主要研究局限,提出技术标准竞争研究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
2019 Vol. 0 (4): 133-141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7112 KB) (
142
)
142
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高校义务及其履行研究
周海源
高校存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问题的症结之一,在于立法在赋予高校成果转化权利时缺乏对其转化义务的规定。高校承担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义务既是权利义务对等的要求,也是高校履行国有资产管理义务的必然选择;同时, “拜杜法案”也明确规定了高校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义务。据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应当明确规定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对该义务进行细化,具体设置及时披露研发成果、申请专利、报告实施情况等义务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为了促使高校及时履行这些义务,立法应完善政府监督机制,设置完成人催告权和转化权;同时,高校也可参考美国斯坦福大学经验,充实其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2019 Vol. 0 (4): 142-151 [
摘要
] (
35
)
HTML
(1 KB)
PDF
(8169 KB) (
196
)
152
众包供应链的类型与组织系统构建
黎继子,余悦,库瑶瑶,刘春玲
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和动态演绎的方法,将众包和供应链耦合起来进行分析,提出了众包供应链的概念,分析了众包供应链的特点、类别及实施条件,探讨了众包供应链组织流程和组织策略。研究发现:众包供应链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创新的新型供应链,更强调具有互联网基因特点的大众体验式参与和个性化需求,通过赋能予上下游各方,形成整体共享共赢的格局;众包供应链可分为内生和外生,以及项目型和续存型众包供应链;众包供应链由众包参与者测评系统、众包方案评估系统、生产销售系统和众包服务反馈系统组成。以上研究为众包供应链这一新型供应链模式的实际运作提供思路。
2019 Vol. 0 (4): 152-158 [
摘要
] (
30
)
HTML
(1 KB)
PDF
(5460 KB) (
195
)
159
药品专利权的国际法保护
游文亭
药品专利权的国际法保护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在公民健康权与药品专利权之间,以巴西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偏向于公民健康权,而多数发达国家更注重对于药品专利权的保护,两者博弈无休止。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组织需要在药品的专利保护和公民的健康权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这不仅仅是政府与医药公司对于药品的利润博弈,根本上说,更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博弈。我国药品专利保护程度应当与我国经济开放及发展程度相匹配。一味地寻求专利保护而忽略了发展程度,法律保护往往难以落到实处,同时还可能造成公民健康隐患。因此,我国药品专利保护法在与国际法接轨的同时,应当在药品专利和公民健康之间寻求平衡。
2019 Vol. 0 (4): 159-165 [
摘要
] (
33
)
HTML
(1 KB)
PDF
(5285 KB) (
213
)
国际研究
166
世贸规则下美英法政府企业研发补助对广东的启示
张宏丽,郑秋生,余碧仪
企业研发补助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支持企业研发的政策措施,有效引导了企业持续、稳定增加研发投入,但是企业研发补助作为世贸组织规则中的可诉补贴,美英法三国如何在符合世贸规则约束下支持企业研发值得研究。在 《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政府财政补贴企业的约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美英法三国政府企业研发补助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多视角阐述了广东企业研发补助的实施情况,从中得出对广东在世贸规则下继续开展企业研发补助的启示建议。
2019 Vol. 0 (4): 166-173 [
摘要
] (
42
)
HTML
(1 KB)
PDF
(5540 KB) (
225
)
174
激励企业研发创新的税制研究:国际经验借鉴
李香菊,贺娜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所具有的公共物品特性往往导致研发投入不足,存在 “市场失灵”等问题。为激励企业研发创新,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税收手段。近年来,中国企业研发相关税制发展十分迅速,但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典型国家的最新经验。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转型国家等进行重点分析,总结经验,认为中国激励企业研发创新的税制改革,应重点突出税收优惠的精准,增加中小企业、研发人员直接税收优惠力度等。
2019 Vol. 0 (4): 174-180 [
摘要
] (
43
)
HTML
(1 KB)
PDF
(5528 KB) (
240
)
181
科学-技术-产业关联视角下石墨烯发展国际比较——基于专利的计量研究
彭帅,张春博,杨阳,丁堃
石墨烯逐渐成为纳米科技及产业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也是世界许多国家激烈竞争的重要领域。从科学、技术、产业的相互关联中,揭示各国和地区的发展特征和竞争态势,对探寻中国石墨烯发展的优势和差距进而制定有效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专利数据为载体,通过科学-技术关联强度和产业技术扩散能力的测度发现:在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美国的科学-技术互动程度、产业技术扩散能力以及两者的相对匹配程度都处于领先地位;日韩对基础知识的吸收率较低,但是吸收速度较快;英国作为基础研究强国,但是其无论是科学与技术关联还是技术与产业的关联强度都较弱,产业化水平也落后于亚洲的中日韩等国;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无论在科学与技术关联强度和产业技术扩散能力都表现出较强的发展态势。
2019 Vol. 0 (4): 181-188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5770 KB) (
178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