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24年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4-10-05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企业研究
人才研究
科技管理
首卷语
目录
 
 
       首卷语
0 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三重制度逻辑与治理模式
朱春奎
2024 Vol. 5 (10): 0-0 [摘要] ( 0 ) HTML (1 KB)  PDF (740 KB)  ( 85 )
       目录
0 中英文目录
2024 Vol. 5 (10): 0-00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938 KB)  ( 30 )
       科技管理
1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何以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于协同创新视角
丁新宇, 李湘黔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要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无疑是重要抓手和关键着力点。依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生成机理,将协同创新作为一种刚性的制度供给引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分析框架,针对实践探索中面临的创新供给失衡、过程衔接不畅、功能联动不足等现实挑战,通过目标协同、主体协同、资源协同、技术协同四个维度的理论设计与分析架构,审视并回应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结构性问题,探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何以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进而优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和布局,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融合创新,建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履职尽责、优势互补的协作机制,增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体系化创新能力。
2024 Vol. 5 (10): 1-11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1358 KB)  ( 148 )
12 教育-科技-人才耦合协调度研究——基于30个省级区域的实证分析
黄永春, 钱春琳, 钱昕怡, 万安位
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探讨2010—2020年30个省区市(港澳台和西藏除外)教育、科技、人才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三者的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①教育、科技、人才各子系统的综合水平呈平稳增长态势,其中人才增长态势最好,教育增长态势次之,且各子系统间的发展差距逐渐减小;②三者的耦合协调度值逐年上升,从轻度失调转变为濒临失调,但区域发展不均衡,整体尚未达到融合发展的较优状态;③耦合协调度在省际层面呈显著的全局和局部自相关,空间俱乐部趋同特征明显;④根据重要性程度,驱动教育、科技、人才耦合协调的因素依次包括经济条件、产业发展、市场化程度、政府调控水平、人口规模等,但存在区域异质性。
2024 Vol. 5 (10): 12-24 [摘要] ( 2 ) HTML (1 KB)  PDF (2310 KB)  ( 157 )
25 科技创新尽职免责机制:证成、难题与出路
陆洲, 高丽敏
科技创新尽职免责机制作为科技领域的重要制度创新,蕴含向善向美宽容价值理念,加之有政策文本提供保障以达制度实效,能够维护创新主体人格尊严。然而,机制建设在价值视域存在勤勉尽责不如消极避责、免责与问责背反,以及免责机制没有发展空间的认知偏差,事实层面存在政策文本供给不足,政策执行中的主客体、作用方式等因素影响机制落地的情况。为了推动机制落实,应分别从价值与事实层面出发,既要增强价值引领,强化责任担当,倡导严格问责与尽职免责协同发展,又要在完善具体性、程序性规范基础之上注重在政策执行中妥善处理主体间关系,保障试错容错纠错有效衔接,并重视利用数字化手段赋能尽职免责。
2024 Vol. 5 (10): 25-33 [摘要] ( 2 ) HTML (1 KB)  PDF (1098 KB)  ( 35 )
34 高校科研场域模型构建研究
李欣, 袁曦临
基于布迪厄社会场域理论,结合高校科研的实践理路,深入分析高校科研活动体系的具体要素及作用关系,并构建高校科研场域模型。该模型描绘了高校科研的实际形态和逻辑理路,揭示了高校科研的场域结构和动力机制,提供了科研管理关系性思维方法,拓展了全方位多层次视野,为高校科研管理相关政策研究制定、实践路径导向等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
2024 Vol. 5 (10): 34-41 [摘要] ( 2 ) HTML (1 KB)  PDF (1400 KB)  ( 29 )
       创新研究
42 协同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多元路径与异质性研究
张亚明, 赵科, 刘海鸥, 宋雯婕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协同创新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举措。本文从投入、产出、环境、互动四个层面构建协同创新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理论框架,以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协同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多元实现路径与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①单个协同创新要素不构成科技成果高转化效率的必要条件,但科研激励强度作为核心要素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普适作用;②协同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组态有三种,可归纳为科研环境驱动型和科研经费保障下的激励型两条实现路径,且前者包含案例最多;③科技成果非高转化效率并非高转化效率的对立面,科研素质不高是产生非高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④异质性分析表明,科研环境、科研产出、科研素质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关键作用,科研投入和科研素质缺失则具有普遍不利影响。
2024 Vol. 5 (10): 42-52 [摘要] ( 2 ) HTML (1 KB)  PDF (1857 KB)  ( 30 )
53 数字生态系统多主体协同创新超网络模型及治理路径研究
胡艳玲, 白世贞
在数字生态系统中,多主体协同创新是基于场景化的需求,以跨界创新项目为载体,将资源按需整合配置,以共同培育孵化数字创新产品的行为。本文结合超网络工具,将不同数字主体间技术水平、市场关系嵌入数字业务合作网络,构建数字生态系统多主体协同创新超网络模型,运用变分不等式对其求解,分析不同层级的网络流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内容治理、关系治理和价值治理为核心,提出促进创新超网络实现均衡的框架和治理路径,以期为数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2024 Vol. 5 (10): 53-62 [摘要] ( 2 ) HTML (1 KB)  PDF (1119 KB)  ( 35 )
63 演化博弈视角下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规制的演化机制
曾守桢, 张侨蕾, 张暄, 顾佳星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的生物技术,虽具备广阔的经济潜力,却引发了广泛的环境安全担忧。有效的环境风险规制体系对于确保技术安全应用至关重要,同时需平衡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本研究通过建立多方演化博弈模型,深入探讨政府、环保组织和企业在转基因环境风险监管中的决策因素和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的决策参数如严格监管成本和面临的企业经济诉求压力,对三方主体的策略选择产生显著影响;环保组织的决策受到多个参数的影响,包括维权成本、社会支持和政府的严格监管处罚等;而企业预期收益、信息披露、社会负面效应和投机成本等参数会显著影响企业决策;同时,各方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制衡的关系,这种相互制衡有助于实现环境安全监管的可持续发展,确保转基因技术的稳定推广并在社会可控的范围内应用。这一研究为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策略,以确保转基因技术的环境安全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并为国际合作提供借鉴,促进转基因技术国际规范发展。
2024 Vol. 5 (10): 63-75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3201 KB)  ( 26 )
       产业研究
76 基于政策“主题-主体-工具”维度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政策演化研究
刘玉斌, 能龙阁, 薛玉香
数字化转型产业政策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国家各级政府、各职能机构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然而,政策主题焦点变迁、主体协同关联、政策工具运用等是否存在问题,仍有待评估。基于2007—2022年企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政策文件,运用LDA主题建模、共现分析、文本语义相似度计算技术,从政策“主题-主体-工具”三维框架进行文本挖掘,并结合可视化方法呈现结果。研究发现:①政策主题由“信息化发展→数据化发展→智能化发展”依次演进;②政策主体由“松散型→松散多主体型→紧密多主体型”网络结构依次转变;③政策工具运用呈现“重供给、中环境、弱需求”的特征,对“公共服务”“数据系统”及“服务外包”等次级政策工具的应用尚显不足。基于此,从注重政策主题的前瞻性规划、加强主体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2024 Vol. 5 (10): 76-85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4325 KB)  ( 61 )
86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模式研究
杨洋, 伊彤
在数字经济浪潮的席卷下,科技已全面赋能文化产业。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不仅改变了文化产业创意、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传统模式,并且随着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文基于文化产业价值链,梳理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将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划分为以下五种典型模式:要素聚合模式、工具更新模式、渠道拓展模式、场景创新模式、价值引领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科技赋能文化产业的特点,并针对如何把握和利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模式、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2024 Vol. 5 (10): 86-91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1066 KB)  ( 35 )
92 大模型产业产学研机制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论和模拟仿真结果
沈映春, 潘淑苓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动力。本文采用演化博弈论模型研究大模型产学研合作的特点和挑战。大模型训练需要庞大的算力和数据资源,这使得学研方独立进行大模型学术研究面临困境,需寻求业界合作;而大模型底层架构、算法模型的创新离不开学研方基础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大模型产学研合作中各方需求和禀赋不同。本文采用协同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资源、利益和风险分配问题,并采用数值仿真法验证结论,发现算力数据资源协同的成本、产品投入应用的回报、政府激励是影响大模型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完善数据算力资源共享机制、产方注重实际应用导向、学研方提升基础研究前瞻性、监管方发力保障数据应用安全等建议。
2024 Vol. 5 (10): 92-103 [摘要] ( 2 ) HTML (1 KB)  PDF (1766 KB)  ( 63 )
104 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的技术跨界与场景创新——基于智能产业复杂度视角
李依菲, 刘刚
人工智能技术的跨界融合与应用场景的创新扩散,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构建反映技术扩散与场景创新进程的测度指标并量化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数字中国建设的方向与趋势。研究基于复杂度视角,对互联网开源文本进行采集、识别与挖掘,形成智能产业合作关系数据集。通过构建技术—场景关系矩阵,将复杂度算法应用于分析,计算2014—2021年智能产业复杂度指数。研究显示,中国智能产业复杂度保持稳步增长,但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层次性差异。当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扩展,技术与场景融合的难度也不断加深。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创新融合具有挑战性,智能制造和智能网联汽车是值得重点突破的应用场景。核心产业部门与融合产业部门间的协同创新将形成正反馈效应,构成数字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2024 Vol. 5 (10): 104-116 [摘要] ( 2 ) HTML (1 KB)  PDF (1671 KB)  ( 21 )
117 全球技术贸易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
王睿, 刘晓语, 喻浩
本文深入分析全球技术贸易网络特征,探讨其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技术贸易网络日益紧密,呈现“小中心-大世界”特征以及单一到多极化发展态势。技术赶超对象通过提高在技术贸易网络中的参与度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攀升,技术贸易联系强度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技术贸易网络中的“桥梁作用”和技术贸易联系强度均能对技术领先对象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产生影响。就中国而言,技术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促进作用,但边际效应不断递减,单纯依靠技术引进嵌入技术贸易网络方式已不能适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应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双轮驱动”战略,优化技术贸易结构,创新合作方式,拓展数字技术贸易等新兴领域,加快提升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技术供给能力。
2024 Vol. 5 (10): 117-127 [摘要] ( 2 ) HTML (1 KB)  PDF (1261 KB)  ( 23 )
       企业研究
128 基于创新联合体的科技领军企业升级发展实现过程
王雪原, 孙美霞
科技领军企业主要通过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完成创新使命,实现企业升级发展。本文以华为为研究对象,构建“创新联合体—技术创新—企业升级发展”研究框架,并采用Mantel test明晰不同阶段下领军企业升级发展差异化链路关系并运用NK模型明确具体作用秩序,进一步从动态视角挖掘企业升级规律。结果表明:科技领军企业需科学布局创新联合体特定结构、有秩序开展适配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同轨、跨轨、创轨升级发展。企业升级发展实现过程中创新联合体“认知→位置→关系”结构分别表现出顺向、逆向、顺向的布局秩序,技术创新呈现出由关键共性到跨界颠覆、由跨界颠覆到前瞻引领、由前瞻引领重新到关键共性的开展秩序。领军企业持续升级发展时,创新联合体与技术创新分别呈现螺旋式迭代与级联式递进的规律。本研究可为科技领军企业搭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技术创新提供针对性指导,并为其升级发展提供预见性决策参考。
2024 Vol. 5 (10): 128-140 [摘要] ( 2 ) HTML (1 KB)  PDF (5571 KB)  ( 28 )
141 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王钰莹, 原长弘, 宋茜
培育和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制造业领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根本路径,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理论难题。本研究结合企业实践,从理论出发探清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5个维度:持续高强度创新投入能力、共性需求驱动基础研究能力、产业创新链融通发展能力、高影响力创新产出能力、要素与制度情境支撑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按照指标体系开发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检验程序,以2013—2019年101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最终确定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5因子17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推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也为制造业领军企业评价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开展能力体系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2024 Vol. 5 (10): 141-151 [摘要] ( 1 ) HTML (1 KB)  PDF (1081 KB)  ( 136 )
152 数智化情境下智能工厂生产组织与协同管理:设计制造一体化协同研发模式
孙宇祥, 何代炜, 周献中
本文在大数据及智能算法飞速发展的环境下,面向智能制造的智能工厂研究与之匹配的面向智能化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即与之匹配的产品-生产-服务一体化的优化与控制智能化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以共享价值网络为理论基础,针对智能工厂运营管理中的智能优化与控制提出智能工厂产品设计管理、生产管理、资源管理和知识发现与管理等4个内容。通过对智能工厂的产品设计与生产一体化模式、自适应在线设计与生产网络协同机制、生产智能调度与动态优化模型与算法、资源的智能分级与控制、分布式异构环境下制造资源的协同与共享、需求牵引与共享价值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智能工厂知识体系构建与管理、基于大数据的资源状态分析与知识发现和面向智能工厂管理的知识发现与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智能工厂背景下的智能工厂全生命周期的生产与管理的优化,从而实现智能工厂管理的协同化、智能化、柔性重组、大规模定制水平,最大化智能工厂的资源利用率。为制造企业顺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实现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化的运营管理提供一个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024 Vol. 5 (10): 152-165 [摘要] ( 2 ) HTML (1 KB)  PDF (1933 KB)  ( 27 )
       人才研究
166 海外人才的跨国流动模式及对其回流后职业发展的影响——基于上海市的实证分析
孙雨蕾, 吴瑞君
本研究立足于2021年上海市基本侨情调查数据,从人才流动的周期性视角出发,综合考虑个人家庭特征、流动动因以及流动的时空经历等多维度因素,构建海外人才跨国流动模式与其回流后职业发展关系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①海外人才的跨国流动模式主要表现为“出国留学(工作)—回国就业(定居)”的一次性返迁模式和“国外定居‘落户’—回国就业(创业)”的跨国循环模式两大类;②职业驱动的跨国流动原因对人才回流后的职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应重视人才流动前后期阶段的连续性以及个体的主观流动策略;③人才回流后的职业发展与国外居住时长存在“倒U形”关系,与回国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基于以上发现,本文提出一系列优化海外引才及促进回流人才成长发展的政策建议。
2024 Vol. 5 (10): 166-177 [摘要] ( 9 ) HTML (1 KB)  PDF (1210 KB)  ( 58 )
178 科技创新人才创造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赵峰, 王振华, 姚瑞娟, 陈永杰, 孙放, 张义美
本文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基于既有文献,结合德尔菲法论证,确立科技创新人才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向天津市科技创新人才发放问卷,研究最适创造力年龄、团队以及各组织社会等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并依据问卷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证实,科技创新人才科研心理对创造力起到正向作用。理工农医类结构方程路径显示,科技创新人才的组织、社会、家庭和心理品质因素通过科研心理间接对创造力起正向作用。但在哲学人文社科类样本中,社会和公共政策因素对心理品质、团队因素对科研心理两条影响路径影响未被证实。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和问卷调查,建议从工资待遇、职业发展、科技支持(项目、团队、平台、交流)、科学评价与激励保障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创造力。
2024 Vol. 5 (10): 178-188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1259 KB)  ( 61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