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23年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10-05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国际研究
科技政策
企业研究
人才研究
研究与探讨
卷首语
目录
 
 
       卷首语
0 数字化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李群
2023 Vol. 4 (10): 0-0 [摘要] ( 0 ) HTML (1 KB)  PDF (1115 KB)  ( 86 )
       目录
0 中英文目录
2023 Vol. 4 (10): 0-00 [摘要] ( 1 ) HTML (1 KB)  PDF (1707 KB)  ( 17 )
       科技政策
1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时代特征与治理逻辑
倪君, 李瑞, 梁正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以及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既遵循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运行规律,也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具有独特的制度特征、路径特征、主体特征和空间特征。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治理逻辑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观,涵盖多元主体共生关系治理、自演化系统整体效能提升以及开放式系统外部合作治理三方面基本问题。
2023 Vol. 4 (10): 1-10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7799 KB)  ( 76 )
11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演变历程、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
曹子建, 吴永常, 陈学渊
尽管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加,科技成果数量、质量不断提升,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仍旧是“三农”领域亟需进一步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对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演变历程、主要模式、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进行总结剖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致经历了探索发展阶段、过渡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和高质推进阶段,但仍未充分解决农业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而农业科技成果供需错位、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转化服务平台缺乏、科研项目支持方式不合理是导致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从顶层设计、政策引领、思想意识、平台载体4个维度构建“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化提升路径,以期为畅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进而加快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提供可行参考。
2023 Vol. 4 (10): 11-18 [摘要] ( 5 ) HTML (1 KB)  PDF (6610 KB)  ( 60 )
19 科学不确定性背景下新兴科技风险的反身性治理——以人类基因编辑风险为例
张海柱
如何对新兴科技风险进行有效治理,已经成为重要且紧迫的现实问题。以人类基因编辑风险为例进行的考察发现,当前风险治理实践中形成了基于科学理性的“技术治理”范式,科学专家处于支配地位,非科学主体的参与弱化甚至缺位。然而,人类基因编辑领域存在技术、方法论与认识论方面的科学不确定性问题,使得技术治理面临知识困境、责任困境与信任困境。为此需要进行一种“反身性治理”的范式变革,它以科学不确定性的存在作为治理改革的前提,强调以风险理性作为理性基础,以包容性审议作为实践模式,并以信任的重建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
2023 Vol. 4 (10): 19-27 [摘要] ( 5 ) HTML (1 KB)  PDF (7346 KB)  ( 39 )
       创新研究
28 战略生态位管理视角下颠覆性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研究
黄子洋, 尹聪慧, 张奔
颠覆性技术对现有社会技术体制变革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其所在的创新生态系统,如何通过创新生态系统来实现对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培育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从逻辑、空间和时间维度构建多维颠覆性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模型,通过创新生态系统的演进和运作揭示颠覆性技术的实现过程。以新能源汽车这一代表性颠覆性技术为例,基于该理论模型从行为主体(架构者、行动者)和运作机制(网络化)两个层面进行实践研究,主要分析以下问题:①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架构者”变迁及其战略行为,揭示不同的生态位阶段,主导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的架构者特征;②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网络演化,探究随着生态位跃迁,创新生态系统的网络结构、行动者及其之间学习过程呈现的演化特征。
2023 Vol. 4 (10): 28-40 [摘要] ( 2 ) HTML (1 KB)  PDF (9648 KB)  ( 54 )
41 数字创新能力、跨界搜索与新产品开发绩效:政策感知能力的调节效应
曹勇, 谷佳, 陈炳轩, 何颖
基于制造企业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数字创新能力对企业新产品开发(NPD)绩效的影响,并分析跨界搜索的中介作用以及政策感知能力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创新能力(数字流程创新能力、数字重组创新能力)对NPD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跨界搜索在数字创新能力与NPD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政策感知能力在数字流程创新能力与跨界搜索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数字创新能力与跨界搜索的理论成果,同时也为提高企业NPD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
2023 Vol. 4 (10): 41-49 [摘要] ( 4 ) HTML (1 KB)  PDF (6548 KB)  ( 43 )
50 多维邻近性视角下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及影响因素分析
冯粲, 韩霞, 史冬梅, 张煜
基于城市创新主体间共同申请专利和专利权转移数据,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协同创新网络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创新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从多维邻近性视角出发进一步探索创新网络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地理邻近、制度邻近、认知邻近对城市间协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重视多维邻近性对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影响,不断优化城市群创新环境,放大中心节点城市创新溢出和辐射功能,并完善城市群内部创新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
2023 Vol. 4 (10): 50-61 [摘要] ( 4 ) HTML (1 KB)  PDF (9762 KB)  ( 40 )
       产业研究
62 基于专利计量和技术生命周期预测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技术竞争态势研究
黄山, 陈洲玲
本文基于2004—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专利数据,运用专利计量、技术生命周期logistic模型预测方法,从技术发展趋势、技术竞争主体、技术竞争区域、技术竞争重点4个维度综合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竞争态势,揭示现存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①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技术竞争激烈;②竞争主体以国企为主,上中下游技术发展不均衡;③技术竞争区域高度集中;④当前技术竞争重点与未来发展方向不完全匹配;⑤专利数量增长快,但市场竞争力有限。未来应采取灵活且有针对性的补贴政策调整方式,从整体上审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技术竞争态势,在上、中、下游合理配置资源,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专利布局。
2023 Vol. 4 (10): 62-73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9574 KB)  ( 49 )
74 服务机器人领域人工智能伦理风险评估方法的设计与实践
李梦薇, 徐峰, 晏奇, 李芳, 刘鑫怡
人工智能技术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将成为缓解人类劳动压力、降低生活成本、弥补服务业人力不足的重要手段,但随之而来的伦理风险不容忽视。本文聚焦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首先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源分析,进而设计一套通用的人工智能伦理风险评价方法,并在服务机器人这一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进行实践,对服务机器人领域的人工智能决策自主受控风险、隐私侵犯风险、偏见或歧视风险、破坏公平风险、责任归属不清或失当风险这五大伦理风险的大小进行评价,分析各风险的风险源优先级,解决不同伦理风险“轻重缓急”的判断问题,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2023 Vol. 4 (10): 74-84 [摘要] ( 4 ) HTML (1 KB)  PDF (7777 KB)  ( 27 )
       企业研究
85 中间品进口、自主创新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胡国恒, 胡鹏, 刘珊
本文基于拓展的C-D生产函数,纳入中间品进口与自主创新行为,阐述了中间品进口、自主创新与企业全球价值链(GVC)升级的互动机制,并运用中国工企-海关-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仅能促使企业嵌入GVC下游环节提升其GVC地位,这种提升作用随企业生命周期延长边际递减;自主创新可推动企业嵌入GVC上游与下游环节实现GVC升级,但嵌入GVC上游环节的升级效果大于嵌入GVC下游环节,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升级效果大于初创期和衰退期企业;此外,自主创新对企业GVC升级的影响因中间品进口水平不同而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自主创新与较低水平的中间品进口相互替代,抑制企业GVC升级;自主创新与较高水平的中间品进口互补,促进企业GVC升级。
2023 Vol. 4 (10): 85-94 [摘要] ( 5 ) HTML (1 KB)  PDF (6646 KB)  ( 39 )
95 国际化战略、资源基础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翟晓荣, 刘云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以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开始退坡为观测点,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路径演化。研究发现:①单要素并不构成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国际化战略与资源基础要素的有效组合形成了殊途同归的多元路径。②不同规模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实现路径不同。规模较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以国际化广度战略为主导,通过自身资源投入并整合政府或市场资源实现高水平创新绩效;而规模较小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则将国际化广度战略与国际化深度战略相结合,需要配置丰富的市场资源。③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逐渐退坡倒逼企业转变技术创新方式,企业“政策依赖性”减弱,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创新绩效呈现由政策驱动向市场资源和企业内部资源协同驱动转变的特点。
2023 Vol. 4 (10): 95-104 [摘要] ( 6 ) HTML (1 KB)  PDF (7462 KB)  ( 36 )
       人才研究
105 基于政策多维度分析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量化研究
李欣, 马文雅, 林芬芬
从多维度视角研究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特征,对于推动科技人才管理工作、优化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体系有重要意义。以1978—2021年中国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时间、主体、文种、类别、工具和主题的科技人才政策六维度分析框架,分别对政策发布年度、发文部门、政策文种、政策类别、政策工具、政策主题进行量化分析,从政策多维度视角探究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在时间维度上,科技人才政策发布数量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发文部门呈现多元化特征,部门间合作程度不断加强且权利分配更加均衡;政策文种类型不断丰富,以通知、意见为主,规范性和指导性较强但约束性与实践性不足;政策类别聚焦人才使用与集聚、激励与引导,但对科技人才安全的关注度不够;政策工具的使用以供给面为主,需求面和环境面工具的使用次数呈不断增长趋势,但政策工具内部存在结构不均衡的问题;政策主题数量持续增长,主要聚焦在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但在战略与规划方面关注较少。
2023 Vol. 4 (10): 105-118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17029 KB)  ( 38 )
119 不同聘任方式中个人-组织匹配对科研人员离职影响的差异研究
刘霄, 袁家浩, 孙俊华
如何通过组织支持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来提升其与组织的匹配度进而有效吸引和留住顶尖科研人才是科研管理的关键问题。利用全球16个国家的2418位全职科研人员的调查数据,结合个人需求和组织支持测度了科研人员与组织的匹配度,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人-组织匹配对科研人员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科研人员获得的组织支持更少,个人-组织匹配度略低,工作满意度更低,离职倾向更高;相较于终身制人员,我国合同制人员获得的组织支持更多,工作满意度略高,但个人-组织匹配度略低,离职倾向更高;组织支持和个人-组织匹配度都可以通过提升科研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来降低其离职倾向,且个人-组织匹配的影响更大;相较于终身制人员,个人-组织匹配对降低合同制员工离职倾向的作用更大。因此,应在为科研人员提供组织支持的基础上,满足不同聘任方式科研人员的差异性需求,进而提升其与组织的匹配度,并重点关注那些需求高、支持少且对离职影响大的项目。
2023 Vol. 4 (10): 119-129 [摘要] ( 4 ) HTML (1 KB)  PDF (7606 KB)  ( 33 )
       研究与探讨
130 “三权下放改革”对高校专利活动的影响研究——基于80所高校的实证分析
任知洋, 梅术文
文章以2013—2020年中国80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法测度改革对高校专利活动的效果。研究发现,“三权下放改革”对专利创造、专利质量、专利转化均产生正向影响,对产学研合作没有产生作用。从动态效应上看,改革对专利创造和专利质量的促进效应比较稳定,对专利转化的促进效应则没有持续性。高校对科学技术和成果转化的内部激励强化了“三权下放改革”的效果,目前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没有在改革中产生影响。此外,区域及高校办学层次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改革效果在东部地区更为突出,“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实施改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利创造和专利转化上。
2023 Vol. 4 (10): 130-140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7835 KB)  ( 27 )
141 “双碳”背景下气候技术国际转让的困境及法律解决路径
郝海青, 朱甜
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现实紧迫风险,多国为应对气候危机制定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而气候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2022年11月COP27通过决议,再次强调发达国家应当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但由于气候技术的国际转让容易受到多方法律制度的羁绊,且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透明、可行的操作机制,导致转让效果不佳。为了促进气候技术的国际转让,一方面要更加细化气候变化国际条约框架下关于促进气候技术国际转让的机制,增加资金等支助机制的透明度,增强气候技术国际转让的约束力;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气候技术在转让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坚持适当保护与扩大强制许可并行的机制,逐步实现技术信息共享,从而从推、拉两极推进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间合作,在积极创设良好合作范式的基础上,为中国参与气候技术转让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3 Vol. 4 (10): 141-149 [摘要] ( 6 ) HTML (1 KB)  PDF (7653 KB)  ( 30 )
150 IEEE标准必要专利政策演化分析
陈峥, 崔维军
当前,标准必要专利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IEEE相关政策文件,梳理并分析了IEEE标准必要专利政策的产生背景和历年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发现IEEE在制定标准必要专利政策时,有着过程严格公开、吸引公众参与、聚焦现实问题、强调“保证书”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相关定义模糊、相关政策与法律违背、对权利人不公平等问题。中国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应处理好专利和反垄断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政策中各角色的权利。
2023 Vol. 4 (10): 150-157 [摘要] ( 4 ) HTML (1 KB)  PDF (5242 KB)  ( 28 )
158 科技创新视角下“预聘-长聘”制度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
聂映玉, 郭恒亮, 周瑞
基于2000—2021年某研究型大学240名数学学科与物理学科教师的面板数据,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预聘-长聘”制度实施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预聘-长聘”制度的实施对数理学科教师科研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对物理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表现的正向影响更强。职称与教师科研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正高级职称教师科研成果显著高于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教师科研成果。而年龄对教师科研成果产出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预聘-长聘”制度体系内教师在国家级科研项目、人才计划项目数量方面整体优于非“预聘-长聘”制度教师。鉴于此,建议从营造“预聘-长聘”制度实施的良性生态、设立科学的评聘标准与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科学合理有效实施高校“预聘-长聘”制度,切实促进学术人才培养。
2023 Vol. 4 (10): 158-166 [摘要] ( 2 ) HTML (1 KB)  PDF (6618 KB)  ( 61 )
       国际研究
167 基础研究经费多元化与公共-私人部门解耦——以美国为例
孟巧爽, 李乐逸, 唐福杰, 张香平, 孙玉涛
本文构建了基础研究经费来源-执行部门配置框架,首先,从单边结构和交叉结构入手,运用熵指数测算美国基础研究经费来源-执行多元化水平;其次,运用数据包络方法,检验公共-私人部门的解耦特征对美国基础研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53—2020年,美国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多元化明显提升,执行多元化有所降低;②近10年来,政府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多元化降低、执行多元化提升,企业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多元化提升、执行多元化降低;③公共-私人部门在基础研究经费来源-执行配置中解耦,政府经费由企业执行比例降低,企业经费由内部执行比例提升;④公共-私人部门解耦有助于提升公共部门基础研究效率,对私人部门基础研究效率存在倒U形影响。相关结论有助于明确美国公共-私人部门在基础研究经费配置中的耦合关系,为构建中国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提供借鉴。
2023 Vol. 4 (10): 167-178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7173 KB)  ( 75 )
179 韩国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与启示
张晓昕, 诸葛蔚东
韩国在科技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与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科技奖励体系,对调动韩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提高国家科研创新水平、推动社会整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韩国科技奖励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韩国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并提出对于完善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启示建议。
2023 Vol. 4 (10): 179-188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7716 KB)  ( 37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