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4年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1-05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公共政策与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国际研究
企业研究
区域研究
研究与探讨
创新研究
5
国家创新体系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
梁洪力;;郝君超;李 研
本文将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绩效的相关评价归结为四类, 即主体互动评价、投入-产出评价、系统功能评价和创新活动评价, 并重点介绍了欧盟与澳大利亚的典型经验。在此基础上, 提出国家创新体系运行绩效评价的核心与基本原则, 并对我国的评价框架进行了设计。
2014 Vol. 0 (1): 5-9 [
摘要
] (
232
)
HTML
(1 KB)
PDF
(817 KB) (
276
)
10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创新开放度实证研究
李 平;陈红花;刘元名
开放度是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核心问题, 技术特性是影响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内在因素, 创新研发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关联性、技术可显性和技术可模块性, 从不同方向不同程度地影响创新开放度。实证结果表明, 技术的不确定性对创新开放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术的关联性、可显性及可模块性对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的不确定性随着创新活动的进展而衰减。
2014 Vol. 0 (1): 10-15 [
摘要
] (
210
)
HTML
(1 KB)
PDF
(949 KB) (
261
)
16
创业投资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
戚 湧;丁 刚;魏继鑫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 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制度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演化和变革。本文开展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阐述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分析创业投资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构建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物联网上市企业为例,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C
2
R模型和超效率模型进行创业投资对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评价和实证分析, 并进行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内生性检验, 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2014 Vol. 0 (1): 16-21 [
摘要
] (
208
)
HTML
(1 KB)
PDF
(1023 KB) (
283
)
22
客户和供应商参与对新产品成功的影响研究
冯泰文
为了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的提高, 制造企业需要整合供应链上的分布式资源, 鼓励客户和供应商共同参与新产品, 以弥补单个部门在资源和能力方面的不足。通过多案例研究, 对客户参与、供应商参与和新产品成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发现客户参与能够提高新产品的成功率, 而供应商参与对新产品成功的影响不明显。同时, 产品的新颖性、上市时间、客户和供应商参与的时间, 以及企业的资源承诺等也会对新产品的成功产生影响。
2014 Vol. 0 (1): 22-27 [
摘要
] (
200
)
HTML
(1 KB)
PDF
(816 KB) (
210
)
公共政策与管理
28
高技术产品贸易特征及科技政策启示——基于2012年数据的分析
徐光耀;王丽丽
2012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逆势增长, 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进口多元化与主要进口市场国家地位上升并存, 出口市场中新兴经济体地位上升, 贸易方式和贸易主体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贸易大幅上升, 中西部地区部分省市追赶趋势开始加强。本文认为我国应该抓住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条作用日益突出的机遇, 协调高新技术开发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政策, 活跃国内技术市场交易和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高技术产业升级和跨区域转移, 鼓励高技术企业建立技术联盟, 实现“共享式”贸易多方互利。
2014 Vol. 0 (1): 28-33 [
摘要
] (
187
)
HTML
(1 KB)
PDF
(1322 KB) (
199
)
34
协同创新博弈观的京津冀科技资源共享模型与策略
张亚明;刘海鸥
协同创新是“大科学”世纪科技发展的时代主题, 强化科技资源共享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使然。从协同创新博弈观的思维逻辑出发, 基于同质创新政府与异质创新政府博弈模型剖析京津冀协同创新过程中科技资源共享的“囚徒困境”成因, 由此建立京津冀科技资源共享的“声誉博弈”模型以寻求纳什均衡的突破点, 最后从协同共享理念、协同共享机制以及协同共享环境营造多个维度提出促进京津冀科技资源共享的对策建议。
2014 Vol. 0 (1): 34-41 [
摘要
] (
203
)
HTML
(1 KB)
PDF
(1241 KB) (
326
)
管理科学与工程
42
产业组织演化动力源研究综述
赵 卓
技术创新是产业组织演化的根本性动力, 需求异质和需求条件形成选择性拉动力, 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企业形成异质性推动力, 企业与环境互动过程中的正负反馈效应产生适应性驱动力, 产业组织演化是关于特定技术知识、市场需求、产业供给和制度环境的动态函数, 是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协同演化结果。
2014 Vol. 0 (1): 42-46 [
摘要
] (
213
)
HTML
(1 KB)
PDF
(855 KB) (
238
)
47
模块化组织运行机制探究
吴昀桥;任 浩
模块化组织作为一种产生于新经济时代下的新型资源整合组织形态, 对于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此背景下, 模块化组织理论的研究日趋形成热潮。在模块化组织中, 运行的主导者是以主导模块的形态而存在的组织系统设计师;运行的目标是通过对存在于组织内的资源进行跨边界优化配置, 形成价值整合;运行的过程体现为组织系统设计师对组织价值链持续动态地模块化分解与集成。基于模块化组织运行的研究的系统展开, 最终构建了模块化组织运行机制的系统架构, 形成了对模块化组织运行机制的整体性认识, 有力地推动了整个模块化组织理论的体系化进程。
2014 Vol. 0 (1): 47-51 [
摘要
] (
190
)
HTML
(1 KB)
PDF
(1000 KB) (
174
)
52
仿生学视角下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机理研究
张红兵;和金生
为了探明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机理, 文章尝试采用仿生学方法, 构建了一个由知识菌种、知识酵母、知识媒以及进阶知识四种发酵要素组成的理论模型, 透析其内部“转移发酵”的趋同、趋异和协同发酵过程, 接着进行了相应的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遵循“转移发酵”规律, 注重各发酵要素的培育, 是确保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顺利进行的关键。
2014 Vol. 0 (1): 52-56 [
摘要
] (
199
)
HTML
(1 KB)
PDF
(861 KB) (
324
)
产业研究
57
环境规制强度对行业生产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影响
张 成;郭炳南;于同申
本文以工业部门18个行业1996—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 从强度维度上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环境规制强度衡量指标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两者在行业整体上呈现S型关系, 但低污染低技术增长率、低污染高技术增长率、高污染低技术增长率和高污染高技术增长率四个分组的结果形态各异, 分别呈现S型、S型、U型和线性负相关的关系;我国18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相对较弱, 尚处于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或S型曲线的一次下降阶段。
2014 Vol. 0 (1): 57-61 [
摘要
] (
242
)
HTML
(1 KB)
PDF
(1076 KB) (
191
)
62
物联网产业运行机制与发展策略研究
岳中刚;侯赟慧
本文分析了物联网产业链的模块化网络结构, 构建了物联网产业的双边市场理论框架, 并对产业演进路径的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模拟。研究发现, 根据物联网产业特征迅速培育合理的运行模式和制定动态的发展策略、形成一个具有协同效应的商业生态系统, 是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形成成熟产业链的关键。
2014 Vol. 0 (1): 62-68 [
摘要
] (
219
)
HTML
(1 KB)
PDF
(1324 KB) (
170
)
69
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与省际差异研究——基于31个省市的实证分析
冯根尧
本文考虑指标的特定性、可测量性、可得性和可跟踪性, 构建了文化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对我国31个省市文化产业园区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省际文化产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三个梯队的空间格局, 并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发展特征。
2014 Vol. 0 (1): 69-75 [
摘要
] (
198
)
HTML
(1 KB)
PDF
(1142 KB) (
212
)
企业研究
76
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肖仁桥;;王宗军;钱 丽
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 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相关联的子过程, 且认为原始创新投入也会对第二阶段经济产出产生直接影响, 进而运用共享投入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研究了我国15个不同性质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2014 Vol. 0 (1): 76-82 [
摘要
] (
209
)
HTML
(1 KB)
PDF
(1387 KB) (
258
)
83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困局及其破解对策研究
白泉旺
我国高新企业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了解和对有关数据的分析发现,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快, 发展基础较好。研究同时发现,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制约因素较多, 研发存在一定的困局。为此, 培养研发人才, 重视研发团队建设, 创新研发管理体制, 加强研发战略规划, 充实产学研一体化内涵和优化研发成果转化机制应是破解困局之策。
2014 Vol. 0 (1): 83-87 [
摘要
] (
233
)
HTML
(1 KB)
PDF
(936 KB) (
241
)
88
创业企业成长的创新网络、战略网络以及资源获取网络嵌入——基于海尔的案例研究
彭华涛
本文以海尔创业成长的品牌战略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全球化战略阶段共4阶段28年的192条发展里程碑事件为研究对象, 运用内容分析法, 揭示了创业企业成长战略演进过程中创新网络、战略网络以及资源获取网络嵌入的规律。
2014 Vol. 0 (1): 88-93 [
摘要
] (
193
)
HTML
(1 KB)
PDF
(1003 KB) (
204
)
94
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和培育路径研究
郝晓明;郝生跃
本文从组织情境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模型, 对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与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对建筑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 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但有机结构的层次化和创业精神的冒险性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效应却并不明显。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研究结果, 从组织情景视角提出了培育和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结论丰富和完善了动态能力形成的前因研究, 对企业战略实践有较强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2014 Vol. 0 (1): 94-100 [
摘要
] (
186
)
HTML
(1 KB)
PDF
(1141 KB) (
181
)
101
技术轨道对创业板上市企业董事会结构的影响分析
刘 伟;谢龙燕
技术战略决策是创业板上市企业董事会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技术轨道基本原理出发, 将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依据其技术轨道进行聚类分析, 发现以“信息密集型”、“以科学为基础”、“专业化供应商”技术轨道为基础的企业董事会结构具有相似的特征, 在董事会规模、非执行董事比例、董事会学历水平、技术专家比例、机构投资者所占比例这几项指标上高于以“规模密集型”、“供应商为主导”技术轨道为基础的企业;同时发现基于不同技术轨道的企业在董事会结构某些指标上也存在显著差异, “信息密集型”企业的两职合一比例和“规模密集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比例明显偏高, 通过对上述发现的管理学解释, 揭示了技术轨道对董事会结构的影响。
2014 Vol. 0 (1): 101-107 [
摘要
] (
238
)
HTML
(1 KB)
PDF
(1207 KB) (
236
)
区域研究
108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研究
李 颖
在我国特定转型期间, 对企业异质性和市场交易环境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 研究区域层面的所有制异质特征与市场交易环境的内在作用机理。利用2001—2009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统计数据, 从企业所有制异质的角度分区域实证研究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对市场配置效率环境反应程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国有企业对技术创新环境和市场交易效率的敏感度都低于私有企业, 区域差异明显;国有企业对自身规模经济环境的敏感度低于私有企业, 区域差异不明显;国有企业对生产要素的低效率配置降低了区域经济增长效率。
2014 Vol. 0 (1): 108-113 [
摘要
] (
197
)
HTML
(1 KB)
PDF
(980 KB) (
173
)
114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陕西省可持续发展动态研究
田 杰;姚顺波
本文对陕西省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动态量化计算, 并引用生态压力指数、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系统发展能力等指标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近10年发展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 人均生态足迹年均增长率达到7.856%, 生态赤字年均增长率高达15.772%;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对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的过度耗用;近10年陕西省的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1, 且呈现增强的趋势, 但万元GDP生态足迹则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说明对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系统发展能力也有很大提升, 但是2010年已超出其发展潜力, 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的发展持续性出现矛盾, 生态经济发展处于相对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2014 Vol. 0 (1): 114-120 [
摘要
] (
224
)
HTML
(1 KB)
PDF
(1129 KB) (
231
)
121
北京市高新技术转移影响因子分析
冯秀珍;刘俊婉;刘通凡
本文以《北京市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为来源, 对北京市高新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文献研究确定假设因素, 利用KOM检验和球形检验确定八个可用因素, 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供方-受方因子” 和“技术转移过程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出北京市高新技术转移的影响核心是供方和受方的合作意愿及技术能力, 北京市高新技术转移因素的变动趋势符合供需理论。
2014 Vol. 0 (1): 121-127 [
摘要
] (
256
)
HTML
(1 KB)
PDF
(1073 KB) (
178
)
128
块状经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孙国民;彭艳玲;宁泽逵
转型升级已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浙江省块状经济中的中小企业为例, 探讨转型升级的技术路线图, 特别聚焦通过技术创新、品牌、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来升级浙江诸暨的袜业产业, 并以诸暨大唐袜业产业为例, 详细论及袜业产业的集群升级模式。
2014 Vol. 0 (1): 128-133 [
摘要
] (
217
)
HTML
(1 KB)
PDF
(1414 KB) (
187
)
研究与探讨
134
基于专利交叉影响法的NBI会聚趋势分析
苗 红;黄鲁成
应用基于专利的交叉影响法, 从会聚深度的变化趋势和会聚广度的变化趋势两方面定量地分析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NBI)三大技术间的会聚趋势。通过会聚深度分析得出了纳米、生物、信息技术各自领域内部及交叉领域内会聚深度不断增强的技术;通过会聚关系网络的动态变化分析得出了会聚广度不断扩大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为企业选择会聚技术的优先研发领域提出了对策建议, 为政府促进会聚技术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
2014 Vol. 0 (1): 134-139 [
摘要
] (
212
)
HTML
(1 KB)
PDF
(968 KB) (
163
)
140
基于IO-SDA模型的广东省外贸隐含碳的分解分析
唐德才;王 云;仲凤霞;李长顺
本文运用1997—2011年投入产出的数据, 通过结构分解分析方法, 将广东省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1997—2011年, 规模效应对出口隐含碳增长的贡献高达4.27亿吨;进口碳减排量增加了3.23亿吨。技术效应对出口隐含碳的贡献值为-3.42亿吨;进口碳减排量减少了2.87亿吨。结构效应对进出口隐含碳的作用较弱, 总体来说都是有利于其碳排放量的减少。②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出口隐含碳增加最多的部门, 纺织服装业是出口隐含碳减少最多的部门, 进口碳减排量增长最多的部门是机械设备制造业, 进口碳减排量减少最多的部门是化学工业。
2014 Vol. 0 (1): 140-146 [
摘要
] (
235
)
HTML
(1 KB)
PDF
(1165 KB) (
185
)
国际研究
147
美国和加拿大药品专利链接体系要素的选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刘立春;朱雪忠
药品专利链接是药品注册审批过程中, 考察待审批仿制药与已批准新药的有效专利之间关系的程序。国内学者对中国专利链接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 很少涉及具体要素和实际操作模式的研究。在现有宏观政策研究基础上, 从专利链接审查涉及的药品范围、公示专利类型和部门之间的链接模式等微观层面归纳出中国药品专利链接体系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发达国家专利链接体系具体的运行机制并结合我国国情,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提出完善建议。
2014 Vol. 0 (1): 147-154 [
摘要
] (
257
)
HTML
(1 KB)
PDF
(1325 KB) (
256
)
155
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外策略研究及启示
辛秉清;;李 昕;陈 雄;;王成彪;刘 云
发达国家由政府主导气候变化科技援外, 普遍设立了专门机构指导和管理科技援外工作, 将气候变化作为科技援外的优先领域, 制定了援外规划或方案, 设立了专项行动, 投入了大量资金, 并鼓励私营部门参与气候变化科技援外。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双边合作开展气候变化科技援外, 针对不同国家采取差别化的合作策略。发达国家还积极利用多边力量开展气候变化科技援助, 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2014 Vol. 0 (1): 155-160 [
摘要
] (
201
)
HTML
(1 KB)
PDF
(1023 KB) (
218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