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4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14-08-05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公共管理与政策
科研管理
企业研究
区域研究
研究与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
卷首语
 
 
       卷首语
0 大数据点睛智慧城市发展
本刊编辑部
2014 Vol. 0 (8): 0- [摘要] ( 132 ) HTML (1 KB)  PDF (201 KB)  ( 177 )
       科研管理
5 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研究:困境及对策初探
嵇智源, 智强
国家科技计划作为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 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国家科技计划的执行实践, 以国家863计划为例, 对目标导向型国家研发计划的过程管理中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归纳和提炼, 分析创新驱动战略下科技计划管理面临的制度困境、选择困境和风险困境, 并针对这些困境提出政策建议, 以期对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2014 Vol. 0 (8): 5-10 [摘要] ( 199 ) HTML (1 KB)  PDF (1034 KB)  ( 267 )
11 开放创新范式下医药研发组织模式研究
王勇
本文在对当前医药行业中的研发效率危机进行梳理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传统研发流程和环节进行解构, 利用开放式创新理论, 对各研发阶段和研发环节的特征进行分析, 确定各研发环节适用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类型, 据此提出医药研发组织创新与重塑的三种组织模式, 并分析三种模式的特点和适用情境, 为我国医药研发组织模式的创新和重构提供借鉴, 同时对我国政府对医药研发政策的影响和启示进行分析。
2014 Vol. 0 (8): 11-15 [摘要] ( 209 ) HTML (1 KB)  PDF (1062 KB)  ( 218 )
       创新研究
16 面向协同创新动态演进的战略信息监控平台研究
姜黎辉
本文对创新风险的预控与组合管理、合作网络的变化与控制、合作界面环境评估与优化进行了研究;作为协同创新动态全景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构建了协同创新的进展显示板、风险演变显示板、项目组合管理显示板、合作网络演变显示板以及合作界面环境显示板。可视化战略信息监控平台可使创新管理者更有效地实施事前控制和前瞻性决策, 通过对创新过程动态优化, 实现协同创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
2014 Vol. 0 (8): 16-22 [摘要] ( 219 ) HTML (1 KB)  PDF (1181 KB)  ( 188 )
23 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的治理制度研究
李广培, 杨林, 吴金华
本文分别从准备、实施、结果三个层面上分析了技术创新社会成本的治理目标, 在此基础上, 从主体层次、制度形式和制度功能三个维度构建了技术创新社会成本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 在制度功能分析框架中引入了主体属性、成本属性、操作与选择、有效需求和绩效评估等权变因素。最后, 整合三个维度的分析, 尝试对技术创新社会成本治理制度的结构体系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
2014 Vol. 0 (8): 23-29 [摘要] ( 217 ) HTML (1 KB)  PDF (1205 KB)  ( 151 )
30 基于众包模式的虚拟科技孵化器创新研究
赵黎明, 刘猛, 郝琳娜
本文通过对虚拟科技孵化器和众包模式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基于众包模式的虚拟科技孵化器的新运营模式, 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初创企业寻求外部资源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也为推动我国虚拟科技孵化器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价值指导。
2014 Vol. 0 (8): 30-35 [摘要] ( 215 ) HTML (1 KB)  PDF (1064 KB)  ( 225 )
       公共管理与政策
36 破解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障碍
张胜, 郭英远
本文指出现有的科技法规认可了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 而以财政部36号令等为代表的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指出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需经过行政部门审批, 使得科技法规与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国有科研事业单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权限规定存在争议, 导致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因此, 突破当前我国国有科研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体制障碍的当务之急, 就是统一科技法规与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对国有科研事业单位转化科技成果的市场主体地位的认识,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赋予国有科研事业单位对科技成果的自主定价权与分配权。
2014 Vol. 0 (8): 36-41 [摘要] ( 196 ) HTML (1 KB)  PDF (890 KB)  ( 237 )
42 基于质量管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研究
章春军, 吕晓琴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 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也是高校大学生创新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的现实需求。将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引入大学科技创新项目管理, 利于目标、职责、任务的制定和清晰, 利于问题的查找与解决, 能够提高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原则的基础上, 确立了管理过程、角色定位、过程目标、管理措施和持续改进方法等内容, 构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管理流程和内容, 开展了应用实证案例分析, 得出了有益结论。
2014 Vol. 0 (8): 42-48 [摘要] ( 220 ) HTML (1 KB)  PDF (1299 KB)  ( 201 )
       产业研究
49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重集聚的协调度与生态位适宜度研究
吉亚辉, 段荣荣
本文利用2006—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 通过相对多样化指数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重集聚的协调度与生态位适宜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重集聚的协调度和生态位适宜度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 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位适宜度不高, 反而中西部一些地区的生态位适宜度较高, 说明东部发达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忽略了第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 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并形成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形成梯度式发展规划, 使各区域的产业集聚协调发展。
2014 Vol. 0 (8): 49-54 [摘要] ( 205 ) HTML (1 KB)  PDF (1069 KB)  ( 217 )
55 创新双螺旋视角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模式及应用研究
王宏起, 杨仲基, 安宁
本文在界定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基础上, 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 吸纳“创新2.0”理论思想, 设计了科技创新驱动与市场需求拉动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螺旋培育模式, 分析了该模式的内涵、特征以及演化路径和应用思路, 并应用该模式为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提出相关策略, 有助于为区域新兴产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2014 Vol. 0 (8): 55-59 [摘要] ( 270 ) HTML (1 KB)  PDF (1128 KB)  ( 223 )
60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方法及应用研究
袁健红, 刘晶晶, 马永浩, 马丽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各新兴产业的划分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在现有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下, 难以简单地直接区分企业所属的新兴产业类别。论文借鉴《北美产品分类体系》, 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分类原则, 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系统识别方法, 从企业主营产品的应用领域对企业进行产业划分, 在现有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中归分出不同性质的新兴产业类别。论文最后以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为基础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2014 Vol. 0 (8): 60-66 [摘要] ( 307 ) HTML (1 KB)  PDF (1287 KB)  ( 261 )
67 低碳约束的工业绿色生产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周五七, 武戈
运用基于非参数前沿分析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测度碳排放约束的省际工业绿色TFP及其分解成分的变化, 发现工业绿色TFP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拖累了绿色TFP增长。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 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效率增进与技术进步共同促进绿色TFP增长, 资本深化促进了技术进步但不利于效率改进, 地方分权对技术效率和绿色TFP增长有显著副作用, 国有工业比重抑制了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TFP增长, FDI对工业绿色TFP增长的促进作用尚不显著。
2014 Vol. 0 (8): 67-73 [摘要] ( 224 ) HTML (1 KB)  PDF (1111 KB)  ( 257 )
       企业研究
74 企业类型、所有权集中度与创新研究
张斌, 陈岩
基于经济转型体情境,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 检验了所有权集中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并对比分析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种基本企业类型的创新表现和财务绩效。研究表明:集中型所有权与研发投入、创新产出负向相关;国有企业具有高水平的研发投入, 但创新产出不高, 外资企业在创新产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与外资企业相比,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更加注重财务绩效。
2014 Vol. 0 (8): 74-79 [摘要] ( 246 ) HTML (1 KB)  PDF (928 KB)  ( 263 )
80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演化特征及评价
白全民, 崔雷, 朱运海
利用内容分析法, 从总体发展趋势、工具性政策及扶持阶段等角度, 对我国1998—2012年以来出台的关于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45份文件453条政策条款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出台的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数量近年来不断增长, 呈明显的三阶段特征;参与政策制定的部门更加多元化, 协调难度加大;金融政策条款数量最多, 但区位环境建设及政府服务政策增速明显, 表明政府服务方式的转变;政策扶持已经从以前重点扶持处于发展、成熟期的企业转向处于所有阶段的企业, 而这种转变正是由于政府服务方式转变引起的。
2014 Vol. 0 (8): 80-85 [摘要] ( 214 ) HTML (1 KB)  PDF (1288 KB)  ( 223 )
86 基于技术合作的软件外包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机理研究
张笑楠, 仲秋雁
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对软件外包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企业技术合作对象的不同, 构建企业技术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运用东软集团的数据模拟了技术合作模式下企业技术能力提升情景, 并分析了企业间技术合作、企业与技术转移中心合作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三种技术合作形式都促进技术能力的提升, 其中企业间技术合作的影响效果最明显。
2014 Vol. 0 (8): 86-91 [摘要] ( 168 ) HTML (1 KB)  PDF (967 KB)  ( 221 )
92 学习失效、组织成长盲点与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刘海建
为什么我国代工企业难以转型?当前文献大多注意到了技术积累的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现实并非如此简单, 本土代工企业一直在进行学习, 但很多企业依然陷入微笑曲线困境而且鲜有成功者。我们认为, 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不成功的企业虽然试图学习但不会学习。对于这种学习失效的现象, 我们认为本质问题在于组织效率与适应的矛盾, 使得代工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盲点而影响了转型升级。最后我们提出代工企业需要通过两种学习模式转化来克服这种学习失效的问题。
2014 Vol. 0 (8): 92-96 [摘要] ( 221 ) HTML (1 KB)  PDF (1200 KB)  ( 244 )
       区域研究
97 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变动与区域工业企业创新效率
黄奇, 苗建军, 张菁菁, 李敬银, 王文华
本文以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变动对区域工业企业边际产出弹性影响为基础, 建立包含生产要素内部配置结构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对区域工业企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区域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资本边际产出弹性;区域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比例的增加能快速提升劳动力边际产出弹性;劳动者素质、政府资助、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变量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有不同的影响;后进区域工业企业正在发挥“技术后发优势”, 出现了对先进区域工业企业“追赶”的现象。
2014 Vol. 0 (8): 97-102 [摘要] ( 225 ) HTML (1 KB)  PDF (945 KB)  ( 176 )
103 中国高新区的赶超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姜彩楼, 马林, 郑斯彦
本文在分析高新区赶超路径的基础上, 以52个国家级高新区作为样本, 采用系统GMM方法研究了中国高新区的赶超问题。结果表明:中国高新区赶超具有显著的固定资本驱动特征, 但是这一特征正在弱化, 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正在上升;加工制造业资本集聚是中国高新区赶超的重要动力, 在外资集聚区和传统工业区样本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高新区后期出现的全要素生产率改善主要是由资本深化引起的, 这意味着既有模式下中国高新区的赶超仍会沿着经济规模扩张轨道进行, 难以向创新驱动的内生发展轨道转换。根据研究结果,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4 Vol. 0 (8): 103-109 [摘要] ( 173 ) HTML (1 KB)  PDF (1035 KB)  ( 200 )
110 我国西南地区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范群林, 吴花平, 王恩创, 刘贞
利用BCC模型与Malmquist指数, 分别从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两个方面测度我国西南地区的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结果显示, 重庆市的环境技术创新整体效率一直处于全国的中上水平, 而广西、贵州、云南三者一直处于偏下水平, 四川相比重庆而言创新效率偏低, 其原因是由规模效率低效和纯技术效率低效一起造成的, 且纯技术效率低效占据主要。虽然我国环境技术效率每年递增, 但其平均Malmquist指数每年却在递减, 其原因在于创新效率的提高无法抵消技术退步带来的影响。这反映出虽然近年我国环境技术在创新资源投入方面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但创新产出却未与之成正比。
2014 Vol. 0 (8): 110-114 [摘要] ( 214 ) HTML (1 KB)  PDF (796 KB)  ( 210 )
       研究与探讨
115 发展中国家森林减排政策的选择
盛济川, 曹杰, 周慧
通过对2005—2010年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五个发展中大国REDD+监测成本与不确定性的仿真研究发现, 对REDD+收益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监测误差, 而碳信用价格和可变监测成本相对较小。同时, 一国过去的毁林率或造林率会对REDD+潜在收益产生重要影响, 高毁林率或高造林率的国家从REDD+中获益更多, 而低毁林率或低造林率的国家所获收益较少, 因而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对现有REDD+体系进行改进才能保证其得到有效实施。
2014 Vol. 0 (8): 115-120 [摘要] ( 200 ) HTML (1 KB)  PDF (932 KB)  ( 196 )
121 我国能耗结构低碳优化的情景分析
王韶华, 于维洋, 张伟, 范德成
本文利用目标规划方法构建了能源消耗结构优化模型, 对我国2020年的能源消耗结构优化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①政策情景下, 能耗结构优化并不能实现2020年碳减排承诺, 其贡献潜力为80.87%, 只是增加电力供给量并不能实现减排承诺, 其贡献潜力为88.74%;②低碳情景下, 2020年碳强度将降至0.3916728吨碳/万元, 低于减排承诺目标水平;③能耗结构在短期内仍呈现以煤炭消耗为主的特征;④能耗结构优化很难同时兼顾节能和减排。
2014 Vol. 0 (8): 121-126 [摘要] ( 216 ) HTML (1 KB)  PDF (1016 KB)  ( 186 )
127 人类基因的可专利性之争——Myriad 案评析
苟大凯
Myriad案解决的重点问题是, 美国分子病理学协会等与Myriad公司之间有关人类基因的可专利性问题的争议。Myriad案中, 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基因技术的特点颇具针对性地对“发明”与“发现”做了区分, 并在审查人类基因的可专利性时灵活地运用了区分自然之物与人造之物的方法, 最终否定了分离DNA的可专利性, 肯定了cDNA的可专利性。Myriad 案成为美国生物技术发明专利保护史上又一具有里程碑式转折意义的判例。
2014 Vol. 0 (8): 127-131 [摘要] ( 224 ) HTML (1 KB)  PDF (963 KB)  ( 212 )
132 利用新媒体数据资源进行科普舆情的探索
胡熳华, 王翀, 韩显男
本文通过“科技列车青海行”微博科普宣传舆情的分析, 阐述了新媒体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进行科普工作的建议。并用层次分析法科学地确定了权数。
2014 Vol. 0 (8): 132-137 [摘要] ( 180 ) HTML (1 KB)  PDF (1068 KB)  ( 188 )
138 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本质
曾尔曼
以《资本论》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替代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主要变量(K, L), 构建了马克思生产力经济学的数理体系框架, 以得到的马克思生产函数Q、剩余价值生产函数M、成本函数Cv以及利润率函数p, 结合斯密-杨格的分工理论并运用新古典分析技术, 将技术进步的本质——劳动分工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劳动力产出弹性表征作为分工系数, 从而对技术进步率——索洛余值的经济学内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阐释。
2014 Vol. 0 (8): 138-141 [摘要] ( 232 ) HTML (1 KB)  PDF (694 KB)  ( 217 )
       人力资源管理
142 高校国家级专门科研机构编制核定办法研究
陈露君, 颜淑霞, 林晓棠
本文以高校国家级专门科研机构编制核定方法作为研究重点, 分析了科研经费、主要成果、学术影响、人才培养等影响专门科研机构编制核定的要素, 从基本研究人员、杰出人才、辅助人员编制数等几个角度考虑制定了具体核定方法, 为高校专门科研机构人员队伍建设提供思路。
2014 Vol. 0 (8): 142-148 [摘要] ( 199 ) HTML (1 KB)  PDF (1244 KB)  ( 173 )
149 雇佣关系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的两种并行机制比较
黄彦婷, 杨忠
本文提出雇佣关系影响员工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行为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机制:影响显性知识共享行为主要是通过社会交换的作用, 而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效应主要是通过组织心理所有权。在强调与员工进行社会交换的同时, 组织更应该培育员工形成一种积极的组织心理所有权。
2014 Vol. 0 (8): 149-153 [摘要] ( 191 ) HTML (1 KB)  PDF (852 KB)  ( 173 )
154 科研组织智力资本转化研究
张小红
本文对科研组织内各种智力资本类型进行了归类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智力资本转化的三个提升过程, 即人力资本转化为智力成果、智力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转化为智力资产, 并就三个转化过程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2014 Vol. 0 (8): 154-160 [摘要] ( 196 ) HTML (1 KB)  PDF (1161 KB)  ( 207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