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21年 第7期
刊出日期:2021-07-05

产业研究
国际研究
科研管理
企业研究
区域研究
科技投资
专题笔谈
卷首语
目录
 
 
       卷首语
0 繁荣科学是新时代的战略任务
郭铁成
2021 Vol. 2 (7): 0-0 [摘要] ( 18 ) HTML (1 KB)  PDF (646 KB)  ( 150 )
       目录
0 中英文目录
2021 Vol. 2 (7): 0-00 [摘要] ( 0 ) HTML (1 KB)  PDF (1989 KB)  ( 108 )
       专题笔谈
1 面向2035年推进技术创新风险治理现代化
潘建红
2021 Vol. 2 (7): 1-2 [摘要] ( 17 ) HTML (1 KB)  PDF (689 KB)  ( 239 )
3 科技创新引发人的社会交往异化及对策
万伟伟
2021 Vol. 2 (7): 3-4 [摘要] ( 17 ) HTML (1 KB)  PDF (480 KB)  ( 671 )
5 智能科技创新对文化领域的影响与治理
陶锋
2021 Vol. 2 (7): 5-7 [摘要] ( 17 ) HTML (1 KB)  PDF (514 KB)  ( 258 )
8 面向2035年科技创新对伦理道德的冲击与应对
周青鹏
2021 Vol. 2 (7): 8-9 [摘要] ( 13 ) HTML (1 KB)  PDF (499 KB)  ( 257 )
10 面向2035年人工智能赋能就业的影响与促进
杨利利
2021 Vol. 2 (7): 10-11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748 KB)  ( 272 )
12 新兴增强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规避对策
易显飞
2021 Vol. 2 (7): 12-14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682 KB)  ( 170 )
       科研管理
15 中国科研经费政策发展历程回顾及演变逻辑分析
罗珵, 杨骁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1949—2020年中国的8个中长期国家科技规划以及114个国家科研经费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从科研经费投入和管理两个维度进行回顾,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科研经费政策演变过程的逻辑。研究发现经济体制改革为科研经费改革确定了大方向,科技体制改革为科研经费改革提供了动力和依据,财政体制改革为科研经费改革提供了形式和框架;财政科研经费政策变迁的原则是提高效率与遵循规律,作用是引导激励与宏观调控。本研究结论有助于科研工作者了解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目标背景与演变逻辑,并为决策者制定新时期中国科研经费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2021 Vol. 2 (7): 15-28 [摘要] ( 20 ) HTML (1 KB)  PDF (2433 KB)  ( 727 )
29 新型研发机构的不同类型与发展分析
周君璧, 陈伟, 于磊, 胡贝贝, 马文静
新型研发机构是由多元主体联合构建、打通政产学研界限的独立法人研究机构,包括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服务机构三种类型。研究基于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调研数据,结合R-SWOT分析法比较不同性质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表现。结果表明:事业单位类新型研发机构适合围绕研发早期承担应用基础研发,企业类新型研发机构适合研发中后阶段的成果产业化与技术服务,社会服务机构类适合引入研发团队转化和创业孵化。基于研究结论可为新型研发机构的政策制定者和机构经营者提供参考。
2021 Vol. 2 (7): 29-36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1181 KB)  ( 1130 )
37 新冠疫情背景下应急研发的组织模式
马佳, 李天柱, 银路
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法,以中国23个应急研发组织为案例样本,探索新冠疫情背景下与时间赛跑的应急研发组织模式。结果表明,政府研发组织、医院、企业、大学、军队研发组织等不同来源的研发组织 (机构)在应急研发中遵循 “闭环接力”的组织模式,应用部门形成了研发接力传递中 “实践—理论—实践”的闭环接口;“新型举国体制”在应急研发组织中发挥了制度优势,为闭环接力组织模式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丰富了技术创新在应急情境下的相关研究,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提供了管理启示。
2021 Vol. 2 (7): 37-45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1032 KB)  ( 189 )
46 2015—2020年中国众创空间政策量化评价
卜令通, 许亚楠, 张嘉伟, 朱依婕
本文基于2015—2020年国务院、各部委及省市出台的76项众创空间政策,通过政策样本分析厘清众创空间政策发展脉络及现存问题,使用文本挖掘方法提取关键词频,在一级变量中加入递进且排他的效力级别指标,结合政策内容构建PMC指数模型,对两项国家层面、四项地方层面众创空间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1评价级别为完美水平,P2的PMC指数为4.25,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东部地区政策PMC指数得分显著高于西部地区,除了资源条件差异的影响外,西部地区政策本身存在不足与改进之处。
2021 Vol. 2 (7): 46-56 [摘要] ( 22 ) HTML (1 KB)  PDF (4135 KB)  ( 553 )
       产业研究
57 新型举国体制下大飞机产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方炜, 唐路路, 孙泽华, 邵婧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国家发展的创新体制,新型举国体制是攻克核心技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法宝。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选择需要核心技术支撑的大飞机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战略优势、市场优势和组织优势为核心出发点,基于扎根理论构建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模型,继而采用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关键因素的作用机理,最终完善有利于核心技术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新型举国体制下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助力。
2021 Vol. 2 (7): 57-65 [摘要] ( 25 ) HTML (1 KB)  PDF (948 KB)  ( 410 )
66 制造业服务化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技术创新和服务需求的中介效应分析
夏秋
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制造业服务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制造业服务化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和服务需求是中介渠道;②生产性服务化通过技术创新、服务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生活性服务化只产生服务需求效应,不能驱动技术创新;③7类不同生产性服务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程度和中介效应强度存在异质性;④发达国家服务化通过技术创新、服务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中国家服务化未产生技术创新效应;⑤金融危机前服务化通过技术创新与服务需求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危机后技术创新效应不再显著。
2021 Vol. 2 (7): 66-75 [摘要] ( 31 ) HTML (1 KB)  PDF (998 KB)  ( 287 )
76 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结构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李丫丫, 罗建强
本文利用1998—2017年世界工业机器人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与揭示世界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并对网络演化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国际贸易呈现出先期快速增长、后期平稳增长的趋势,贸易联系日趋紧密,区域内贸易的可达性和贸易效率不断提高;德国、日本始终处于世界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的中心地位;中国、韩国及荷兰是最突出的工业机器人贸易追赶国,尤其中国逐渐成为工业机器人贸易的重要 “桥梁”和 “枢纽”;技术距离是影响世界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演化最主要的因素,制造业发展距离、经济距离、共同语言与文化能促进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的发展,人口规模差异并未对工业机器人贸易产生显著影响,各因素对不同类别工业机器人贸易网络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
2021 Vol. 2 (7): 76-85 [摘要] ( 22 ) HTML (1 KB)  PDF (1313 KB)  ( 237 )
       区域研究
86 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孙学涛
新常态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取代经济增长成为中国经济的主题。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方面构建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基于2004—2018年中国281个城市的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各维度及其综合指标,同时采用SARAR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中开放维度和共享维度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贡献较大,并且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各维度均处于波动上升;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结构红利,即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U形关系;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中存在着动态均衡效应,即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会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和开放维度影响相对较大。通过对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各维度的测度以及产业结构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为推动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政策参考。
2021 Vol. 2 (7): 86-96 [摘要] ( 30 ) HTML (1 KB)  PDF (960 KB)  ( 857 )
97 自贸试验区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基于政府和企业投入的分析
曹翔, 李慎婷, 郭立萍
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首先评估自贸试验区对政府和企业在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然后考察自贸试验区通过哪些路径影响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结果发现:①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但未能有效刺激企业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②自贸试验区对政府在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仅在东部地区显著存在,而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③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政府研发投入从非自贸试验区省份向自贸试验区省份转移,未能促进政府研发投入从非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移;④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政府研发投入从非自贸试验区省份转向自贸试验区省份,但这一效应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
2021 Vol. 2 (7): 97-106 [摘要] ( 31 ) HTML (1 KB)  PDF (959 KB)  ( 541 )
107 “四链”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广东地区为例
陈雄辉, 陈铭聪, 孙熹寰, 罗崴, 吕春甜
国家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金融链、政策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政策链 (简称 “四链”)融合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区域经济理论,深入探究 “四链”融合发展机制,构建 “四链”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地级市 “四链”融合发展指数,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地级市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各地级市的 “四链”融合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珠三角地区处于 “四链”融合发展较高水平,其中广州 “四链”融合发展水平最高,深圳、东莞次之,惠州和肇庆最低;粤东西北地区 “四链”融合发展水平较低,但各地区差距不明显,总体发展水平较为一致。
2021 Vol. 2 (7): 107-114 [摘要] ( 33 ) HTML (1 KB)  PDF (1029 KB)  ( 394 )
       企业研究
115 企业科技向善:研究述评与展望
李欣融, 毛义君, 雷家骕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及实践对企业科技向善现象日益关注,但对其概念内涵和相关范畴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科技向善是指企业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主动开发和利用负责任的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在谋求人类社会福祉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创造与社会价值创造。本文在梳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科技向善的定义,初步厘清企业科技向善的特征与内涵,探究企业科技向善的理论基础,探讨企业科技向善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结果,进而梳理企业科技向善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有助于进一步梳理企业科技向善的知识脉络,深化相关研究。
2021 Vol. 2 (7): 115-124 [摘要] ( 37 ) HTML (1 KB)  PDF (1225 KB)  ( 252 )
125 转型导向的制造企业技术能力评价
张慧明, 赫连志巍, 孟庆洪, 赵芹沅, 藏佳杰
技术能力是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评价技术能力对企业转型决策意义重大。本文从制造企业转型特征、技术能力演化过程入手,分析制造企业转型与技术能力的构成因素及二者的关系,构建制造企业转型和技术能力匹配关系指标体系。选取39家样本企业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熵权法和数据包络法对技术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转型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出改进建议。
2021 Vol. 2 (7): 125-136 [摘要] ( 31 ) HTML (1 KB)  PDF (954 KB)  ( 150 )
137 “互联网+”对返乡创业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基于全国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
王轶, 王香媚, 冯科
本文基于2019年全国2139家返乡创业企业调查数据,研究 “互联网+”对返乡创业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网络采购、网络销售、网络招聘和网络培训质量对返乡创业企业经营业绩呈显著正向影响;从创业企业发展层次看,网络销售能显著提升生存型创业企业的经营业绩,网络招聘能显著提升发展型和价值型创业企业的经营业绩;从创业企业所在地区看,网络招聘和网络培训质量对中西部返乡创业企业的经营业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创业企业所在行业看,网络招聘能显著提升一二三产业返乡创业企业经营业绩,网络采购能显著提升第二产业创业企业的经营业绩。机制分析发现, “互联网+”提升返乡创业企业经营业绩的动力源于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创新精神、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程度、突发事件驱动等重要因素。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和完善返乡创业培训,提高网络培训质量,提升创业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激励企业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返乡创业企业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
2021 Vol. 2 (7): 137-147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957 KB)  ( 397 )
       科技投资
148 财政分权、政府偏好与企业创新
李恩极, 李群
针对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问题,文章在中国式分权框架下,通过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三层博弈,对财政分权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偏好,进而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解释。进一步地,利用2007—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城市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①财政分权会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偏好的形成,且收支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具有非对称影响。财政收入分权会使地方政府的投资性偏好下降,而在财政支出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会出现短期倾向,更偏好经济效益明显的短期投资。②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会抑制企业创新,且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有关联企业和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明显。③官员绩效考核指标的变化对分权影响地方政府偏好具有调节作用,官员绩效考核变革强化了财政收入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的抑制作用,弱化了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政府投资性偏好的促进作用。
2021 Vol. 2 (7): 148-157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964 KB)  ( 244 )
158 风险或稳定——科技金融发展的异质性分析
何剑, 郑智勇, 李峰, 张梦婷
科技金融发展是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在推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可能存在风险隐患。本文选用具备时变参数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98—2018年中国科技金融发展影响经济稳定的直接与间接渠道进行实证检验,并将科技金融发展历程中重要改革所造成的即期影响考虑进时变分析中。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科技金融发展影响经济稳定的直接传导渠道中,异质性时期影响差异明显。差异在于经济繁荣与危机爆发后期,科技金融对经济稳定起到正向作用,而危机时期则起到恶化影响;其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中介变量的间接传导渠道中,科技金融发展对风险的冲击在滞后期内产生异质性的效应变化,而风险对经济稳定的传导则呈现波动性恶化的特征,表明长效传导渠道存在阻碍;最后,通过对科技金融不同发展时点的观测发现,促进科技金融规模化发展相较于扩宽融资渠道 (新三板成立)和单纯依靠财政支持更能起到稳定经济、防范风险的作用。因此,科技金融在拓宽资本市场多重融资模式的同时,要防范企业可能性违约风险,疏通科技至经济的良性助力渠道。
2021 Vol. 2 (7): 158-168 [摘要] ( 15 ) HTML (1 KB)  PDF (1722 KB)  ( 461 )
       国际研究
169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专利合作特征与技术态势研究
高珺, 余翔
专利是技术发展的主要载体,中国与 “一带一路”国家专利合作能够促进各方技术创新,探索专利合作的演化以及技术态势,对于辅助识别中国与 “一带一路”国家技术合作机会有重要作用。本文以PATENTSCOPE数据库中 “一带一路”申请人国籍合作专利为数据源,基于共现网络分析方法,从宏观上构建 “一带一路”国家之间技术合作演化框架;中观上运用中国与 “一带一路”国家专利,识别主要合作国家、技术领域以及申请人;微观上通过对专利标题关键信息提取,对专利合作技术点进行微观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层面上2013—2018年 “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专利合作增长平缓,但合作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之间;中观层面上中国与 “一带一路”国家专利合作IPC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H04、A61等,主要合作对象是韩国、新加坡等,合作申请人结果显示除了华为公司以外中国本土企业参与较少;微观层面上合作技术主要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编码以及化合物构造等,不同技术发展态势呈现分化或融合趋势。
2021 Vol. 2 (7): 169-178 [摘要] ( 18 ) HTML (1 KB)  PDF (6050 KB)  ( 230 )
179 军事科技的国际转移与管制分析——来自军火贸易网络的证据
张煜
本文采用2018年16国截面数据,使用软件Ucinet 6,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军火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并通过二次指派程序 (QAP)分析法实证考察军火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为分析国际军事科技转移与技术管制提供经验证据支撑。研究发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主导全球军火贸易网络;在尖端军事科技领域,中俄均遭受严重的西方军事技术出口管制;军火贸易主要受经济规模和政治关系显著正向影响,尤以经济规模影响为最。据此提出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增进政治互信、改善军贸关系,加强中俄背靠背的军事科技合作,努力发展本国经济,以贸易上的经济互惠关系消除各国政治分歧等建议。
2021 Vol. 2 (7): 179-188 [摘要] ( 20 ) HTML (1 KB)  PDF (2220 KB)  ( 291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