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8年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8-11-05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国际研究
人才研究
研究与探讨
科技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
中英文目录
科技投资
卷首语
 
 
       卷首语
0 拓展上合组织发展路径促进国际产能合作
本刊编辑部
2018 Vol. 0 (11): 0- [摘要] ( 0 ) HTML (1 KB)  PDF (929 KB)  ( 67 )
       中英文目录
0 中英文目录
2018 Vol. 0 (11): 0-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1771 KB)  ( 86 )
       科技管理
1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大科学工程的历史与管理模式探究
张志会, 马连轶
本文以科技史研究方法为基点,对“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这一大科学工程的发展和管理实践进行长时间大跨度的案例深描,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墨子号”大科学工程独特的管理模式,包括“首席科学家+工程两总”的管理组织,以及分布式天地大系统的集群式创新等,还独创性地提出大科学工程共同体的概念,阐释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有效融合对降低工程风险的作用。最后,就“墨子号”所折射出的大科学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以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2018 Vol. 0 (11): 1-8 [摘要] ( 41 ) HTML (1 KB)  PDF (6492 KB)  ( 275 )
9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热点领域与研究群体——基于九种科学学类期刊的科学计量研究
姜春林, 王晓萍
通过对中国科学学领域九种核心期刊的科学计量分析,揭示了2012—2016年科学学研究领域的特点和趋向,分析了新时期科学学研究中的主要研究热点、高产作者及其研究方向、高产机构等。从研究主题来看,近年来科学学领域的研究多围绕“创新”展开,研究方向保持稳定,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反映时代特点的新主题,如“创新驱动”“大数据”“协同创新”等;从研究主体来看,科学学领域的高产作者多以创新研究为主要方向,且倾向于师生合作,合作者较多;从研究机构来看,理工类和综合性高校发文占优,且经济管理学院与商学院是主要的发文机构。
2018 Vol. 0 (11): 9-17 [摘要] ( 30 ) HTML (1 KB)  PDF (7778 KB)  ( 180 )
18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法律体系的变革
赵鹏
数字经济的发展意味着通过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来推动经济社会的转型,这在诸多方面给法律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变革任务。对此,法律体系应当因应技术和经济活动的变化而适时调整,确保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产生个人权利保护的真空,并为产业发展营造确定、可预期的法律环境。同时,为了确保法律变革契合技术和经济现实,法律体系的变革应当遵循包容审慎规制,注重原则引导、避免僵化,重视激励社会共治等原则。在具体路径上,可以考虑建立对法律体系定期评估制度,采取有效制度防止单一部门利益对立法活动的过度影响,并推动政府监管体系的变革。
2018 Vol. 0 (11): 18-25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6574 KB)  ( 160 )
       创新研究
26 科创中心与金融中心互动典型模式研究
吴滨, 李平, 朱光
科创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良性互动,可以极大增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科技创新和金融的角度,对一些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进行研究,梳理了4种科创中心与金融中心互动的典型模式,分别为面向科技创新的金融创新模式、将金融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模式、利用闲置资源推动科技创新模式、科创中心和金融中心融合发展模式。针对每一种模式给出相应范例城市,总结其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和成功因素。最后,本文分析了这些典型模式的共性,及其对我国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相关启示。
2018 Vol. 0 (11): 26-34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6838 KB)  ( 154 )
35 结构平衡目标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科技资源配置模型
王宏起, 刘梦, 李玥, 杨仲基
基于结构平衡理论,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核心创新层、辅助创新层以及支撑创新层之间的结构平衡为目标,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模型,运用MATLAB R2014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验证。通过求解模型得出三个创新层结构平衡目标下的最优科技资源配置结果,研究发现充分利用科技资源,避免科技资源闲置,有利于促进三个创新层之间的科技资源流动、有效整合以及优势互补,以实现其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平衡,提高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效率,旨在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提供方法支持与决策参考。
2018 Vol. 0 (11): 35-43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6787 KB)  ( 242 )
       产业研究
44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及发展动向
孙国民, 陈东
本文从全新视角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五要素,具体论及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条件,并型构了“四环”层级相互联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动态演化模型,对不同生命周期下新兴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优势、劣势、典型轨迹、政策干预五个维度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发展实践进一步提出了集群发展的四个新动向,对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8 Vol. 0 (11): 44-52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6280 KB)  ( 233 )
53 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与决策支持
虞铭明, 张迺英, 李月娥
随着数据的可获得,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的价值逐渐显现,然而对之如何分析、分析的关键技术与决策支持成了主要问题。本文先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4V特征入手,分析了要面对的具体挑战,然后对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的技术过程和新技术进行阐述,提出采用分布式数据系统和搭建Hadoop平台等的方法来应对挑战;还讨论了在医疗健康领域如何获得三种技术分析即描述分析、预测分析、规范分析。最后,文章评述了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为精准医疗和预防的决策提供支持、为精准的公共卫生及医疗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2018 Vol. 0 (11): 53-62 [摘要] ( 39 ) HTML (1 KB)  PDF (7821 KB)  ( 223 )
63 “互联网+”能否促进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
李廉水, 杨洁, 石喜爱
本文基于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影响。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空间关联效应,空间集聚结果显示其关联程度减弱而高值集聚范围呈现扩大的趋势。进一步的空间计量结果表明,在控制产业结构、资本投入、地方壁垒、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规制等变量的情况下,“互联网+”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具有促进作用。
2018 Vol. 0 (11): 63-70 [摘要] ( 30 ) HTML (1 KB)  PDF (5688 KB)  ( 239 )
71 科技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路径
杨慧力, 汪金月, 李静
科技服务业作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运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和信息向企业提供智力服务,可以通过专业化分工降低制造业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提升制造业的效率。然而,这种提升作用并不是直接的,可能通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业集聚和人力资本水平等条件来实现。为了明确科技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路径,本文基于东部地区11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科技服务业集聚的中介效应较大,人力资本水平的中介效应较小。据此提出建立产学研+中介联盟,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引导科技服务业按照城市群形成空间集聚,建设一站式科技服务园区,培养自主创新人才,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
2018 Vol. 0 (11): 71-76 [摘要] ( 49 ) HTML (1 KB)  PDF (4712 KB)  ( 283 )
       知识产权管理
77 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研究——兼论中国专利法中的国家所有权
肖尤丹
事业单位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导致的处置权虚置,当前被视为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制度问题。长期缺乏权利主义的专利法实践,导致以发明国有化为前提的发明奖励制度成为社会认知职务发明制度的惯性逻辑。实际上,2000年专利法改革已经从立法上完全否定了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但是,科研市场化和公共科研体系的并存,使得职务发明制度适用及其改革仍然难以回避公有制框架下国家所有权与专利权的内在冲突。
2018 Vol. 0 (11): 77-85 [摘要] ( 28 ) HTML (1 KB)  PDF (6503 KB)  ( 196 )
86 共享经济视角下的专利开放许可实践及制度价值
陈琼娣
由于专利权的垄断性,技术的共享一直难以获得突破。分析共享经济与开源项目的主要模式发现,技术共享的缺失不仅阻碍创新成果的转移和实施,也给现有共享项目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从物品共享、软件开源一路发展形成的专利开放许可实践,无疑是对技术共享最有力的回应。专利开放许可通过网络平台将特定领域的专利技术集中在一起,科研人员能更容易地获取技术信息,技术的转移与实施也更为便捷,这一实践在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与绿色技术领域已经得到一定发展。尽管实践的效果尚难评价,但从其制度价值看,专利开放许可不仅能促进新技术的转移和实施,也是对自上而下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的突破,同时还能为企业提供新的盈利模式。
2018 Vol. 0 (11): 86-93 [摘要] ( 37 ) HTML (1 KB)  PDF (6207 KB)  ( 166 )
       科技投资
94 中国普惠金融创新能否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
梁榜, 张建华
基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和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从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角度,考察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表现出明显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即中小企业面临显著的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显著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均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缓解作用;相较于国有中小企业,普惠金融创新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立足普惠金融创新这一全新视角,为更好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政策启示。
2018 Vol. 0 (11): 94-105 [摘要] ( 34 ) HTML (1 KB)  PDF (7538 KB)  ( 162 )
106 融资约束、加计扣除优惠强度与研发投入实证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
宋清, 魏雪
融资约束、加计扣除是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13—2016年创业板141家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为依据,结合中国经济区域的分类,利用回归分析分别对总样本和分区域样本进行实证研究,阐述融资约束、加计扣除优惠强度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反映融资约束的内源融资能力、债务融资能力与研发投入正相关,反映融资约束的股权融资能力与研发投入负相关;第二,加计扣除优惠强度和研发投入正相关;第三,分区域样本的融资能力和加计扣除优惠强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不尽相同,东部地区样本与总样本分析结果一致,中部、西部地区样本在债务融资能力、加计扣除优惠强度方面与总样本一致,但在内源融资能力、股权融资能力方面没有呈现显著相关性。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建议。
2018 Vol. 0 (11): 106-115 [摘要] ( 30 ) HTML (1 KB)  PDF (6123 KB)  ( 216 )
116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金融创新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颜卉, 于梦晓, 姜道奎, 尹学锋
金融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风险监管问题,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的监管成为金融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关于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仍缺少系统性的分析,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也并不明晰。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法,从宏观、微观角度分析了影响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的10个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建立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布尔计算,对模型进一步分析,找出影响金融创新产品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因素;并通过余额宝的实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2018 Vol. 0 (11): 116-124 [摘要] ( 20 ) HTML (1 KB)  PDF (7693 KB)  ( 154 )
       人才研究
125 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基于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吴芸, 赵延东
科技工作者肩负着运用自身专业优势和知识专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社会责任,其政治参与行为值得深入研究。对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工作者中约二成通过政策咨询行为参与政治,而参与政府建议、新闻建议和上访等活动者的比例均不足10%。社会制度、组织环境和个体资源等层次的因素都对科技工作者政治参与行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促进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参与,应进一步畅通参政渠道、拓宽参与范围、加强政府与科技界交流。
2018 Vol. 0 (11): 125-132 [摘要] ( 23 ) HTML (1 KB)  PDF (5531 KB)  ( 161 )
133 基于生态进化的科研人才生命周期仿真研究
陈力凡
本文借鉴生命周期理论的生态进化规律,将科研人才成长过程看成是不同科研人才从各自的角度开展研究,提升创新能力的动态竞争过程,构建了科研人才成长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科研人才成长的最终稳定状态只与科研影响力相关,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与科研生产力、初始团队相关。并提出了通过优化考核体系、搭建成长平台、注重引育青年人才等方式促进科研人才成长。
2018 Vol. 0 (11): 133-140 [摘要] ( 28 ) HTML (1 KB)  PDF (5041 KB)  ( 156 )
141 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识别及团队构建
杨锴, 赵希男
为了实现快速发展而短期内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往往效果不佳,当前研究对此现象缺乏有效解释。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从个体角度出发,运用凯利方格访谈技术识别出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要素;其次根据竞优思想,构建个体优势判别模型、群体聚类模型和团队成员选择方法。研究发现,在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基础上,群体优势模式和个体之间的互补优势可弥补创新团队成员之间的不足。在个体方面,个体优势差异带来彼此之间的异质性,判别出在大一统指标下的个体优势,从而提升个人创新能力;在群体层面,个体优势差异带来不同的创新能力聚类,突出模式中优势的发挥,有利于识别出创新群体;在团队层面,个体优势差异构成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创新能力匹配,创新团队的能力优势协同发展。
2018 Vol. 0 (11): 141-150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6598 KB)  ( 347 )
       研究与探讨
151 基于政策过程的智库影响力作用机制研究
王桂侠, 万劲波
智库的目标是影响政策过程和引领公众舆论,最终服务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其实质是“基于政策过程对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产生知识扩散效果”。文章以政策过程理论为指导,在剖析智库功能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智库参与政策过程的影响力模型;在政策过程分析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议题提出、形成建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五个政策阶段,建立了智库参与不同政策过程的影响力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智库影响力作用机制。
2018 Vol. 0 (11): 151-157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5645 KB)  ( 205 )
158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时空演变
谷缙, 程钰, 任建兰
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与科技创新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投影寻踪模型、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06—2015年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创新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①二者水平均呈上升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逐步落后于科技创新能力;②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协调度由低中度协调向高度协调转变,耦合度空间格局演变与协调度空间格局演变趋势相似,高值区域由东部沿海向长江中下游流域扩散,低值区域集中在西部边疆地区;③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波动性,二者水平越低支撑其协调发展的稳定性越差。
2018 Vol. 0 (11): 158-167 [摘要] ( 45 ) HTML (1 KB)  PDF (7793 KB)  ( 200 )
       国际研究
168 中日知识产权战略对比研究——战略主题、战略目标和政策工具
林德明, 王宇开, 丁堃
以中国和日本两国2002—2017年颁布的知识产权战略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文本计量分析方法,从知识产权战略的主题、目标和政策工具对中日的知识产权战略展开深入全面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日本的知识产权战略更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时代特征,其战略目标侧重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引领世界知识产权发展,并积极利用新型技术完善知识产权体系;而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具备鲜明的中国特色,以政府战略指导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风向标,并将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分解,形成引领型、特色型、支撑型的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强县规划。中日两国在政策工具的运用上具备一定的差异性,日本倾向于政府协助作用,支撑内容产业,推进国际标准化战略,中国更倾向于政府战略指导作用,更好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实施和保障作用。
2018 Vol. 0 (11): 168-177 [摘要] ( 28 ) HTML (1 KB)  PDF (9142 KB)  ( 140 )
178 美国贸易打击清单内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基于2008—2017年26家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分析
李晓梅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计划,特别把“航空航天、新兴原材料、信息和通信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征收关税的行业,一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被列上了美国贸易打击清单。为了探究被列入美国贸易打击“清单”里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样本企业近10年投入产出效率的变化,本文采用规模报酬可变的数据包络模型测算了2008—2017年26家样本上市公司的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纯技术和规模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近10年投入产出效率发展不均衡,仅有部分企业达到了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最优水平状态,大部分样本企业要么是纯技术无效率,要么是规模无效率,从而最终导致投入产出效率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本文针对实证研究结果,从创新驱动、技术联盟和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2018 Vol. 0 (11): 178-188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7365 KB)  ( 190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