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24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05

产业研究
国际研究
企业研究
人才研究
研究与探讨
科技管理研究
数字经济研究
卷首语
目录
 
 
       卷首语
0 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的系统集成
陈强
2024 Vol. 5 (8): 0-0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746 KB)  ( 56 )
       目录
0 中英文目录
2024 Vol. 5 (8): 0-00 [摘要] ( 1 ) HTML (1 KB)  PDF (945 KB)  ( 5 )
       科技管理研究
1 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的基础研究治理系统演化分析——基于多案例的比较研究
刘伟, 范旭
本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W市L、M、K三家光纤企业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探索基础研究治理系统适应中美科技竞争的行为,刻画其演化的内部机制。研究发现:治理主体受中美科技竞争的影响,根据其所处的现实国情和其他适应主体关系,凝聚价值共识,相应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推动主体间形成新的多层级互动的治理结构形态,并产生治理合力,最终使得治理系统在协同调整中达到比较“适应”的状态。
2024 Vol. 5 (8): 1-12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1971 KB)  ( 62 )
13 团队合作如何影响技术转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转移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李萍, 方卫华
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研究语境,以“契约明确性-合作参与度-技术转移能力-技术转移绩效”为理论模型,探讨项目团队应如何合作才有助于高技术转移绩效的产生,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使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资源依赖性、合作嵌入度、社会认可需求情境对模型各路径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契约明确性是技术转移绩效的前因变量,技术转移能力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力最强,合作参与度在契约明确性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过程中起传导作用。在不同情境中,契约明确性对技术转移绩效的各影响路径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可为政府有效管理科技项目以及首席科学家管理团队工作、促进技术转移提供参考。
2024 Vol. 5 (8): 13-22 [摘要] ( 5 ) HTML (1 KB)  PDF (1169 KB)  ( 33 )
       产业研究
23 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宋宪萍, 于文卿
数字技术已成为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经济利益的重要议题。数字技术分别在价值网络、生态网络、技术网络和个性网络实现制造业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和服务链的高端攀升,但数字技术能否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率悖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最终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引擎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UIBE GVC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促进作用均显著,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提升的正向效应最强。面对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瓶颈,要从政府引领、产业创新和企业协同等方面共同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2024 Vol. 5 (8): 23-32 [摘要] ( 4 ) HTML (1 KB)  PDF (1100 KB)  ( 63 )
33 知识惯性视角下跨界搜索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研究
曹勇, 东志纯, 陈炳轩, 刘梦浛
如何提高新产品开发(NPD)成功率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虽然已有研究认可跨界搜索带来的外部异质性知识对NPD绩效有益,但鲜有研究从知识惯性视角来深入讨论二者关系。基于华中地区制造企业大样本问卷数据,本研究实证检验跨界搜索对NPD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阐释知识惯性的中介作用与组织忘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跨界搜索(前瞻性跨界搜索、追随性跨界搜索)对NPD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学习惯性在前瞻性跨界搜索与NPD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经验惯性在追随性跨界搜索与NPD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忘却不仅负向调节学习惯性与NPD绩效之间的关系,还负向调节学习惯性在前瞻性跨界搜索与NPD绩效间的中介作用,但并未调节经验惯性与NPD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在理论上深化知识惯性视角下跨界搜索与NPD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也为管理者在实践中优化跨界搜索策略,提高NPD成功率提供有益启示。
2024 Vol. 5 (8): 33-42 [摘要] ( 4 ) HTML (1 KB)  PDF (1137 KB)  ( 24 )
43 自由贸易协定深化网络地位与数字贸易发展:影响、挑战与中国应对
赵文霞
本文基于DESTA数据库的贸易协定数据,实证检验自由贸易协定深化网络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协定深化网络地位对数字贸易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异质性方面,“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受到自由贸易协定深化网络地位的促进作用最大,“保险和养老金服务”受到的促进作用最小。中国在数字贸易发展中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对自由贸易协定深化网络地位较高的经济体较为依赖,细分产品来看,中国的“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费用”等数字服务进口多来自自由贸易协定深化网络地位较高的国家,且网络地位越高,中国进口自这些经济体的电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越多。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背景下,如何促进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2024 Vol. 5 (8): 43-53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1734 KB)  ( 32 )
       数字经济研究
54 中国参与全球数据治理的机遇、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梁宇
随着数据跨境流动日趋频繁,数据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为了顺应数据全球化潮流,充分激活数据要素的潜能,推进数据要素安全而自由的跨境流动,加强全球数据治理尤为重要和必要。本文基于中国参与全球数据治理的现实机遇,以及所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风险挑战,探究中国参与全球数据治理的实践路径,旨在为推进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的“中国方案”提供参考。
2024 Vol. 5 (8): 54-63 [摘要] ( 4 ) HTML (1 KB)  PDF (1151 KB)  ( 402 )
64 数据跨境流通的三重安全挑战及其法律规制——基于数据流通理论的分析
陈彦宇, 张瀚文
在数据流通理论中,数据流通是推动数据价值实现的前提。从当前的数据跨境流通现状来看,在事实层面上,全球范围内的数据跨境使用需求不断增长,相应的数据跨境流通交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在规范层面上,数据跨境流通国际治理规则的话语权博弈明显,各国或主权地区都极力主导数据跨境流通的国际规则制定。中国数据跨境流通法律规制应注重三个方面的安全挑战,即流通前环节的数据评估隐私安全、流通中环节的数据主权安全、流通后环节的数据存储安全。为了破解数据跨境流通带来的三重安全挑战,在流通前环节应围绕数据用益权体系明确数据权属;在流通中环节应完善国内数据跨境法律体系,突破国际规则“长臂管辖”;在流通后环节应构建全场景数据安全保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
2024 Vol. 5 (8): 64-73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1070 KB)  ( 25 )
74 数据要素产权界定层次论——法理基础、规范设计与机制保障
申文君
数据要素市场良好发展的基础是数据要素权属清晰化、层次明确化。数据要素的经济价值、数据要素所承载的不同主体权利,以及数据要素对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公共价值,构成数据要素产权界定的法理基础。基于数据要素来源、生成和交易各环节的主体利益,层次化的数据要素产权包括数据生产者的财产性和非财产性权利、数据处理者的有限产权,出于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还应当对数据要素产权进行安全审查、使用控制等措施。完善数据要素产权的机制保障,一是应当以试点先行的方式建立数据产权登记制度,确认产权归属;二是应当区分交易主体和数据利益属性,构建类型化的数据交易机制;三是在积极参与国际数据交易规则制定的同时,推进多元化的、中国特色的数据交易争议解决机制建设。
2024 Vol. 5 (8): 74-82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1695 KB)  ( 236 )
83 数据立法核心问题的类型化展开
李森
数据立法是数据基础制度的重要组成,其核心问题应根据不同权属主体类型展开探讨。数据与信息在个人领域具有相同法律涵义,因此,个人信息立法同样适用于个人数据保护,但个人数据的财产属性尚不具备法律保护价值;在个人数据形成企业数据过程中,数据企业应通过适当措施充分且始终保障其安全性,企业数据财产权是一种相对权,这种相对性表现在数据产品交易前端和后端;公共数据工作重心在于制度建设,开放共享是公共数据产品基本属性,探索有偿使用制度将对其高质量发展起到直接促进作用。
2024 Vol. 5 (8): 83-93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1105 KB)  ( 31 )
       企业研究
94 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竞争性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
王伟光, 关一伊
本文选取2015—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创新投入视角实证检验战略性技术创新和竞争性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企业财务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战略性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U形影响;竞争性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倒U形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产权能够削弱这两种影响效应,且市场竞争强度能够影响这两种非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2024 Vol. 5 (8): 94-103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1071 KB)  ( 47 )
104 数字金融、创新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产出
余芬, 徐雨森, 樊霞
基于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金融能否促进企业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并有效转化成实际创新产出。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积极影响,对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影响更为显著。从资源配置视角检验其内在机制发现,数字金融提升了高效率企业的创新投入,且这一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中尤为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金融显著降低了企业间创新投入分布的离散程度,使企业间创新资源配置得以优化。以上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增强对高效率企业的金融支持,部分缓解传统金融对高效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所有权歧视和规模歧视问题,通过引导其创新投入增加进而实现企业创新产出的整体提升。本文拓展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微观影响研究,为提升资源利用率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质增效”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借鉴。
2024 Vol. 5 (8): 104-113 [摘要] ( 5 ) HTML (1 KB)  PDF (1091 KB)  ( 16 )
114 校企战略科技力量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空间计量视角
张煜, 谢其军, 岳晓旭
本文立足企业,提出两项理论假设,引入空间效应,对科技领军企业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创新竞争与合作问题加以探讨,既研究了创新溢出效应下产学创新合作的形成,也探讨了利益冲突下产学创新竞争的实际状况。首先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邻近地区科技领军企业之间的创新竞合行为进行初步探索,然后建立空间面板模型,采用2009—2020年的面板数据,对校企战略科技力量之间的创新竞争与合作问题加以实证研究,并综合探讨和比较本地与邻近地区产学之间的创新竞合行为。研究发现:本地科技领军企业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间存在显著的利益冲突和创新竞争,相邻区域产学之间存在正的创新外溢影响。科技领军企业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之间的创新竞争居主导地位。研究认为,科技领军企业应主要选择邻近省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开展创新合作,应采取多种举措加强校企战略科技力量之间的创新合作力度。
2024 Vol. 5 (8): 114-123 [摘要] ( 5 ) HTML (1 KB)  PDF (1229 KB)  ( 42 )
       人才研究
124 基于五大城市群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韧性监测与预警研究
刘伯良, 刘小芳, 王磊, 张向前
本文基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五大城市群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韧性演化过程,识别包括多样性、网络性、进化性、流动性、缓冲性等韧性特征,建立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预警体系。实证分析2018—2021年中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五大城市群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①就时间推移而言,各城市群韧性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缓冲性维度值也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表明各城市群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强;②就空间分布而言,各城市群韧性值差异波动较大,表明城市群之间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体系,加强人才和教育培养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韧性监测与预警体系。
2024 Vol. 5 (8): 124-136 [摘要] ( 5 ) HTML (1 KB)  PDF (1428 KB)  ( 75 )
137 何为他者眼中的“世界人才中心”——基于精英大学外籍教师需求的人才环境体系构建
李函颖, 李靓, 邱勇
精英大学外籍教师是各国政策目标的重要人才类型,基于这一群体需求构建的人才环境体系对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具有指导价值。德尔菲法调查结果显示,外籍教师对人才环境的关注次序依次为“个体发展环境”“院校系统环境”“关系环境”以及“社会系统环境”。结合我国国情,“世界人才中心”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优先建设“个体发展环境”,兼顾社会融入与经济发展领域;②继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正式规则的建设与执行;③重视信息场的开放化博弈,关注国际传播方式与能力升级;④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力量,加强顶层设计与推动协调;⑤用好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广义国际化建设。
2024 Vol. 5 (8): 137-147 [摘要] ( 5 ) HTML (1 KB)  PDF (1304 KB)  ( 46 )
       研究与探讨
148 科技智库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范式——基于系统性文献分析
李明, 侯甜甜
随着中国科技智库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与反思,以为后续更加科学和全面地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构建科技智库研究的2W1H分析框架,分别从科技智库研究基础理论、科技智库研究方法以及科技智库研究范式3个维度对2010—2022年中国科技智库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科技智库研究发展较为迅速,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其展开探究,相关研究已逐步由浅入深,由萌芽阶段向纵深阶段发展;②科技智库研究仍存在基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方法相对贫乏且呈割裂状态,研究范式重构与创新不足等问题;③推动理论上的批判与建构,方法上的拓展与改进,范式上的丰富与创新是科技智库研究的未来路向。本研究从理论、方法与范式层面实现了对科技智库研究的系统分析与再发现,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4 Vol. 5 (8): 148-157 [摘要] ( 7 ) HTML (1 KB)  PDF (1866 KB)  ( 708 )
158 元治理视阈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建构
吴丰, 唐月, 林超然
基于元治理视阈分析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韧性,有助于拓展和完善科技创新治理的研究视野和理论体系,亦可为检视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新的视角。鉴于当前学界关于该论题的探索尚处在起步阶段,重点围绕元治理视阈下我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建构展开分析。首先,结合系统经济学相关观点,从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目标和治理工具4个方面梳理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而,通过分析元治理的运行逻辑,从理论、实践和历史经验3个维度论述元治理之于我国科技创新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性。最后,从社会生态韧性的概念出发,通过解析元治理视阈下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主要面向,构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的概念模型。后续研究从科技创新治理体系韧性发展机理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治理体系的要素和结构对韧性的影响。
2024 Vol. 5 (8): 158-168 [摘要] ( 6 ) HTML (1 KB)  PDF (2404 KB)  ( 20 )
       国际研究
169 美国联邦机构技术转移管理和运行机制研究
黄宁燕, 张丽娟
美国联邦机构技术转移为美国长期保持科技创新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分别从法律支撑、政府协调机制和联邦部门技术转移年报三个角度,获得对美国联邦技术转移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认知。通过对联邦技术转移趋势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传统的技术转移方式在推动新技术商业化方面显现出不适应,近年来美国联邦技术转移组织方式已悄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文章简要阐述了这些变化的原因,并提出对推进中国公共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改革工作的启示。
2024 Vol. 5 (8): 169-178 [摘要] ( 3 ) HTML (1 KB)  PDF (1243 KB)  ( 51 )
179 英国科技伦理监管体系研究与启示
宋应登, 霍竹, 邓益志
英国是科技创新强国,向来重视科技伦理的合理有效监管,已建立涉及多个领域的科技伦理监管体系。通过研究英国科技伦理监管法规政策制度和实验动物、卫生健康、转基因与生态环境、数据、人工智能以及财政资助计划项目等领域的伦理监管体制机制,分析总结英国科技伦理监管体系的经验及特点,本文认为英国内政部负责的实验动物管理体制、独特的卫生健康伦理监管系统、重视财政资助计划项目伦理监管以及有效的信息化平台支撑是英国科技伦理监管体系的特色,对中国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就此提出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相关启示及建议,为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提供借鉴。
2024 Vol. 5 (8): 179-188 [摘要] ( 5 ) HTML (1 KB)  PDF (2497 KB)  ( 48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