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8年 第8期
刊出日期:2018-08-05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国际研究
企业研究
研究与探讨
科技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
中英文目录
专题笔谈
卷首语
 
 
       卷首语
0 知识产权保护与共享
本刊编辑部
2018 Vol. 0 (8): 0- [摘要] ( 12 ) HTML (1 KB)  PDF (992 KB)  ( 135 )
       中英文目录
0 中英文目录
2018 Vol. 0 (8): 0- [摘要] ( 0 ) HTML (1 KB)  PDF (2220 KB)  ( 67 )
       专题笔谈
1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2018 Vol. 0 (8): 1-7 [摘要] ( 23 ) HTML (1 KB)  PDF (5555 KB)  ( 188 )
       科技管理
8 科技政策研究中的社会调查方法:定位、功能与应用
卢阳旭, 赵延东, 李睿婕
社会调查方法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循证决策的重要方法支撑。社会调查方法在科技政策方法体系中比较接近于以一手数据支持普遍性政策分析的方法定位,本研究详细讨论了该方法在科技政策过程各环节中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社会调查方法既有全面、准确、科学、可信的优势,也存在因果机制解释不力、成本较高等局限,在科技政策研究中应用时应对此有所注意。
2018 Vol. 0 (8): 8-15 [摘要] ( 25 ) HTML (1 KB)  PDF (5910 KB)  ( 185 )
16 政府科研机构的法律地位及其不足
肖尤丹, 刘海波, 肖冰
政府科研机构的法律地位本质上是国家公共科研体系的法律化,是完善科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法治化的基础条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政府科研机构的法律地位始终未能获得立法系统的正式确认。泛化的从民事法律主体角度将其定性为事业单位,使得政府科研机构的科研属性和战略职能难以体现。单纯以组织功能将其定性为“科学研究机构”,使得国家设立的性质严重淡化,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专门配套法律而难以保障其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属性。因此,无论是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都应当尽快通过制度建设形式明确政府科研机构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法律地位,完善政府与机构之间组织管理的法律授权、健全机构治理机制的法律框架。
2018 Vol. 0 (8): 16-24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7230 KB)  ( 149 )
25 大众创新创业政策发展评估——基于政策工具、创新创业周期、政策层级
王苗苗, 李华, 王方
本文基于基本政策工具、创新创业周期和政策层级三个维度构建了大众创新创业政策评估框架,以全国人大、国务院以及工信部、人社部、农业部等部委发布的61份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通过收集、编码、统计等程序对政策进行了定量化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供给面政策工具使用中,政府在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方面的支持力度薄弱,很多行之有效的需求面政策工具如政府采购、服务外包等没有被采用;衰退期企业仅使用人才培养、法规管制、策略性措施这三个政策工具,尚未发挥需求面政策工具的拉动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是联合发文的主要部门,但协同颁布的政策力度低,实施期限短。
2018 Vol. 0 (8): 25-33 [摘要] ( 24 ) HTML (1 KB)  PDF (5747 KB)  ( 165 )
       创新研究
34 产业创新速度的作用机制及要素投入效应
俞立平, 宋夏云, 储望煜
本文界定了产业创新速度,认为其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直接机制包括驱动机制和拉动机制。产业创新速度的间接作用机制包括资源带动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创新速度对创新成果具有显著贡献,其弹性系数为正;产业创新速度存在研发经费门槛和研发人员门槛,当研发经费或研发人员投入中等时,创新速度的弹性较低;研发人员的绩效有待提高。
2018 Vol. 0 (8): 34-41 [摘要] ( 30 ) HTML (1 KB)  PDF (5720 KB)  ( 199 )
42 高研发强度企业一定有更多的探索性创新吗?
周霞, 张骁, 李梓涵昕
探索性创新能够基于现有知识基础产生更加明显的变化,并促进企业发现新机遇,其重要性日趋增长。以中国A股上市企业201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对企业研发强度与探索性创新的关系以及技术机会和财务冗余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实证表明:总体而言高研发强度的企业往往探索性创新更少;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显著的调节效应,调节变量能够促进研发强度对探索性创新的激发作用。两种调节变量之间存在补充作用,能够积极缓解低水平技术机会或财务冗余对于研发强度与企业探索性创新之间关系的阻碍程度。
2018 Vol. 0 (8): 42-48 [摘要] ( 24 ) HTML (1 KB)  PDF (4898 KB)  ( 135 )
49 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比较
李燕萍, 李洋
本文基于省域2015年、2016年数据,利用空间计量和逐步回归方法对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区位布局和集聚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差异。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的集聚效应显著,众创空间的空间相关性尚不明显;科技企业孵化器倾向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创业投资较为活跃的地区,众创空间发展初期受政府支持的影响较为显著,随着发展,政府干预力量逐渐降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供给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抢抓众创空间发展机会、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和有针对性构建发展支持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集聚化的对策建议。
2018 Vol. 0 (8): 49-57 [摘要] ( 27 ) HTML (1 KB)  PDF (7044 KB)  ( 164 )
       产业研究
58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制造业生产分工、价值增值获取能力与空间分异
乔小勇, 王耕, 朱相宇, 刘海阳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参与度、长度和地位指数,运用投入产出及贸易统计数据,对选取国家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的空间分布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4年中国货物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逐年增加,国外增加值比重逐年减少,且受金融危机影响明显;观测期内,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参与度指数较低,长度指数较高,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2014年制造业存在较为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和较强的空间依赖性,且细分行业存在空间分异现象。
2018 Vol. 0 (8): 58-65 [摘要] ( 21 ) HTML (1 KB)  PDF (5624 KB)  ( 209 )
66 技术创新三阶段中制度变迁的冲击效应——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
刘树林, 韩渭, 吴浩强
本文从制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采用VAR模型研究技术创新三阶段中制度变迁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冲击效应,且冲击在一定时期后趋于稳定。技术创新三阶段创新效率在制度冲击的作用下具有不同的特征,制度变迁主要在技术开发阶段及技术转化阶段发挥作用,促进创新效率的提升,且首先直接影响技术开发阶段,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制度也会对创新效率产生不同的冲击效应。高技术产业若要走出目前的创新效率低位徘徊困境,需要在制度改革过程中重视对技术开发效率带来的冲击效应。坚持稳健规范的制度变迁过程,继续深化市场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及制度规范力度,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研发补贴及税收减免政策。
2018 Vol. 0 (8): 66-75 [摘要] ( 24 ) HTML (1 KB)  PDF (6618 KB)  ( 136 )
76 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
罗军, 冯章伟
本文理论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机制,实证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竞争力的直接效应和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具体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技术进步和服务创新两条路径促进中国总体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第二,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全球价值链竞争力;第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第四,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都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服务创新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
2018 Vol. 0 (8): 76-82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4836 KB)  ( 213 )
       企业研究
83 装备制造企业的数据驱动创新
黄音
本文采取多案例研究方法,运用5个典型案例验证装备制造企业数据驱动创新的主要特点。与信息企业相比,装备制造企业的数据驱动创新模式在发生范围、参与创新的主体、创新类型及数据驱动关系上存在差别。数据飞轮及其飞轮效应在数据驱动型装备制造企业中的运行、旋转、发展具有其独特的演化特征,包括创新原点、主要障碍、内外部动力及大数据自动巡航体系的差异。最后,从数据飞轮为创新演化过程提供数据驱动决策、服务型制造与制造即服务的融合发展、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型、传统制造系统向服务生态系统的转型、精益工厂到智能工厂的转型、传统装备制造企业向互联网+工业的转型这六个方面指出装备制造企业数据驱动创新模式的演化与发展趋势。
2018 Vol. 0 (8): 83-91 [摘要] ( 26 ) HTML (1 KB)  PDF (7527 KB)  ( 139 )
92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分析
金鹿
企业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时,选择何种进入模式直接关系到技术获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提出高层管理者认知—组织内部因素—外部环境因素的选择分析框架,识别了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技术寻求类型、企业规模、产业变革程度4个影响进入模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假设命题。通过对康希诺生物、鹦鹉乐器和天津药业三家企业进行跨案例研究,得到如下结论:高管团队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企业倾向于决策与控制程度高的进入模式;技术寻求类型的差异影响进入模式的选择,而企业规模对进入模式的影响是无差异的;处于产业变革程度高的企业倾向于组织弹性大的进入模式。
2018 Vol. 0 (8): 92-99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5890 KB)  ( 188 )
100 地方性创新资助与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基于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小巨人”项目的经验分析
郭洪宇, 黄少卿
基于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小巨人政府补贴项目受资助企业名单,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法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找出未受资助的对照组企业,并运用最小二乘估计法,对地方性创新资助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研发支出(投入绩效)和利润产出(产出绩效)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研究发现,获得补贴当年,受资助企业的利润总额低于对照组企业,即以利润度量的产出绩效显著为负,但政府补贴并未对企业自有研发支出产生挤出效应。政府补贴具有积极的持续性效应,受资助企业的利润总额将在获得补贴后第三年开始超过对照组企业,且将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由此拉大与对照组企业的差距。对于需要实现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的地区而言,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和成长性,治理机制设计良好的地方性创新资助项目是可以带来实质成效的。
2018 Vol. 0 (8): 100-110 [摘要] ( 37 ) HTML (1 KB)  PDF (7449 KB)  ( 123 )
111 制造企业服务转型策略与能力匹配——基于海尔的案例分析
赵艳萍, 秦小龙, 罗建强
制造企业服务转型并非简单的“脱实就虚”,服务固有的特点决定了其价值需要依托实物产品体现。针对因资源或能力不足以支撑服务转型而出现的“服务悖论”现象,依据产品与服务的耦合度,将服务转型划分为基础性、增强性及集成解决方案三类策略;提出了不同服务转型策略实现所需的能力要素,借此构建了服务转型策略与能力的匹配关系模型;最后,以海尔服务转型为分析对象,验证和修正了匹配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类服务转型策略实现需要与不同的能力相匹配;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进程受基础和关键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为实施服务转型的制造企业提供理论借鉴。
2018 Vol. 0 (8): 111-118 [摘要] ( 36 ) HTML (1 KB)  PDF (6530 KB)  ( 200 )
       知识产权管理
119 知识产权保护、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出口技术进步研究——基于行业特征的实证分析
张慧颖, 邢彦
通过建立1999—2015年SITC Rev.3的三位编码产品与中国22个行业的对应关系,采用系统GMM的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在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外资直接出口效应显著促进了中国出口技术进步,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度高、技术差距大和集中度低的行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水平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人员培训效应、垂直产业关联效应显著为正,示范竞争效应显著为负。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出口技术进步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与人员培训效应和垂直产业关联效应的交互项显著为正,与外资出口效应的交互项不显著,与示范竞争效应交互项显著为负。
2018 Vol. 0 (8): 119-128 [摘要] ( 33 ) HTML (1 KB)  PDF (6773 KB)  ( 142 )
129 知识产权外部商业化驱动因素与商业化绩效关系研究——基于解吸能力的中介效应
冯强, 蔡双立
通过对295家样本企业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知识产权外部商业化驱动因素与外部商业化绩效的作用机制,并重点探讨了企业解吸能力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商业化动机、合作伙伴对商业化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组织结构对商业化绩效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商业化动机、组织结构、技术市场对解吸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解吸能力对商业化绩效有显著的正影响;解吸能力在商业化动机、组织结构与商业化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技术市场与商业化绩效之间则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知识产权外部商业化驱动因素与商业化绩效的理论研究领域,同时为中国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外部商业化活动提供实践指导。
2018 Vol. 0 (8): 129-139 [摘要] ( 51 ) HTML (1 KB)  PDF (7447 KB)  ( 90 )
       研究与探讨
140 虚拟创新社区用户相关特征对其创意采纳的影响——以戴尔“头脑风暴”社区为例
郭爱芳, 陈佳凤, 郭静, 李跃楠
创意是产品创新的起点和基本条件。以往研究主要关注用户参与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而关注用户参与对其创意采纳的影响较少。论文理论分析虚拟创新社区用户特征、创意特征对其创意采纳的影响,并随机选取戴尔“头脑风暴”社区中272名用户和730条创意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用户参与度、用户以往贡献、创意人气对其创意采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创意长度、支持证据对其创意采纳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企业根据用户相关特征挖掘价值用户和创意以及加强创新社区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8 Vol. 0 (8): 140-146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5189 KB)  ( 168 )
147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
李欣, 范明姐, 杨早立, 郭丽峰
为了分析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影响因素,在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构建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合1127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法验证假设,结果表明: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人才流动体制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文化环境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营造有正向显著影响;创新文化环境在科研环境、评价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对科技人才发展环境的影响不受创新文化环境的影响。研究结论可以为中国科技人才发展环境改善、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管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2018 Vol. 0 (8): 147-154 [摘要] ( 36 ) HTML (1 KB)  PDF (5889 KB)  ( 236 )
       国际研究
155 亚太经合组织及相关国际组织科技创新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闫华红, 蒋婕, 王再进, 田德录
近年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纷纷意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与创新相关的政策措施,为创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提供制度保障。本文建立了国际合作组织科技创新政策分析评价的理论框架,依据理论分析框架的评价机理分别从政策制定、政策分析及政策效果等方面分析亚太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实践状况,并从科技创新政策重点、推动政策落实的工作以及促进成员间合作的政策措施等方面对相关国际组织的科技创新政策实践进行总结分析,以借鉴先进经验,提出改进措施。
2018 Vol. 0 (8): 155-163 [摘要] ( 38 ) HTML (1 KB)  PDF (6794 KB)  ( 204 )
164 欧盟碳市场MRV制度体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刘学之, 朱乾坤, 孙鑫, 毛婧奕, 刘嘉, 尚玥佟
碳核查(MRV)制度体系目的是保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被公认为是支撑碳交易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欧盟碳市场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化的碳核查制度体系,本文全面阐述了欧盟碳市场的核查(MRV)相关法律法规、运行机制、监督及处罚制度、成员国协调措施及信息公开等多方面制度建设特点和成果,鉴于中国即将全面启动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碳核查体系将面临诸多挑战,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文章从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能力建设和市场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2018 Vol. 0 (8): 164-173 [摘要] ( 30 ) HTML (1 KB)  PDF (7755 KB)  ( 163 )
174 大规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异质性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替代互补关系
杜传文, 李晴, 芮明杰, 吕洁
本文研究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异质性技能劳动力变化的结构效应,理论分析显示:工业机器人技术进步促使它加快对传统物质资本以及低技能劳动力的替代,并与高技能劳动力形成互补关系,增加对其需求。利用21个国家和地区在1990—2015年的经验数据分析证实了上述推论:即工业机器人应用数量增加10%,则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在所有劳动力中的比重将下降0.64%。而高等、中等技能劳动力需求在所有劳动力中的比重将分别提高0.26%、0.38%。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不同类型劳动力收入份额变化的影响,并提出减少工业机器人应用负面冲击的政策建议。
2018 Vol. 0 (8): 174-182 [摘要] ( 32 ) HTML (1 KB)  PDF (5978 KB)  ( 362 )
183 欧美等国基因组编辑生物安全管理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何晓丹, 陈琦琦, 展进涛
基因组编辑技术为农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革命性的遗传操作工具,欧美等国对技术的安全管理采取不同的思路。本文基于对基因组编辑技术发展脉络的全面梳理,深入剖析欧美等国对基因组编辑生物的安全管理策略及核心思路,识别基因组编辑技术与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政策的异同,为中国基因编辑组技术安全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思路借鉴。
2018 Vol. 0 (8): 183-188 [摘要] ( 29 ) HTML (1 KB)  PDF (131137 KB)  ( 164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