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3年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3-11-10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公共政策与管理
国际研究
科技金融
科研管理
企业研究
人才研究
研究与探讨
知识管理
 
 
       科研管理
5 基于知识管理的中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周冬冬;韩东林;杜永飞
高技术服务业是我国新型产业, 其健康发展对我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知识管理的角度, 构建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和DEA评价法, 对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得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研发机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但各个行业研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总体较强的结论, 同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增加创新资源投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协同创新和改善技术创新宏观环境的建议。
2013 Vol. 1 (11): 5-10 [摘要] ( 374 ) HTML (0 KB)  PDF  (0 KB)  ( 202 )
11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政策评价研究
郭戎;薛薇;张俊芳;张明喜;魏世杰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 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 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2013 Vol. 1 (11): 11-15 [摘要] ( 407 ) HTML (0 KB)  PDF  (0 KB)  ( 218 )
       创新研究
16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宝鸡·中国钛谷”的案例研究
韩言虎;罗福周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协同创新是有效推动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本研究以“宝鸡·中国钛谷”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 在对国内外协同创新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后, 采用案例研究法, 基于协同和创新理论建立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模型, 政府作用、知识协同、组织协同和创新服务平台在该机制模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结论:企业是真正的协同创新主体;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协同创新不仅仅是“产学研”的协同, 还需要政府、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的深度合作。
2013 Vol. 1 (11): 16-20 [摘要] ( 318 ) HTML (0 KB)  PDF  (0 KB)  ( 194 )
21 基于CAS的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活动分析
何晓燕;高长元
本文借助虚拟形式, 从成员主体的自适应性入手, 基于刺激反应模型分析了主体的知识获取、整合和应用行为, 特别结合SECI和融知发酵, 构建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整合模型;在此基础上, 基于添加了黏着标识的回声模型研究了成员相互作用而涌现的集群创新结构、模式和协同创新效应, 从微观和宏观相联系的CAS理论视角, 揭示了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创新过程, 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知识创新对集群的价值贡献, 从而推动和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
2013 Vol. 1 (11): 21-27 [摘要] ( 231 ) HTML (0 KB)  PDF  (0 KB)  ( 175 )
       公共政策与管理
28 用于政策情景模拟的城市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以北京市为例
杨阳;;贺德方;佟贺丰;屈慰双
本文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以分析城市的交通出行情况以及能源消耗情况。首先, 构建了包括人口、经济、交通等多个子模块的大系统, 通过模型模拟出城市不同车辆的情况、公交系统的情况、出行量的情况、出行选择的情况、能源消耗的情况等。然后, 通过实证分析, 以北京市作为案例, 对该市2000年—2020年的人口及年龄结构、出行生成、出行方式选择、交通能源消耗进行分析。最后, 通过情景分析模拟出4种情景下北京市出行结构和能源消耗的不同趋势, 进一步探讨了今后的政策建议:①努力改变人们出行观念, 减少汽车出行次数;②出租车保持目前的效率在未来将难以满足出行需要;③未来应更多注重对老旧汽车节能减排的关注力度。
2013 Vol. 1 (11): 28-34 [摘要] ( 237 ) HTML (0 KB)  PDF  (0 KB)  ( 191 )
       产业研究
35 我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门槛效应研究
刘明;刘渝琳;丁从明
本文在采用DEA方法估算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 利用门槛回归模型, 分析了我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 当工业部门资本深化程度较低时,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与创造效应”占主导地位, 能极大地促进我国工业部门的就业。然而, 随着资本深化程度的提高, 技术进步路径开始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偏离,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替代效应”逐渐增强, 甚至超过了“补偿与创造效应”, 使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了负的净效应。基于此, 我国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 选择一条尽可能发挥对就业具有“补偿与创造效应”的技术进步路径。
2013 Vol. 1 (11): 35-40 [摘要] ( 314 ) HTML (0 KB)  PDF  (0 KB)  ( 164 )
41 区际产业转移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关爱萍;;李辉
基于计量经济模型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本文将产业转移变量引入到计量经济模型中, 分析区际产业转移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借助甘肃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 利用投入产出法测算出总受益者效应和产业间的受益者效应, 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产业转移和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 机械制造业的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最为明显, 从时序特征上看, 工业行业的总受益者效应呈现递增的趋势, 产业间的受益者效应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013 Vol. 1 (11): 41-47 [摘要] ( 227 ) HTML (0 KB)  PDF  (0 KB)  ( 157 )
48 共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探析——以电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评估为例
邓向荣;张冬冬;高顷钰
系统分析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共性技术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共性技术的定义确定评估要素, 依据各要素设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各指标进行打分,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将评估结果引入“研发优先度-成熟度”二维矩阵分析, 确定共性技术优先研发区间及对应的研发组织模式, 提出政府对共性技术的分层供给思路。选择电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为例展开实证研究, 探寻该领域需优先研发的共性技术区间及相应的分层供给模式, 验证本评估指标及模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2013 Vol. 1 (11): 48-54 [摘要] ( 283 ) HTML (0 KB)  PDF  (0 KB)  ( 162 )
55 制造业服务提供中的社会技术能力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胡查平;汪涛
制造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已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广泛关注。然而, 制造企业服务提供作为企业绩效改良的手段是否不管在何种条件下都可取或者是否都能为企业绩效提升做出贡献?该问题一直是研究界和实践界争论的主题。为了解决此问题, 作者通过使用制造企业各阶层管理人员提供的一手数据, 发展并检验了一个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服务提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有条件的, 即系统网络中的社会技术能力的丰富程度或可获得可能性对制造企业服务提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2013 Vol. 1 (11): 55-60 [摘要] ( 307 ) HTML (0 KB)  PDF  (0 KB)  ( 170 )
       企业研究
61 基于非市场战略视角的制度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谢佩洪;吴志艳;马卫民
本文首先从组织与制度环境协同演化的视角论述了转型时期企业战略选择的特殊性, 即制度从外生变量变为内生变量;然后探讨了制度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机理:合法性逻辑和效率逻辑;最后基于非市场战略的视角分析了企业应对制度环境的三种战略选择和六种具体策略。
2013 Vol. 1 (11): 61-67 [摘要] ( 304 ) HTML (0 KB)  PDF  (0 KB)  ( 196 )
68 高技术企业有效增长速度的识别与检验
伦蕊
本文突破了当前学术界基于Van Horne模型和Higgins模型来评价企业增长速度有效性的传统思路, 依据中国294家高技术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 建立动态面板sys_GMM模型并确立了[37.5%, 44.4%] 为企业的有效增长区间。同时发现, 能满足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增长区间是[59.6%, 66.9%] , 能满足风险最小化目标的增长区间是[1.7%, 13.5%] 。进而采用样本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方面的财务数据对上述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加以验证。
2013 Vol. 1 (11): 68-72 [摘要] ( 230 ) HTML (0 KB)  PDF  (0 KB)  ( 188 )
       人才研究
73 核心企业领导风格、组织间信任与合作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宋晶;陈菊红;孙永磊
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风格、组织间信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 建立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以具有较强研发合作强度和深度的典型行业为对象进行问卷调研, 运用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研究结论包括, 适度的变革型领导行为有利于合作创新绩效的提升, 交易型领导风格和组织间信任都有利于增加合作创新绩效, 组织间信任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在交易型领导风格与合作创新绩效之间仅有基于情感的信任充当中介变量。
2013 Vol. 1 (11): 73-78 [摘要] ( 305 ) HTML (0 KB)  PDF  (0 KB)  ( 179 )
79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知识网络的结构、行为及其演化分析
周荣;涂国平;喻登科
我国面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 而团队建设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非常重要。从知识网络的视角, 在界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知识网络结构与行为的基础上, 以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为案例进行知识网络结构与行为分析, 进而对其知识网络结构与行为的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建设和优化提供理论借鉴。
2013 Vol. 1 (11): 79-84 [摘要] ( 241 ) HTML (0 KB)  PDF  (0 KB)  ( 183 )
85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及对策
阳立高;贺正楚;韩峰
通过对119家湖南代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与统计, 一是运用灰色系统理论, 构建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总量预测GM(1, 1)模型, 对未来6年人才需求总量进行预测;二是通过统计性描述, 分析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构与层次, 为加快培育、引进与开发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提供理论、实证与决策支持。
2013 Vol. 1 (11): 85-91 [摘要] ( 373 ) HTML (0 KB)  PDF  (0 KB)  ( 210 )
       知识管理
92 外部知识网络特征、知识管理过程与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生成
李春林;丁云龙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了知识网络特征、知识管理过程和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生成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 并通过对国内9所实力雄厚的理工科高校的7个学科的问卷调查验证这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学科外部知识网络各要素通过学科知识管理过程的中介传递而促进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的成长。外部知识网络中心度对知识生产、信任对知识应用、共同愿景对知识生产没有显著影响。
2013 Vol. 1 (11): 92-97 [摘要] ( 219 ) HTML (0 KB)  PDF  (0 KB)  ( 193 )
98 基于专利制度本旨的专利质量涵义的界定及解释
刘毕贝
目前, 我国对于专利质量的关注与研究比较活跃, 专利质量概念也被频繁使用, 但对于专利质量的界定却缺乏较为合理、规范和一致的说法。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成果, 基于专利制度的本旨对专利质量涵义作出界定, 即专利符合专利法所设定的标准和满足专利法要求的程度。提出了由专利权的质量、专利技术的质量和专利文件的质量构成的专利质量涵义的体系, 对专利质量的内涵做出了更为具体的解释, 并对建立相对合理的专利质量评价及研究体系构架提出了建议。
2013 Vol. 1 (11): 98-103 [摘要] ( 347 ) HTML (0 KB)  PDF  (0 KB)  ( 232 )
104 基于价值链片段化的知识溢出与企业创新
盛玉雪;刘秉镰;;丁明磊
本文结合区域产业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 利用两阶层线性模型, 实证价值链片段化背景下知识溢出对提升企业创新的作用, 认为区域多样化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有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低层级扎堆式”聚集和“锁定效应”, 区域专业化倾向于抑制企业创新, 且生产与研发的错位会使摆脱“锁定效应”变难;研发环节知识溢出通过提高企业知识积累的产出弹性, 生产环节知识溢出通过提高研发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促进创新。
2013 Vol. 1 (11): 104-110 [摘要] ( 324 ) HTML (0 KB)  PDF  (0 KB)  ( 199 )
       科技金融
111 参与主体博弈视角下的科技保险社会总效用分析
马雪彬;李元
本文以科技保险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为切入点, 对科技保险的社会总效用进行分析。基于参与科技保险的科技企业与保险公司间的博弈情况, 分别构建无风险情况下政府不参与和高风险情况下政府参与科技保险的社会总效用模型;并基于参与科技保险的两级政府间的博弈情况, 构建两级政府参与下科技保险的社会总效用模型。同时, 分别基于甘肃省和首批科技保险试点城市对模型所推断的结果予以实证分析。研究分析显示:政府在推动科技保险过程中应加大保费补贴的力度;各级政府对科技保险补贴应根据其对科技保险社会效用的贡献组合的不同而科学地分摊, 以实现科技保险社会效用最大化。
2013 Vol. 1 (11): 111-116 [摘要] ( 300 ) HTML (0 KB)  PDF  (0 KB)  ( 168 )
117 企业异质性、融资模式与科技型小微企业信用
钟明;郭文伟;宋光辉
本文利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微观数据, 对企业异质性、融资模式和信用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收入、净资产)、运营能力(总资产周转率)、盈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和偿债能力(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均与其信用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013 Vol. 1 (11): 117-123 [摘要] ( 381 ) HTML (0 KB)  PDF  (0 KB)  ( 211 )
124 全球创新资金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特征
石奇;杜德斌;张祥;赵昱
本文首先利用空间聚类分析法分析1997—2009年全球各国和地区平均R&D经费支出的空间格局, 然后运用碎化指数、均匀度指数、集聚力指数等指标测度全球各国和地区R&D经费支出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 最后对R&D强度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全球R&D经费支出的空间格局由1997年的美国、日本和西欧(以德国、法国和英国为代表)三大核心区转变为2009年的美国、东亚(以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为代表)和西欧(以德国、法国和英国为代表)新三大核心区;②全球R&D经费支出的空间格局呈现多中心均质发展趋势;③虽然发展中国家R&D强度有所提高, 但是R&D强度较高的国家仍集中分布于发达经济体。
2013 Vol. 1 (11): 124-130 [摘要] ( 301 ) HTML (0 KB)  PDF  (0 KB)  ( 175 )
       研究与探讨
131 基于多维不平等的中国城市社会福利测度与比较研究
周义;;李梦玄
本文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福利思想和阿特金森的广义均值不平等测度理论, 构建了一种考虑分布不平等影响的中国城市社会福利指数和组成福利指数的子维度指标体系, 论证了该指数具有“子群一致”和“路径独立”的特性, 并对2000—2011年中国城市社会福利水平进行了实证测度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 不平等对我国城市社会福利影响显著且有逐步扩大趋势;我国城市社会福利指数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子维度福利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城市社会福利更快增长的主要障碍。
2013 Vol. 1 (11): 131-136 [摘要] ( 240 ) HTML (0 KB)  PDF  (0 KB)  ( 182 )
13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碳捕捉与封存实施方案评价研究
王众;匡建超;庞河清;霍志磊
本文以超临界燃煤电厂排放的深部盐水层封存作为我国主要的CCS实施方案, 从一体化的角度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该方案进行建模与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了CCS的减排效果、能耗和经济效益, 理清了CSS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和反馈机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减排电厂总排放量的80%以上, 但减排成本高达66.81元/吨, 同时消耗煤炭0.0905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碳交易价格和技术进步对CCS的影响, 结果表明:若无碳交易机制支持, CCS单位减排成本将增加52%。
2013 Vol. 1 (11): 137-143 [摘要] ( 264 ) HTML (0 KB)  PDF  (0 KB)  ( 179 )
144 低碳物流园区的运营优化研究
戴勇
本文基于和谐管理、低碳物流、绿色生态管理理论, 提出和谐高效、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的低碳物流园区的系统运营目标, 提出了基于市场、政府、网络的多样化治理机制和基于技术创新主导的三阶段演化路径的低碳物流园区运营优化策略, 并以临港物流园区的低碳化实践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2013 Vol. 1 (11): 144-150 [摘要] ( 243 ) HTML (0 KB)  PDF  (0 KB)  ( 158 )
151 供需视角下技术选择的动态均衡分析
张海笔
技术需求与供给作为影响技术选择适宜性的双向因素, 二者在技术选择决策过程中应达到动态均衡而非单一最优。本文基于混沌系统的全局指数吸引集概念及Lyapunov理论, 通过设定非线性反馈控制因子, 分析技术供给系统和技术需求系统的全局指数同步过程, 探求技术选择如何才能达到动态均衡的帕累托最优。
2013 Vol. 1 (11): 151-154 [摘要] ( 375 ) HTML (0 KB)  PDF  (0 KB)  ( 224 )
       国际研究
155 新加坡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科技创新政策研究
肖久灵汪建康
新加坡政府为了提升中小微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制定与实施了创新与能力券政策, 这种政策以赠券的形式对中小微企业在创新、生产力、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管理领域给予各种补贴, 在促进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对新加坡政府实施的创新与能力券政策的发展背景、演变历程、主要内容、辅助计划的分析, 促进对这一科技创新政策的了解, 同时探讨创新与能力券的运作机制及模式, 对我国地方政府有效制定创新券政策提供借鉴。
2013 Vol. 1 (11): 155-160 [摘要] ( 304 ) HTML (0 KB)  PDF  (0 KB)  ( 181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