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7年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05-15
产业研究
创新管理实践
创新研究
国际研究
农业研究
企业研究
区域研究
研究与探讨
中英文目录
卷首语
中英文目录
3
中英文目录
2017 Vol. 0 (5): 3-3 [
摘要
] (
48
)
HTML
(1 KB)
PDF
(1809 KB) (
118
)
卷首语
4
共享出行的现在和未来:从共享单车到共享轿车
本刊编辑部
2017 Vol. 0 (5): 4-4 [
摘要
] (
91
)
HTML
(1 KB)
PDF
(848 KB) (
220
)
创新研究
5
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模式研究
陶晓丽,王海芸,黄露,张钰凤
对高端创新要素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理论框架,高端要素创新的市场化配置主要包括要素维、主体维和载体维三个维度。进而归纳了高端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四种典型模式:众创空间+初创企业+要素集聚模式;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行+要素集聚模式;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互联网+众包平台+科技服务模式。北京的科技创新资源最为集中,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高端创新要素如何实现市场化配置至关重要。因此,在前述理论框架之下以北京为典型案例区域,深入分析和论证这四种模式的运行机制。
2017 Vol. 0 (5): 5-11 [
摘要
] (
75
)
HTML
(1 KB)
PDF
(1245 KB) (
359
)
12
中国众创空间研究现状与展望
李燕萍,陈武
本文通过梳理众创空间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了众创空间的演化过程;系统阐述了众创空间的内涵、特点、功能和机制;探讨了中国众创空间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并建构了生态系统模型;在全面评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众创空间的未来研究框架,为实践者从众创空间的功能结构、主体参与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提供指导,也为研究者把握众创空间研究方向或趋势提供理论借鉴。
2017 Vol. 0 (5): 12-18 [
摘要
] (
135
)
HTML
(1 KB)
PDF
(1421 KB) (
1376
)
19
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的跨组织知识流动
焦媛媛,付轼辉,沈志锋
在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在企业、科研院所和顾客等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有利于提高产业整体创新绩效。在Nakano提出的知识流动SECI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从物联网产业创新周期的不同阶段入手,对物联网产业跨组织知识流动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知识流动过程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机理。针对不同阶段跨组织知识流动的瓶颈,分别提出了政府介入知识定价、增强企业间信任并使企业知识水平协同发展、提升顾客参与创新程度三点管理提升措施。
2017 Vol. 0 (5): 19-26 [
摘要
] (
66
)
HTML
(1 KB)
PDF
(1349 KB) (
245
)
27
市场导向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基于复杂网络的动静态比较
杜斌,李斌
本文基于协同理论及WS小世界网络思想,构建了多主体协同的复杂网络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对比分析了静态和动态网络结构下市场导向的三个维度对多主体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短期的动态网络结构、长期的静态网络结构更有利于发挥顾客导向对协同创新绩效的驱动效应;动态网络结构下的竞争者导向、静态网络结构下的职能间协调对协同创新绩效的驱动效应更显著。
2017 Vol. 0 (5): 27-34 [
摘要
] (
72
)
HTML
(1 KB)
PDF
(4961 KB) (
232
)
产业研究
35
基于产业技术标准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
王珊珊,吕建秋,汪英华
产业技术标准对于产业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科技计划应在引导建立和推广应用产业技术标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分析产业技术标准特点基础上,提出基于产业技术标准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思路,设计了科技计划项目征集与指南编制、项目立项、项目实施监控与验收评估等管理策略,为中国基于产业技术标准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优化管理提供参考。
2017 Vol. 0 (5): 35-40 [
摘要
] (
60
)
HTML
(1 KB)
PDF
(1171 KB) (
224
)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创新与需求协同驱动异质性分析
赵玉林,王春珠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体现出支撑经济增长的战略优势,但其 “二重二轻”问题也日益凸显。正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规律,对政府制定和实施精准的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协同作用机制,测评其各细分产业所处发展阶段,构建创新与需求协同驱动哈肯模型,揭示其各细分产业间及各发展阶段创新与需求协同驱动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部门、各发展阶段中创新与需求均存在协同作用;协同作用的序参量因产业不同而异,与阶段无关;在协同强度、强化方向、协同机制方面,存在明显的产业差异性,而无明显阶段差异性规律。据此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2017 Vol. 0 (5): 41-48 [
摘要
] (
63
)
HTML
(1 KB)
PDF
(1125 KB) (
294
)
49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网络嵌入性、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
曾婧婧,刘定杰
本文以武汉市生物医药产业为例,按产业集群内企业发生的技术供给与需求联系构建网络。网络嵌入性表征网络的整体功能和企业位置及其对信息的控制优势,与创新绩效密切相关。因此,以节点度、中心度和结构洞作为结构嵌入指标,实证分析不同维度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节点度、中介中心度对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接近中心度对集群企业创新产品收入贡献存在负向影响,结构洞数量与创新绩效无关。结合网络结构特征和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大力支持处于“中介连接”地位的专业平台型企业的建设;建立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实验室经济;适当减缓对于核心企业的支持力度。
2017 Vol. 0 (5): 49-56 [
摘要
] (
70
)
HTML
(1 KB)
PDF
(1471 KB) (
298
)
57
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钟念,李廉水,刘军
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以中国制造业20个细分产业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拐点为0.4962;但具有产业异质性;②人力资本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但受环境规制约束时降低了促进作用;③无论环境规制约束与否,外资参与程度对制造业不同产业的技术创新影响不同;④竞争程度对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有抑制作用。与此同时,制造业滞后一期的技术创新会受到上一期技术创新的影响。因而,政府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要体现产业差异。
2017 Vol. 0 (5): 57-63 [
摘要
] (
77
)
HTML
(1 KB)
PDF
(1169 KB) (
356
)
64
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转型分析的智慧电网发展障碍及路径研究
聂龑,吕涛
本文基于社会—技术转型理论,首先从宏观环境、中观体制和微观利基三个层次分析了中国电网向智慧电网转型的关键要素及机制,并据此将电网转型分为宏观压力强化、多利基涌现、优势利基成长、新体制确立四个阶段;然后从电网安全、电网结构演化、政策引导和市场消费者习惯四个方面分析了电网转型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突破电网转型障碍的四种路径:运行安全、管理智能、使用智能和绿色电网。最后,从加强政策引导和电网监管提出了加速电网转型的建议。
2017 Vol. 0 (5): 64-70 [
摘要
] (
43
)
HTML
(1 KB)
PDF
(1437 KB) (
287
)
71
中国文化产业的行业效率比较及省域差异研究
郭淑芬,郭金花
在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在各省市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构建测度指标体系,运用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算发现:①中国内地文化产业三大子行业综合效率整体偏低,纯技术效率偏低是主要原因。行业效率的提升仍需依赖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提升;②31省市文化子行业效率水平非均衡特征明显:文化制造业综合效率呈现“西低东高”阶梯式分布,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则整体呈现“低集中—高分散”的空间分异特征。相比而言,多数省市文化制造业有了较好发展,这与中国制造业率先获得发展相关;③2012—2013年,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及文化服务业行业效率增幅最大的依次是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这体现了中国产业转移与文化产业差异化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017 Vol. 0 (5): 71-79 [
摘要
] (
67
)
HTML
(1 KB)
PDF
(2946 KB) (
302
)
企业研究
80
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的类型分析及其实现机理研究
张银萍,罗建强
针对现有文献对服务从何而来缺失解释的研究现状,本文在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理论边界识别的基础上,将服务衍生划分为基于产品的服务衍生、基于市场的服务衍生和基于价值的服务衍生三种类型。借助文献检索案例获得的小样本数据,分析了三种类型服务衍生的国内外差异,利用江苏和山东两省105份有效问卷,分析了样本企业的三种类型服务衍生的状况;依据调查结果,刻画了企业如何依托优势制造业务进行服务衍生的实现机理。
2017 Vol. 0 (5): 80-86 [
摘要
] (
47
)
HTML
(1 KB)
PDF
(1156 KB) (
382
)
87
环境规制与协同创新耦合作用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演化
潘宏亮
本文对环境规制与协同创新耦合作用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演化进行研究,选取218家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对技术协同、能力协同和企业创新能力演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引导对技术协同、能力协同及企业创新能力演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披露仅与技术协同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与能力协同、企业创新能力演化未呈显著相关关系;技术协同、能力协同分别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
2017 Vol. 0 (5): 87-93 [
摘要
] (
61
)
HTML
(1 KB)
PDF
(1381 KB) (
237
)
94
中小企业减排动力来源:环境规制与外部网络
李贲,吴利华
本文梳理了环境经济学、创新经济学、战略管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四个视角下中小企业减排问题的相关文献,尝试通过环境制度设计和减排合作组织的改变来影响中小企业的成本收益关系,构建一个中小企业减排动力来源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企业减排的经济利益决定了其减排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环境制度设计可以改变企业减排的成本和收益,外部网络构建和网络资源共享可以弥补中小企业的资源匮乏、规模不足,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环境规制制度和减排外部网络的结合运用,可以提高中小企业减排的主动性。
2017 Vol. 0 (5): 94-100 [
摘要
] (
42
)
HTML
(1 KB)
PDF
(1282 KB) (
222
)
区域研究
101
中国对欧亚区域的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能源进口——基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视角
程中海,冯梅
加强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重点合作内容。本文运用分位数引力模型方法,研究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是否促进了能源的进口贸易。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的增加,从欧亚区域国家进口的能源产品的负面弹性呈现增加趋势,表明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的直接投资与能源进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同时,经济规模、地理距离对中国能源进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也佐证了理论的正确性。最后,对加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能源贸易良性互动,推进与欧亚区域一带一路的产能合作提出了建议。
2017 Vol. 0 (5): 101-106 [
摘要
] (
49
)
HTML
(1 KB)
PDF
(2608 KB) (
164
)
107
区域环境规制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规制俘获的视角
雷平,高青山
受区域经济发展激励影响,地方政府可能为污染企业俘获而放松规制,现有研究多从实证角度予以证明,本研究根据理论建模,首次理论上探讨了影响规制俘获的要素及其影响方向。研究发现,政府的经济发展需求越强、企业规模越大、污染排放越低、居民的污染治理意识越差,规制俘获越容易发生。一反已有规制能力建设与规制收益负相关的悲观结论,本文进一步的动态研究证明,在克服规制俘获后,规制能力的建设存在正反馈规制激励,这一发现为政府公共管理实践提供了正向理论支持。治理主体多元化更是公民社会运动的基石,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是非政府组织最为活跃的领域,但非政府组织在环境治理领域中的环境贡献研究少见发表。本文通过污染排放与污染“消费”的模型识别,证明了非政府组织在环境规制中的贡献,为规制革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7 Vol. 0 (5): 107-113 [
摘要
] (
52
)
HTML
(1 KB)
PDF
(1194 KB) (
195
)
114
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及影响因素 ——以京津沪渝湘川为例
李群,刘涛
本文以2013年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六省(市)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对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的内部构成进行分析。根据调查所在地区的一系列统计数据,分析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的主要影响,并对提升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2017 Vol. 0 (5): 114-119 [
摘要
] (
65
)
HTML
(1 KB)
PDF
(1143 KB) (
196
)
农业研究
120
基于土壤功能和粮食安全的后备耕地可能源化秸秆生态总量分析
朱开伟,刘贞,李佩滢,贺良萍,林金钗
后备耕地土壤生态脆弱,秸秆还田具有维护土壤功能的作用。基于此,提出了土壤生态最小保留量的概念,并综合考虑粮食安全、作物单产、种植结构和草谷比,运用情景分析法评价了后备耕地可能源化秸秆的生态总量。研究发现:①受耕地后备资源影响,秸秆理论量较小。在高、中、低单产情景下,2050年理论秸秆总量分别为2658.69、1772.46和886.23万吨;②考虑土壤功能和粮食安全,高发展情景下2050年可能源化秸秆生态总量能够达到2066.40万吨,低情景仅10.70万吨;其中,新疆可能源化秸秆生态总量较大;③土壤生态最小保留量和区域作物单产,对可能源化秸秆生态总量影响较大;可构建农业生物质能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提高后备耕地农业生物质能生态潜力。
2017 Vol. 0 (5): 120-127 [
摘要
] (
45
)
HTML
(1 KB)
PDF
(1619 KB) (
173
)
128
中原经济区农业节水分区研究
赵俊伟,尹昌斌
通过农业节水分区促进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缓解农业用水短缺,为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针对中原经济区水资源短缺、农业用水量大的现状,选取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水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农业结构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建立农业节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业节水分区指标进行筛选,再采用系统聚类法对中原经济区进行农业节水分区。结合聚类结果和中原经济区43个市(县)的实际情况,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4个农业节水类型区,并结合GIS技术对其进行空间分析。各个农业节水分区与其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气候特征和农业结构分布有着很好的一致性,应用该指标体系与方法获得较为合理的农业节水分区。
2017 Vol. 0 (5): 128-136 [
摘要
] (
50
)
HTML
(1 KB)
PDF
(2274 KB) (
345
)
137
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决策伦理共识路径探讨——基于互动满意人理念分析
徐治立,刘柳
针对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决策的伦理问题特征,基于互动满意人理念分析其在风险认知和利益分配层面存在的分歧,能够探寻其公共决策伦理共识路径。在认知受限、利益分歧的情况下,通过深化相关决策中公众参与、科学理解、利害妥协的持续认知互动来逐步达成伦理共识,才能保证公共利益公正的实现并规范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合理发展。
2017 Vol. 0 (5): 137-143 [
摘要
] (
49
)
HTML
(1 KB)
PDF
(1094 KB) (
302
)
研究与探讨
144
区域市场整合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基于环境DEA方法的经验分析
查建平,舒皓羽,简思梦
本研究以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作为经济增长模式度量指标,对1995—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现状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区域市场整合的视角检验了经济增长模式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995—2012年经济增长中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贡献比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但要素投入、生态环境破坏型粗放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旋律,东部、中部及西部三大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趋势有所交叉与重叠,各地区之间的差距整体上呈现收敛态势;区域市场整合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升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与对外经济开放形成“替代效应”,促进各地区经济增长模式趋于收敛。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升级起到正向影响,而资本强度、能源强度则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且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
2017 Vol. 0 (5): 144-150 [
摘要
] (
54
)
HTML
(1 KB)
PDF
(1252 KB) (
258
)
151
融资约束与国有股权对竞争与创新的调节作用
徐宝达,赵树宽
基于竞争与创新的经典理论,从中国企业的微观角度,利用世界银行的调查量表,运用LOGIT回归的方法,研究并分析融资约束和国有股权对竞争和创新的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发现是:竞争对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创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融资约束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国有股权对竞争与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点对主流研究结果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以上研究结论也说明当前国企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是放开国企市场准入,增加国企的竞争压力,改善融资环境,而不是改变股权结构和增加管理者激励。
2017 Vol. 0 (5): 151-157 [
摘要
] (
49
)
HTML
(1 KB)
PDF
(1121 KB) (
291
)
158
INDC背景下研发投资驱动的碳减排研究
顾高翔,王铮
本文采用集成评估模型CIECIA,以提高研发投资、增加知识资本存量,进而驱动过程技术进步的方式实现了包括低碳节能技术进步在内的过程技术进步的内生化,通过设置不同的研发投资情景,模拟了研发投资率的提高对各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影响,对其实现国家自主贡献(INDC)目标和全球气候保护目标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中国、俄罗斯、印度和除美国、欧盟外的发达国家可通过提高研发投资率实现INDC目标,而占未来全球碳排放量50%以上的众多发展中国家无法通过提高自主技术创新速度实现INDC目标,进而导致研发投资情景无法实现全球2100年升温控制目标。但是,研发投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从碳治理角度出发,可与经济损害型减排措施集成,提高碳减排政策的可行性。
2017 Vol. 0 (5): 158-165 [
摘要
] (
63
)
HTML
(1 KB)
PDF
(1853 KB) (
232
)
166
移动社会化媒体下创新团队知识演化机制研究
向纯洁,杨中华
本文以创新团队中的两类知识演化模式——知识整合与知识创造为切入点,以共享心智模式为中介,探讨移动社会化媒体对创新团队中的知识演化模式的影响机制。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理解创新团队成员使用移动社会化媒体的四个需求对团队共享心智模式两个度量维度——相似性和准确性的作用,进而研究共享心智模式对知识整合与知识创造的不同影响程度,最终形成移动社会化媒体对创新团队中的知识演化机制的影响框架。其研究成果将完善移动社会化媒体以及创新团队中知识管理的理论框架,为移动社会化媒体的健康发展和规范使用提供理论支持。
2017 Vol. 0 (5): 166-173 [
摘要
] (
52
)
HTML
(1 KB)
PDF
(1192 KB) (
136
)
国际研究
174
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行动的国际进展与中国策略——以前《巴黎协定》时期为中心
冯帅
作为《巴黎协定》能力建设条款实施的现实基础,前《巴黎协定》时期的能力建设行动将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欧盟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集团的能力建设行动迫使“77国集团+中国”加大能力建设的“自助”比例,其或将倒逼《公约》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CBDR)原则的重构,对气候资金规则和气候技术规则的适用构成一定程度的制约。对此,在前《巴黎协定》时期,中国应明确坚守CBDR原则之立场,建设性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积极参与国际气候合作,逐步完善国内能力建设的顶层机制设计,并分阶段重构中国能力建设的法律制度。
2017 Vol. 0 (5): 174-179 [
摘要
] (
139
)
HTML
(1 KB)
PDF
(1081 KB) (
318
)
180
中美知识密集型服务供给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吴利华,王新澄,尹徐念
本文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分为专业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运用关联比例法测算中美两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专业性服务业和技术性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均显著高于中国;在专业性服务业中,美国商务服务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显著高于中国;在技术性服务业中,美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对医药制造业的供给关联强度则显著低于中国,而美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强度远高于中国。中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模式有显著差异,美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是以企业为主体,更重视企业产品市场化过程的服务,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是以研究机构为主体,更重视推动上游研发部门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转化。
2017 Vol. 0 (5): 180-185 [
摘要
] (
95
)
HTML
(1 KB)
PDF
(1099 KB) (
243
)
创新管理实践
186
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产业联盟技术创新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实证
王静宇,刘颖琦,AriKokko
文章以网络收益划分为切入点,构建了社会网络视角下产业联盟技术创新的分析框架和收益模型;应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强关系和弱关系在联盟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进一步讨论。研究表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关系嵌入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带来的收益更多,其中弱关系为联盟成员带来了更多的一般知识通路、新思想以及供销渠道,因而一直对联盟的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强关系在联盟技术创新初期提供了大量的冗余知识,浪费了大量的维系成本,因此这一阶段强关系带来的净收益是负的,然而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强关系带来的净收益变为正向的,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7 Vol. 0 (5): 186-192 [
摘要
] (
101
)
HTML
(1 KB)
PDF
(1229 KB) (
377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