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7年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7-11-05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公共管理与政策
国际研究
企业研究
区域研究
研究与探讨
科技管理
卷首语
目录
卷首语
3
新时代下的“ 一带一路” 战略需要加强科技引领
本刊编辑部
党的“十九大” 报告对中国社会发展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指引和历史定位,并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做出一些重大判断。联想到中国推进的“一带一路” 国际经济合作战略的实施,也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和加强,其中之一就是在注重“资金带动” 的同时? 更要坚持“科技引领”。
2017 Vol. 0 (11): 3-3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675 KB) (
175
)
目录
4
中英文目录
2017 Vol. 0 (11): 4-4 [
摘要
] (
13
)
HTML
(1 KB)
PDF
(985 KB) (
104
)
科技管理
5
科技创新券政策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张玉强,胡思琪
科技创新券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科技资金投入政策,已经在中国很多地区付诸实施,这也急需对其开展全面的政策评估。文章以政策评估模式、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科技创新券构成要素为分析依据,从政策方案、政策实施、政策效果3个维度及政策内容科学性、政策投入、政策执行、目标达成度及满意度5个方面构建了科技创新券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试点验证了指标体系,完成了关键指标的赋权。这对开展科技券政策评估,全面把握其实施状况,进而优化政策方案,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价值。
2017 Vol. 0 (11): 5-13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233 KB) (
1270
)
14
科技创新券在新技术、新产业、 新业态、新模式上的应用
倪晓杰,胡京慧,陶凌峰,汪建
“四新券”是一种针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的科技创新券,这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手段。基于政策分析,对比普通创新券与四新券的特征,通过对普通科技创新券和四新券实施过程的对比,分析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营模式,总结创新券和四新券的异同点。基于十六家实施四新券的企业案例,分析四新券的作用模式及成效,说明受四新券资助的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创新并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了有效提高创新券和四新券的实施效果,提出结合市场调节和资格认定两种途径的对策建议,同时建议政府从三个角度搭建协作平台。
2017 Vol. 0 (11): 14-20 [
摘要
] (
17
)
HTML
(1 KB)
PDF
(1138 KB) (
449
)
21
国际科技合作的评估原则与方法探讨
陶蕊,王勇,南方,杨云
在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成为各国获取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已成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共识,中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范围和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对国际科技合作开展评估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以国际科技合作的评估为对象,分析了此类评估活动的特点,提出了评估的原则,并结合案例提出评估的参考逻辑模型和评估方法,希望对国际科技合作的评估活动提供借鉴。
2017 Vol. 0 (11): 21-27 [
摘要
] (
22
)
HTML
(1 KB)
PDF
(4101 KB) (
669
)
创新研究
28
基于重要性-绩效分析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重点任务识别研究——以西安为例
徐萌萌,张攀,吴建南
运用重要性-绩效(IPA)分析方法,本研究以西安市7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为例,实证分析并识别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资源共享、评估机制,科技经费投入政策机制,人才服务和社会保障机制,打破行业壁垒和保护以及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五大重点任务。最后,结合西安市创新驱动发展现实状况,从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创新研发投入方式、搭建区域合作网络、深化政府自身改革、重塑区域创新文化以及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可能的政策建议。
2017 Vol. 0 (11): 28-35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1226 KB) (
280
)
36
技术路径被动锁定与技术创新绩效——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
易邱璐,赵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诸多行业领域内存在很多陷于“被动锁定”的企业,并且其中的多数企业面临着“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厘清被动锁定程度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变得尤为重要。以中国技术密集型的后发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企业技术被动锁定程度、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采用调节路径分析法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路径被动锁定程度分别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而创新能力在被动锁定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倒U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2017 Vol. 0 (11): 36-44 [
摘要
] (
24
)
HTML
(1 KB)
PDF
(1208 KB) (
267
)
公共管理与政策
45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潜力分析——从历史和改革的视角
张延群,张沥元
本文从制度性改革的角度对未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潜力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增长的TFP、驱动因素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了回顾,指出过去的驱动因素已经减弱,甚至消失,进一步的制度改革将成为促进TFP增长的新动力。本文还对促进TFP增长的改革和政策措施进行了综述,并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将中国的TFP发展水平与美国、日本和韩国进行了比较,指出目前中国TFP还处于较低水平,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中国较高的R&D投入以及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本将为TFP的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2017 Vol. 0 (11): 45-46 [
摘要
] (
39
)
HTML
(1 KB)
PDF
(1098 KB) (
925
)
51
环境监管对环境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聚焦环境监管下的环境技术创新与扩散
董阳
中国的环境技术发展趋势呈现出明显的悖论:环境技术扩散水平一直迅猛发展,而环境技术创新水平却未能随之高速增长,甚至在“十一五”之后开始走“下坡路”。这一现象与“十一五”以来环境监管力度加大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政策执行中出现了目标替代现象,而且技术标准触发了企业的风险规避行为,以及运动式治理导致的非预期性反应,最终致使技术专利的扩散数量与发明数量逐渐呈现出一种背道而驰的发展态势。究其深层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的监管行为和监管方式导致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环境治理主体作用被弱化。
2017 Vol. 0 (11): 51-62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1326 KB) (
335
)
产业研究
63
非对称条件下国际产业链专利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基于全国七省市问卷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卫平,汤雅茜
本文基于全国具有代表性的七省市企业专利战略及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调查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中国国际专利战略实施特点、问题及原因,从非对称条件下国际产业链专利战略视角出发,探讨国际产业链的研发链端、制造链端和市场链端分别实施精准专利战略的构想及措施,以找到高端供给突破口,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通过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法”,实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2017 Vol. 0 (11): 63-72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1212 KB) (
223
)
73
低碳情境下中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徐莹莹,綦良群,徐晓微
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是快速有效的途径。为了探究影响制造企业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深度访谈,利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研究框架,提炼影响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的六个主范畴:低碳技术创新采纳收益、流行性规范压力、制造企业间相互作用、政府规制、中介机构参与行为和低碳技术创新采纳障碍,并对核心范畴与主范畴间的关系、主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阐释,最后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为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采纳行为决策及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2017 Vol. 0 (11): 73-82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1258 KB) (
333
)
83
科技服务业集聚是否促进了地区创新——本地效应与省际影响
朱文涛,顾乃华
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方法,从本地效应和省际互动双重视角分析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地区创新能力影响的驱动机理和作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通过知识和技术溢出以及竞争效应,对本地区创新水平的提高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虹吸效应”的存在,科技服务业集聚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邻近地区创新水平的提高,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际抑制效应。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了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若干政策建议。
2017 Vol. 0 (11): 83-92 [
摘要
] (
29
)
HTML
(1 KB)
PDF
(1172 KB) (
220
)
企业研究
93
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痛点与对策研究
孙德升,房汉廷,张明喜
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顽疾之一,而融资痛点则是解决这一顽疾的关键。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痛点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了不同成长阶段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痛点和不同类型金融机构服务中小科技企业的痛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17 Vol. 0 (11): 93-98 [
摘要
] (
29
)
HTML
(1 KB)
PDF
(1133 KB) (
476
)
99
服务与制造业创业企业的创新竞争力关键要素比较研究
赵莹,肖建华
本文基于智力资本的视角,归纳了创业企业创新竞争力的影响要素。通过对260位创业者及创业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以及针对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个行业样本进行的对比分析,发现两个行业的共性关键要素为创业者的战略领导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团队凝聚力对服务业具有重要影响,而投资者的协同关系对制造业的创新竞争力作用显著。进一步的T检验也说明,服务业对人力资本高度依赖,而制造业对于外部提供的创新支持高度需求。
2017 Vol. 0 (11): 99-106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1117 KB) (
238
)
107
移动互联网企业用户参与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研究: 以智能手机企业为例
孙耀吾,张睿
结合“门径”管理方法和漏斗模型构建移动互联网企业用户参与创新及其成果转化模型:社区中拥有信息反馈、评测、技术三种能力的用户参与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企业通过其创新需求、管理能力、技术支持对用户参与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产生影响。通过对智能手机企业线上用户社区的多案例比较研究发现,信息、设计、生产三种属性用户构成主要的创新型用户,不同类型用户通过各自的能力参与适合的创新活动;用户的角色加速转化,用户创新成为企业开放创新网络的重要主体;社区呈模块化发展,并逐步规范,成为用户创新的可靠载体。
2017 Vol. 0 (11): 107-116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1197 KB) (
425
)
117
企业创新能力体系——十力模型的构建与作用机理
骆大进,田龙伟,李垣
本文基于对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主导作用的重新诠释,从价值链和价值网络的视角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体系,包括6个显性能力和4个隐性能力。分析了企业创新能力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交互作用机理,阐述了环境因素对企业创新能力体系的影响,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对策。
2017 Vol. 0 (11): 117-122 [
摘要
] (
19
)
HTML
(1 KB)
PDF
(1089 KB) (
422
)
区域研究
123
创新网络的区域协同系统与产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刘国巍,张停停,于娟
针对区域创新网络(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RIN)内、外部协同与产业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设计研究框架并提出基本假设,运用加权平均思想构建地理-社会邻近下区域间协同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基于空间权重矩阵的参数设置设计技术协同、偏社会协同、随机协同、偏地理协同和文化协同五组区域间协同机制;然后,以广西地级市电子信息产业为例,运用空间随机前沿模型开展实证研究,据此验证基本假设。研究发现:①RIN区域内协同与产业经济增长呈显著相关关系;②中心度、平均距离与产业发展呈显著负、正相关关系;③RIN区域间协同与产业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④地理邻近性、社会邻近性与产业经济增长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⑤偏社会协同机制对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率最高,且据此可将广西地级市划分为五个效率梯队,该结构符合广西电子信息产业战略布局,进一步证明该机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017 Vol. 0 (11): 123-132 [
摘要
] (
19
)
HTML
(1 KB)
PDF
(2654 KB) (
474
)
133
广东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先发引领转型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丁明磊,陈宝明
广东通过较早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结构调整、构筑经济增长新动力,为全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情况下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增长提供了示范和借鉴。在总结广东主要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其中关键在于广东较早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了结构调整,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上取得主动,实现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基于广东的经验启示就全国区域转型发展提出五方面的政策建议。
2017 Vol. 0 (11): 133-137 [
摘要
] (
35
)
HTML
(1 KB)
PDF
(991 KB) (
260
)
研究与探讨
138
服务模块化价值网络治理机制研究
余长春,沈先辉
基于探索性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框架,立足于规则、知识、产权三种要素,对卷烟产业与乳制品产业服务模块化价值网络治理机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由于不确定的环境及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两种产业服务模块化价值网络治理机制都陷入界面标准化、服务模块松散耦合、模块化分工及集成三大困境;而且,产业环境的差异化致使两个产业服务模块化困境形态不同。为此,提出了界面规则标准与设计程序、分割机制、融合机制、创新机制及共享机制五个维度的改进路径。这不仅能够降低价值网络治理机制运行中的机会主义风险,还有助于促进产业服务模块化价值网络的价值创新。
2017 Vol. 0 (11): 138-148 [
摘要
] (
31
)
HTML
(1 KB)
PDF
(1548 KB) (
271
)
149
基于网络舆情的信息空间网络结构及特征研究
赵爱,毕硕本,王军,黄铜,万蕾
本文利用社交网络分析法和GIS可视化,在地理学视角下,对微博中“山东毒疫苗事件”信息传播路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①空间结构与社会经济具有相对一致性,表现为网络中节点的出入度与社会城市发展具有指向性,在个别中心城市间(北京、广东、上海)有所区别;②舆论微博传播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地域都形成中心节点城市,这些城市主导着周边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舆论方向;③相同时间段内的舆论信息传播路径数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对称性,东部地区要比中西部地区密集。
2017 Vol. 0 (11): 149-157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3582 KB) (
316
)
158
新兴技术弱信号监测模型及其特点
党倩娜
近年来,新兴技术弱信号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关注。本文对四个弱信号模型——安索夫模型、未来信号感知框架模型(FSSF)、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边缘-种子”预见模型、韩国科学与技术信息研究院新兴趋势信号(NEST)模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各模型主要架构基本遵循三层结构,构建宽口径水平扫描系统、发展整合性研究方法体系正在成为当前的方向。因此,在新兴技术监测面临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有必要将新兴技术弱信号信息纳入到监测体系中,建立起一个包容性的地平线扫描系统。
2017 Vol. 0 (11): 158-164 [
摘要
] (
38
)
HTML
(1 KB)
PDF
(1531 KB) (
228
)
165
创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张宝贵
本文通过建立大学毕业生影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匹配的理论,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新、创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趋势理论,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依据国内外相关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价值分析,揭示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工程。这对理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和人力资本驱动,并加快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2017 Vol. 0 (11): 165-173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1211 KB) (
183
)
国际研究
174
国外典型高水平科技智库运行机制剖析与启示
栾瑞英,初景利
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习国外高水平科技智库的成熟管理经验对建设我国高水平科技智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从管理架构、项目运营、资金来源等方面比较分析国外6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的组织与运行机制。根据我国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的需求,从研究质量、研究客观性、影响力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2017 Vol. 0 (11): 174-179 [
摘要
] (
33
)
HTML
(1 KB)
PDF
(1082 KB) (
1713
)
180
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经验与启示
彭华涛,林琳,全吉
本文以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为例,提出其形态包括世界级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非核心创新中心,由政府主导建立并运营,同时受到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实力以及科教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成功运行离不开高强度的创新投入,具体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及发展目标,相适宜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等建立运营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本文提出建立产业创新中心需要构筑“区域+区块+平台”的产业创新中心组织体系、打造“主中心+次中心”的产业创新中心梯度运行机制、建立“科技+产业”的产业创新中心支撑体系、形成“国际+国内”的产业创新中心布局等发展措施与政策建议。
2017 Vol. 0 (11): 180-186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1040 KB) (
346
)
187
欧盟面向创新的规制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程如烟
创新是研发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从而在市场上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其中规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欧盟面向创新的规制改革,主要包括:建立有利于创新的规制框架,探索创新约定新的方式,针对新兴技术领域的规制改革提出前瞻性考虑。最后,在分析欧盟改革做法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的启示。
2017 Vol. 0 (11): 187-192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1004 KB) (
281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