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23年 第7期
刊出日期:2023-07-05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国际研究
科技政策
企业研究
人才研究
专题笔谈
数字经济
卷首语
目录
卷首语
0
推动企业成为基础研究的重要主体
陈志军
2023 Vol. 4 (7): 0-0 [
摘要
] (
1
)
HTML
(1 KB)
PDF
(746 KB) (
105
)
目录
0
中英文目录
2023 Vol. 4 (7): 0-00 [
摘要
] (
0
)
HTML
(1 KB)
PDF
(936 KB) (
280
)
专题笔谈
1
科技创新守护绿水青山 护航生态文明建设
张惠远, 王志勇
2023 Vol. 4 (7): 1-3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774 KB) (
51
)
3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李国平, 崔丹
2023 Vol. 4 (7): 3-5 [
摘要
] (
1
)
HTML
(1 KB)
PDF
(576 KB) (
59
)
5
强化企业在绿色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袁淳, 李哲
2023 Vol. 4 (7): 5-8 [
摘要
] (
1
)
HTML
(1 KB)
PDF
(589 KB) (
46
)
8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人水和谐共生
张丽娜, 吴凤平
2023 Vol. 4 (7): 8-10 [
摘要
] (
3
)
HTML
(1 KB)
PDF
(576 KB) (
33
)
10
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
钮钦, 杨晶, 刘晨
2023 Vol. 4 (7): 10-12 [
摘要
] (
1
)
HTML
(1 KB)
PDF
(780 KB) (
171
)
科技政策
13
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绩效评估研究
丛琳, 魏林君, 李永亮, 闫冬, 霍竹, 高健
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绩效评估通常具备掌握科研进展与成效、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提出接续部署建议的三重目标。本文从任务布局、任务执行、成果成效、领域重要性、市场化程度、管理改革效果、新情况新问题等多角度构建绩效评估的重点内容框架,并制定了多指标综合研判的规则和标准,通过“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绩效评估的典型案例,说明评估流程和内容框架的使用,提出电力行业科技创新的“特色”评估指标,以及可获得的评估证据,并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2023 Vol. 4 (7): 13-20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1108 KB) (
72
)
21
“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评价研究
郝涛, 林德明, 丁堃, 康旭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有效制定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评价问题,以36所“双一流”高校为例,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出发,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治理体系下的高校激励政策评价研究框架,应用PMC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依据评价结果对样本高校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普遍在发挥政策引导、激发激励对象转化动力等方面较为完善,但在创新激励措施组合、激励治理的全流程保障等方面需要加强。建议高校进一步完善多主体多元化的激励组合机制,优化激励实施路径,提升行为治理、权利治理、风险治理、能力治理和协同治理“五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治理效能。
2023 Vol. 4 (7): 21-32 [
摘要
] (
2
)
HTML
(1 KB)
PDF
(2475 KB) (
81
)
创新研究
33
地方政府创新偏好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295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蔡永龙, 李文辉, 陈琪, 陈忠暖
探究地方政府创新偏好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意义重大。本文使用2011—2020年中国29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剖析地方政府创新偏好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府创新偏好较强的地区集聚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及高行政级别城市。高行政级别城市比普通地级市有更强的政府创新偏好意愿。回归分析表明,财政能力、创新潜力和政府竞争是解释地方政府创新偏好存在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财政能力越强和创新潜力越大城市的地方政府,更加偏好增加财政科技支出。政府竞争会促进地方政府增加财政科技支出,提升政府创新偏好。本研究为规范地方财政科技支出以及引导地方政府从“为创新而竞争”的发展理念转向“为创新而竞合”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2023 Vol. 4 (7): 33-41 [
摘要
] (
5
)
HTML
(1 KB)
PDF
(1060 KB) (
221
)
42
创新范式:概念建构、理论基础与演化评价研究进展述评
谢荷锋, 蒋晓莹
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应用,人类科技创新范式面临剧烈变革,探索创新范式一般性理论及演化规律,是预测和发展中国特色创新范式、助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梳理和归纳国内外创新范式研究的前沿进展,对创新范式的概念建构、理论基础及演化与评价研究进行评述与总结,并针对创新范式概念“具体化”和“丛林化”、一般性理论框架缺失等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提出构想与建议,对于推进创新范式研究的进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2023 Vol. 4 (7): 42-52 [
摘要
] (
5
)
HTML
(1 KB)
PDF
(1218 KB) (
67
)
53
新时代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复制推广机制——基于第一至第三批推广举措的分析
张克, 刘馨岳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任务,肩负着向全国范围复制推广改革举措的重要使命。基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三批56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改革举措和实地调研资料,本文揭示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创新生成方式、政策制定责任部门和不同领域政策创新重点等基本特征,将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复制推广机制归纳为“规划-试点”“请示-授权”“自主-吸纳”三种典型模式。基于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复制推广过程中仍存在部分改革举措适用范围有限、管理权责不清以及合法性难题等体制机制障碍,据此提出优化完善改革举措复制推广机制的政策建议。
2023 Vol. 4 (7): 53-62 [
摘要
] (
4
)
HTML
(1 KB)
PDF
(1055 KB) (
133
)
产业研究
63
集成电路产业“三链”融合协同发展——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
孙琴, 刘戒骄
本文从集成电路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融合理论依据层面,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机制以及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的融合机制进行分析,以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算2009—2020年集成电路产业“三链”的协同度。实证结果显示,集成电路产业“三链”融合度较低,直到2018年才呈正向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产业链和创新链有序度波动的影响。从“三链”子系统序参量的变化趋势看,专有权转让合同数、销售利率、芯片半导体行业获融资额、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数量、技术融合指标对“三链”融合度具有较大影响。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与集成电路产业“三链”融合相适应的科技财政体制;建立集成电路产业全产业链的创新减税和抵扣政策;形成与集成电路产业匹配的科技金融体系,促进资金链全覆盖;建立多层次人才体系,提升创新链整体能力;加强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突破的统筹协调机构建设,构建完善的国内市场支持体系,着力提升“三链”融合度。
2023 Vol. 4 (7): 63-73 [
摘要
] (
3
)
HTML
(1 KB)
PDF
(8026 KB) (
62
)
74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协同及其政策不确定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李文鹣, 范慧敏, 谢刚
利用2015—2019年国家颁布的52条财政政策和89条技术政策,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财政与技术政策之间的协同测度体系,实证分析两类政策之间的协同程度,及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5年间两类政策在制定时比较聚焦于关键目标,两类政策支持范围变动趋势一致;协同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财政政策与技术政策的协同可以显著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绩效,但是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财政政策与技术政策之间的协同机制建设,使两类政策在人才建设、电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方面形成合力,同时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留有缓冲空间和过渡时间,并合理引导企业良性预期,减小政策不确定性的消极影响。
2023 Vol. 4 (7): 74-84 [
摘要
] (
3
)
HTML
(1 KB)
PDF
(1094 KB) (
79
)
数字经济
85
数字金融对传统制造企业投资趋同行为影响研究
王旭, 潘仁龙, 赵梦菲
由投资趋同引发的产能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当下亟待解决的顽疾,数字金融发展为抑制企业投资趋同行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供新思路。文章采用2013—2019年A股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传统制造企业投资趋同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抑制传统制造企业的投资趋同行为,且对非国有企业和缺乏投资经验企业的投资趋同行为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金融通过降低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从而抑制其投资趋同行为,数字金融同时会对传统制造企业的金融化投资趋同行为产生显著促进作用。
2023 Vol. 4 (7): 85-94 [
摘要
] (
2
)
HTML
(1 KB)
PDF
(1081 KB) (
73
)
95
数据赋能制造业企业创新:逻辑框架与过程机理
罗泰晔, 张振刚
数据赋能是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本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对数据赋能的内涵进行阐述;从数据感知、智能认知、动态决策、精准执行4个维度构建了数据赋能的逻辑框架;从数据赋能的逻辑框架、制造业企业创新的5个模块、企业创新能力提升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数据赋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过程机理。
2023 Vol. 4 (7): 95-105 [
摘要
] (
2
)
HTML
(1 KB)
PDF
(1227 KB) (
299
)
106
数字贸易中有关网络安全的主要挑战、治理进路及对策
朱明婷
地缘政治影响的不确定性、经济水平的差异使各国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政策空间增加,数字贸易领域所产生的网络安全威胁与日俱增。一国的网络安全措施可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和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各项承诺,但可根据其中的安全例外或一般例外条款为其国内政策提供合法依据。数字贸易中有关网络安全的主要挑战,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隐私保护的差异、数据跨境流动的限制与数据管辖权的无序扩张。在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下,治理主体由公私合作治理的“二元”向多元主体共治的“多元”格局转变,应用在网络安全治理上可以回应相关挑战。我国政府应为跨国企业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网络安全体系,在维护网络安全、国家安全基础上,提出数字贸易中有关网络安全的治理对策,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3 Vol. 4 (7): 106-115 [
摘要
] (
3
)
HTML
(1 KB)
PDF
(1150 KB) (
105
)
企业研究
116
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操友根, 任声策, 杜梅
以上海市2015—2019年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为研究样本,总体研判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的发展趋势,从创新主体规模、牵头企业性质和技术领域分布3个维度刻画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的基本特征,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剖析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区域合作网络与机构合作网络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上海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合作网络向复杂化、综合性方向演化;合作网络发育程度存在行业异质性;创新主体之间合作呈现不均衡性,企业与高校占据核心层主要地位,科研院所作用逐渐弱化;国有企业牵头合作创新占据大多数,民营企业占比处于较低水平。研究建议提出应从主体构成及区域分布、协同水平、产业布局、牵头企业性质方面持续巩固与加强,以发挥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在市场需求、集成创新和组织平台方面的优势。
2023 Vol. 4 (7): 116-127 [
摘要
] (
6
)
HTML
(1 KB)
PDF
(1230 KB) (
136
)
128
政府采购能否促进企业使能技术创新——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肖丁丁, 贺冰寒, 朱桂龙
布局使能技术关系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也面临应用范围广、外部性强、委托代理成本高等问题,亟需政府采购等需求侧政策工具的引导。本研究以2011—202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机器学习-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探讨政府采购对制造企业使能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差异效果的引致原因。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对于制造企业使能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对共性使能技术的影响效果大于产品使能技术;对于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政府采购对于使能技术开发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从所有制属性看,政府采购对国有企业共性使能技术的促进效果更显著,而对非国有企业产品使能技术的正向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为制定创新导向下政府采购政策工具奠定了基础,也为布局共性使能技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23 Vol. 4 (7): 128-138 [
摘要
] (
1
)
HTML
(1 KB)
PDF
(1088 KB) (
159
)
139
基于风险管理的技术许可合同违约责任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谢瑞强, 朱雪忠
技术许可作为重要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式,在中国法律制度体系中却长期被列为技术转让的子类,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安排与建构。由于技术许可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技术许可双方在缔约、支付、转移、实施等环节中均可能产生违约风险,从而阻断许可目的的实现,造成企业资源投入的浪费和社会负外部性的发生。以违约风险管理为基础构建的技术许可合同违约责任法律制度能够有效降低技术许可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并引导技术许可合同主体形成对自身行为的责任预期。本文从技术许可风险管理视角切入,以中国《民法典》合同编技术许可合同的相关内容为主要分析蓝本,提出技术许可合同违约责任法律制度构建的相关建议,为技术许可违约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2023 Vol. 4 (7): 139-146 [
摘要
] (
5
)
HTML
(1 KB)
PDF
(1027 KB) (
54
)
人才研究
147
科技评价政策转型背景下高科技人才科技创新活动特征及演进趋势
申小曼, 刘雪立, 王燕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2021年新增院士为研究对象,统计2011—2020年院士全部论文、代表作论文、不同作者身份论文数量变化,应用学科领域百分位数、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等学科标准化指标,系统分析高科技人才论文产出特征及演进趋势,探讨科技评价政策导向对高科技人才科技创新活动的引领作用,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科技评价体制提供决策参考。结果显示,中科院院士国内外期刊发文数差距较大,国外期刊发文总数是国内的4.04倍。代表作论文数量差距悬殊,国外期刊代表作总数是国内的22.45倍。2016年起,院士发文量明显增多,国内期刊论文占比持续升高,“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期刊论文量增长尤为明显。以PSA排名划分不同层次论文,高层次论文主要发表在国外期刊,国内期刊较少。院士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占36.96%,在国外期刊仅占8.67%。自2016年起以第一作者发文占比明显下降,在国内期刊表现尤为明显。研究发现,院士在国内外期刊发文量差异较大,但在国内期刊发文回流趋势明显。国际权威刊物仍然是高科技人才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国内期刊影响力水平需进一步提升。随着学术地位的提高,高科技人才在科研活动中从执行者位置逐渐向领导者位置转变。
2023 Vol. 4 (7): 147-158 [
摘要
] (
5
)
HTML
(1 KB)
PDF
(2827 KB) (
70
)
159
殊途同归不同效:高层次人才跨国流动影响职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潘虹, 唐莉
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跨国流动是高层次人才积累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有效途径,学界就跨国流动如何影响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较为鲜见。本文聚焦我国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1998—2017年入选的178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对象,构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履历数据库,从学习-工作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不同类别跨国流动对高层次人才职业发展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跨国流动均能影响职业发展(殊途同归),不同类别跨国流动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差异显著(殊途异效)。从海外学习经历看,人文社科领域学者赴海外攻读博士学位、工程技术领域学者赴海外联合培养加快职业发展速度;从海外工作经历看,赴海外任教加快职业发展速度,而赴海外访问延缓入选高层次人才计划的进程。藉此本文尝试提出解释机制及对策建议。
2023 Vol. 4 (7): 159-169 [
摘要
] (
6
)
HTML
(1 KB)
PDF
(1146 KB) (
85
)
国际研究
170
国际科技组织主席与副主席中方任职人员履历分析及其启示
任真, 张雅洁
本研究利用网络调研、文献调研、文献计量学、案例分析、交叉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在国际科技组织拥有主席或副主席任职经历的一百余位学者的履历信息进行采集、整理、清洗和加工,从群体特征、高等教育与学术经历、国际科技组织任职经历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中国拥有国际科技组织主席或副主席任职经历的调研对象中女性占比约一成,近四成调研对象在45~55岁期间首次担任国际科技组织的主席或副主席,超过七成调研对象的晋升来源为国际组织、高校或科研机构,绝大多数调研对象拥有博士学位,其中不到四成的调研对象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国际科技组织主席与副主席中方任职人员数量最多的领域是地学领域。本研究提出,在国际科技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选拔和推荐方面,应重视女性科技人才、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科技人才、化学领域的科技人才,同时在推荐人才时不应以海外留学经历为必要条件。
2023 Vol. 4 (7): 170-178 [
摘要
] (
5
)
HTML
(1 KB)
PDF
(1419 KB) (
197
)
179
中美日韩德虚拟现实技术成长性评价
杨青, 钟书华, 沈婕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现实技术已成为全球技术竞争的热点。开展中美日韩德虚拟现实技术成长性评价,有助于中国明确技术差距、弥补技术短板。基于2011—2020年各国虚拟现实技术专利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开展评价分析。在“两纵两横”评价框架指导下,构建以技术成长实力、技术成长活力、技术成长效力、技术成长潜力为核心的技术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专利发明人是提升技术成长性的关键因素,在虚拟现实技术成长性总体水平上呈现三级阶梯、两个阶段特征,在虚拟现实技术成长性维度水平上表现出明显的国家和维度间成长趋势差异性。
2023 Vol. 4 (7): 179-188 [
摘要
] (
3
)
HTML
(1 KB)
PDF
(2216 KB) (
53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