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16年 第9期
刊出日期:2016-09-15
产业研究
创新管理实践
创新研究
国际研究
科研管理
企业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研究与探讨
卷首语
目录
目录
1
中英文目录
2016 Vol. 0 (9): 1-3 [
摘要
] (
41
)
HTML
(1 KB)
PDF
(993 KB) (
150
)
卷首语
4
公民科研对中国科研活动的影响
本刊编辑部
2016 Vol. 0 (9): 4-4 [
摘要
] (
46
)
HTML
(1 KB)
PDF
(700 KB) (
150
)
科研管理
5
科研众包网络模式创新及其实现路径
张绍丽,郑晓齐
科研众包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新的科研模式,既是对传统科研模式的挑战,又是对现有科研活动的完善和创新。科研众包网络创新模式由网上众包交易平台(整体程序)和网上众包协作模块(分体模块)两部分构成,二者彼此对接并相互作用,其效用主要体现为科研投入降低、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大众创新、科研环境净化、科研交易优化等效应,而其实现途径可通过线上和线下业务融合、冲突化解,以及信息处理与网络管理、知识创新与成果转化、在线交易与制度规范等技术与管理的协同来实现。
2016 Vol. 0 (9): 5-10 [
摘要
] (
83
)
HTML
(1 KB)
PDF
(1294 KB) (
290
)
11
大数据全面指标评价与核心指标数据评价一致性分析
朱云鹃,李 丹,李 颖
本文以区域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财务创新能力作为研究领域,运用云重心评价法分别对大数据全面指标与核心指标数据综合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得出大数据全面指标与核心指标评价结果整体处于中低一致性状态,进而得到一些启示。
2016 Vol. 0 (9): 11-17 [
摘要
] (
141
)
HTML
(1 KB)
PDF
(1075 KB) (
476
)
18
地区“十二五”科技规划R&D/GDP指标监测与启示
陈 钰,谢荣艳,玄兆辉
R&D/GDP 是反映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标志性指标。“十二五”期间,中国R&D/GDP规划指标没有完成目标,31个省市区R&D/GDP指标完成进度普遍滞后,原因除了政府财政的科技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足外,还受到规划目标设置不科学的影响。未来要发挥R&D/GDP指标的引导作用,需要切实加强政府的科技投入、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完善研发投入统计制度,科学确定地区发展目标。
2016 Vol. 0 (9): 18-24 [
摘要
] (
98
)
HTML
(1 KB)
PDF
(1165 KB) (
252
)
创新研究
25
扩大内需是否促进了中国工业创新
朱 琴,姜彩楼
本文实证检验了扩大内需对中国工业创新的影响,发现有效需求增加对工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扩大投资倾向于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等要素密集型领域,容易对技术密集型产业产生“挤出效应”,抑制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企业研发投入对新产品和新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非常显著,而工业长期依赖的技术引进抑制了技术创新。最后,从培育新产品“领先市场”、优化投资结构和优化工业创新体系方面提出了建议。
2016 Vol. 0 (9): 25-30 [
摘要
] (
53
)
HTML
(1 KB)
PDF
(1112 KB) (
141
)
3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思考——基于深圳创新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辜胜阻,杨 嵋,庄芹芹
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深圳作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第一个试点城市,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圳模式”。深圳创新发展得益于其富有开放、包容、多元的创业文化,各类创业创新人才的集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和良好的创新环境。通过总结深圳创新发展的经验,本文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从培育创业创新文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构建配套金融支持体系、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营造创业创新环境等方面多措并举,多方协同,最终形成创业创新生态系统,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共建创新型城市。
2016 Vol. 0 (9): 31-37 [
摘要
] (
136
)
HTML
(1 KB)
PDF
(1150 KB) (
552
)
38
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
李 燕,朱春奎
鼓励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扶持国内工业、实施宏观调控是政府采购的重要政策功能。本文运用2001—2013年的跨省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政府采购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采购并没有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且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在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出之间与不同地区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2016 Vol. 0 (9): 38-44 [
摘要
] (
40
)
HTML
(1 KB)
PDF
(1134 KB) (
284
)
45
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技术创新的影响要素与系统模型
闫华锋,仲伟俊
技术创新对于增强复杂产品系统(CoPS)集成商的市场竞争力尤为重要。在CoPS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考察确定了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技术创新系统的34个构成要素,分析了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应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技术创新系统模型,论述了系统模型各组成部分的内部工作机制和相互关系。
2016 Vol. 0 (9): 45-50 [
摘要
] (
77
)
HTML
(1 KB)
PDF
(1186 KB) (
233
)
产业研究
51
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评价
范德成,李 昊
本文采用循环修正思路对中国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进行评价。首先选取了30个影响因素变量,通过单一评价方法对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状况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排序。之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结果表明,组合评价方法可以很好地弥补单一评价方法结果不一致、说服力不强的问题。同时,据此对产业结构演化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强度进行排序。
2016 Vol. 0 (9): 51-57 [
摘要
] (
50
)
HTML
(1 KB)
PDF
(1180 KB) (
154
)
58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策略
陶 永,李秋实,赵 罡
本文阐述了绿色制造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绿色制造的最新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介绍了中国在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领域的研究基础及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围绕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加强绿色制造的发展思路与目标、重点任务,并从绿色制造理念、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绿色制造工程体系、典型应用示范、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2016 Vol. 0 (9): 58-64 [
摘要
] (
60
)
HTML
(1 KB)
PDF
(1398 KB) (
483
)
65
行业差异、所有权性质与创新效率:兼论国有企业创新资源配置
李 政,杨思莹
运用现代效率及其分解测度理论,分析了中国不同类型所有制企业在不同行业的创新效率、规模效率和创新资源拥挤度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国有企业在创新资源投入总量上具有优势;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普遍低于其他类型所有制企业,但正迅速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规模效率具有绝对优势,并且其创新投入拥挤现象正逐步缓解。
2016 Vol. 0 (9): 65-70 [
摘要
] (
66
)
HTML
(1 KB)
PDF
(1039 KB) (
362
)
企业研究
71
中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现状实证研究
肖琳琳,陈 杰,马冬妍,付宇涵
依据《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 23020—2013),设计了适合流程制造业、离散制造业、混合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等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设计的8套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基本适用于所有的工业企业。然后应用这些评估体系对全国5万多家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总结分析了中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工业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策略和建议。
2016 Vol. 0 (9): 71-77 [
摘要
] (
94
)
HTML
(1 KB)
PDF
(1745 KB) (
368
)
78
管制制度落差对中国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影响
李康宏,林润辉,李 娅,周常宝
本文分析了管制制度落差与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着重对比了管制制度顺差与逆差对企业进入模式决策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东道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与制度落差的交互作用对企业海外进入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东道国管制制度水平低于中国时,随着制度距离的增大,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合资进入模式;当东道国管制制度水平高于中国时,随着制度距离的增大,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独资进入模式。研究同时表明,东道国市场开放程度对以上两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2016 Vol. 0 (9): 78-84 [
摘要
] (
57
)
HTML
(1 KB)
PDF
(1143 KB) (
198
)
85
研发投资对企业技术进步影响的异质门槛效应
赵传仁,韩先锋,宋文飞
基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2014年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所有制差异视角下R&D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异质门槛效应。结果表明:R&D强度只有超过一定门槛水平时,才能对企业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R&D强度对企业技术进步影响的门槛效应存在显著的所有制差异;存在最优异质R&D强度区间,国有企业为0.09%~2.27%,民营企业为0.96%~12.74%,公众企业为0.13%~6.34%,在该区间内R&D强度对企业技术进步促进效应最明显;当跨越最优R&D强度区间时,R&D投资对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具有负向效应,而对民营企业和公众企业技术进步均依然有促进效应,但这种促进作用呈现边际效应递减规律。
2016 Vol. 0 (9): 85-89 [
摘要
] (
69
)
HTML
(1 KB)
PDF
(1027 KB) (
187
)
研究与探讨
90
固定电价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基于中国电力市场的比较
郭炜煜,赵新刚,冯 霞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由固定电价制度向政府政策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制度变迁。研究二者对中国电力市场及社会福利的影响可知:固定电价和配额制均可有效促进厂商增加绿电产量并减少煤电产量,但固定电价制度会产生社会福利的损失,而配额制则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配额制不仅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技术进步水平,而且有利于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2016 Vol. 0 (9): 90-97 [
摘要
] (
67
)
HTML
(1 KB)
PDF
(1244 KB) (
216
)
98
众筹研究现状与展望
夏恩君,王素娟,王俊鹏
本文从近年来以众筹作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研究数量变化入手,分析众筹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态势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对众筹运行过程中的三个参与主体——投资人、筹资人及中介平台身份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深入解析。分别从投资人、筹资人及中介平台三个视角,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对于投资人与筹资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参与动机、影响因素及面临的风险等方面,而对于中介平台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平台的作用及运行方式等领域。最后从研究内容、体系及研究方法角度,提出众筹未来的可能研究方向。
2016 Vol. 0 (9): 98-103 [
摘要
] (
59
)
HTML
(1 KB)
PDF
(1218 KB) (
422
)
104
论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法律地位——兼对中国立法之启示
刘长秋,马 彦
在生物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之引擎的背景下,人类遗传资源的经济价值与战略意义日益显现,急需要立法加以保护。目前,在人类遗传资源地位的界定方面,学术界主要存在“非物说”与“为物说”两种学说,实际上,人类遗传资源是一种介于人与物之间且其人格意义大于物质意义的人格体。在现有国际法律文件中,人类遗传资源被界定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与遗产,但这种界定是在象征意义上而言的。实际上,国家与个人都对人类遗传资源享有相应权利,而这些权利也都需要立法予以保护。目前,中国对于人类遗传资源的法律保护还存在显见不足,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予以完善。
2016 Vol. 0 (9): 104-109 [
摘要
] (
68
)
HTML
(1 KB)
PDF
(1027 KB) (
324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110
人力资本及其投入效率与研发资本比较优势研究
贺 俊,刘亮亮,张玉娟
本文首先在罗默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卢卡斯把人力资本内生化的思想框架,内生化R&D和人力资本,构造了一个新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Hamilton函数推导出均衡解,并分别与罗默模型和卢卡斯模型的均衡条件进行比较,发现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对提振经济都很重要,但人力资本部门的生产效率对提振经济更为重要。然后利用2008—2013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佐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还发现研发资本投入具有外溢效应,透过人力资本,研发资本的作用被增强。
2016 Vol. 0 (9): 110-114 [
摘要
] (
68
)
HTML
(1 KB)
PDF
(1030 KB) (
251
)
115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尹 洁,施琴芬,李 锋,王树乔
基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机制,从知识特性、知识共享个体、知识共享团队层面,分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以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通过来自江苏省级、校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成员的97份有效问卷,检验研究假设,识别影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绩效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表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知识价值、社会资本、团队带头人显著影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绩效。
2016 Vol. 0 (9): 115-121 [
摘要
] (
50
)
HTML
(1 KB)
PDF
(1175 KB) (
199
)
122
杰青的大龄化趋势及其弊端——1994—2013年杰青基金获得者当选年龄的统计与分析
韩联郡,李 侠
通过对1994—2013年杰青基金获得者当选年龄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发现杰青的当选年龄呈现出不合理的增大趋势,文章揭示出杰青大龄化带来的三个弊端:杰青群体重要科研产出率下降;杰青基金的目标定位出现背离;形成对中低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年龄屏障,进而提出了改进方案,以保证杰青基金发现、稳定、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功能的长效性。
2016 Vol. 0 (9): 122-127 [
摘要
] (
63
)
HTML
(1 KB)
PDF
(2056 KB) (
493
)
128
群际接触、角色认同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关系研究
崔祥民,杨东涛,刘彩生
本研究突破从个体微观层面探讨创业意向形成的传统,创新性地将群际接触理论引入创业领域,在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提出了以角色认同为中介的群际接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概念模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528份有效问卷进行回归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角色认同在群际接触数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角色认同在群际接触质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接触质量比接触数量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略大。
2016 Vol. 0 (9): 128-134 [
摘要
] (
58
)
HTML
(1 KB)
PDF
(1146 KB) (
336
)
国际研究
135
试论日本的科研伦理治理体系
冯丹阳,张文霞
日本当前的科研伦理治理体系主要是以政府和科研机构为主导,以其下属专家委员会为依托,经过科学求证制定全国纲要性文件和行业规范准则。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各大学与行业学会起到了推动作用,自下而上由大学率先成立伦理委员会,政府设置治验和伦理审查委员会,由行业内的纲领规定发展到政府制定颁布相关的伦理规范和指南,中央和下属机构并行从而建立起一套全国范围的伦理治理体系。日本的伦理委员会数量多,覆盖面广,涉及到各行各业,有统一的行规且遵循业内伦理规范和准则,但伦理委员会的运作本身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从治理理念、组织架构和制度规范三个角度来对日本整个伦理治理体系做一介绍和分析,并提出对中国的经验与启示。
2016 Vol. 0 (9): 135-141 [
摘要
] (
47
)
HTML
(1 KB)
PDF
(1134 KB) (
405
)
142
TBT协定中技术法规和标准“强制性”区分要素——以美国—金枪鱼案(Ⅱ)为例
李冬冬
是否具有强制性是TBT协定中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关键区别。“美国—金枪鱼案(II)”中出现了判定“强制性”的两种方法:形式主义解释路径和市场准入前提标准。本文认为,二者均以政府权力的行使作为出发点,但在政府权力行使到何种程度时争端措施便具有了强制性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前者采取弹性标准,认为应当根据案情个案审查;后者采取刚性标准,认为只有当政府行为禁止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时,该措施才具有强制性。相比之下,采取形式主义路径解释“强制性”,区分技术法规和标准,更有利于打击监管保护主义,同时也不会必然侵蚀国家监管的自主权。
2016 Vol. 0 (9): 142-147 [
摘要
] (
68
)
HTML
(1 KB)
PDF
(1037 KB) (
447
)
148
欧盟区域政策对葡萄牙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
林娴岚
欧盟区域政策是缩小成员国地区差异的重要政策工具,对葡萄牙的国家发展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了影响。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不同阶段欧盟面向葡萄牙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及葡萄牙国内的对接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对1986—2015年葡萄牙科技投入与产出情况及其国家创新体系演进历程进行了归纳梳理。本文认为,欧盟区域政策通过宏观目标与政策引导以及持续提供不断优化的经费投入,促进了葡萄牙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并认为该案例对一个国家借助国际组织力量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对中国进一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2016 Vol. 0 (9): 148-154 [
摘要
] (
64
)
HTML
(1 KB)
PDF
(1599 KB) (
403
)
创新管理实践
155
“互联网+”驱动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创新——“猪联网”的实践与启示
王 山,王丹玉,奉 公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推动着产业集群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模式:虚拟产业集群。在农业产业领域,随着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不断融合,农业虚拟产业集群也正在形成。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信息化、农民市民化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养殖户技术能力薄弱、学习能力不足以及管理制度匮乏等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应加强虚拟产业集群的知识渗透,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2016 Vol. 0 (9): 155-160 [
摘要
] (
63
)
HTML
(1 KB)
PDF
(1220 KB) (
314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