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坛
首 页
|
刊物介绍
|
编委会
|
征稿启事
|
理事会
|
编辑部公告
|
期刊订阅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区
审稿区
编辑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论文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论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访问统计
2020年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4-05
产业研究
创新研究
国际研究
企业研究
研究与探讨
科技管理
中英文目录
专题笔谈
卷首语
卷首语
0
创新与“非理性繁荣”
本刊编辑部
2020 Vol. 1 (4): 0-0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801 KB) (
138
)
中英文目录
0
中英文目录
2020 Vol. 1 (4): 0-00 [
摘要
] (
0
)
HTML
(1 KB)
PDF
(2080 KB) (
104
)
专题笔谈
1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动力和国际规则重塑看未来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倪晓宁
2020 Vol. 1 (4): 1-3 [
摘要
] (
14
)
HTML
(1 KB)
PDF
(4371 KB) (
207
)
4
智能制造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陈琛
2020 Vol. 1 (4): 4-5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2064 KB) (
397
)
6
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量子科技
关思甲
2020 Vol. 1 (4): 6-7 [
摘要
] (
19
)
HTML
(1 KB)
PDF
(1928 KB) (
161
)
8
从中巴经济走廊实践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科技创新合作
邸玉娜
2020 Vol. 1 (4): 8-10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2236 KB) (
200
)
科技管理
11
国家主体科技计划项目治理模式的演变
卫新锋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治理体系的主要角色设置及其关系直接影响项目治理的成效。自1983年攻关计划设立以来,中国不断推进该治理体系的优化调整,分析其演进的规律对于优化科技计划项目治理具有基础性意义。本研究将科技计划项目治理的角色区分为倡议者、实施伙伴、供应商三种类型,通过分析国家三大主体科技计划项目治理角色关系演变,研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治理模式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科技计划项目大致经历了创立、规模化发展、重塑治理三个阶段,实施伙伴体现出角色类型增加、职能分化的特点,加强宏观统筹、分级管理及责权统一的需求导致出现了由供应商管理供应商的做法,倡议者对科研阶段的分类治理演变到统一治理提高了项目治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
2020 Vol. 1 (4): 11-18 [
摘要
] (
21
)
HTML
(1 KB)
PDF
(5685 KB) (
326
)
19
竞争还是稳定:国外科研经费资助方式和结构综述
罗珵
科研经费资助方式作为影响科研效率和科研行为的资源配置手段受到学界的日益关注。本文通过梳理现有国外公共科研经费资助方式和结构的有关文献,从竞争性与稳定性两种资助方式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两种资助方式的特点、原则、发展动向等,比较其对科研效率、质量等方面的机制性影响,总结其各自的优劣势以及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科研公共资助体系应是符合国家特色的多种资助模式的灵活组合等结论,意在为中国科研经费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2020 Vol. 1 (4): 19-29 [
摘要
] (
26
)
HTML
(1 KB)
PDF
(7536 KB) (
264
)
30
情报过程视角下大数据政策量化评价——以11项国家级大数据政策为例
胡峰, 温志强, 沈瑾秋, 姚缘
本文以2015—2019年中央国家机关发布的11项大数据政策为样本,以Herring模型为研究框架,从情报需求识别、规划、搜集、加工、分析、演示的过程视角对大数据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基于PMC指数模型,计算11项大数据政策的PMC指数值和凹陷程度,具体评价每项大数据政策的优劣,并提出参考性的政策改进路径。结果显示,大数据政策设计总体较为科学、合理,政策质量较高,其中2项政策等级为完美、7项为优秀、2项为可接受,但在政策时效、政策工具、政策受众和政策内容4个指标上得分较低,未来需要在这4个方面加以改进。
2020 Vol. 1 (4): 30-41 [
摘要
] (
29
)
HTML
(1 KB)
PDF
(7934 KB) (
195
)
创新研究
42
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
刘军, 曹雅茹, 吴昊天
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各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以衡量区域绿色创新水平,基于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和绿色创新效率两个指标,将30个省份聚类划分为四种发展模式;在控制了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以及环境规制等变量后,回归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了区域绿色创新的提升;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产业协同集聚对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需进一步发挥要素投入在产业协同集聚中的作用,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区域绿色创新水平。
2020 Vol. 1 (4): 42-50 [
摘要
] (
31
)
HTML
(1 KB)
PDF
(6250 KB) (
267
)
51
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绿色供应链效率——基于2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面板数据的PVAR分析
张峰, 任仕佳, 殷秀清
加快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是推进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钢铁企业绿色转型发展为研究视角,在综合考虑环境因素与扰动噪音对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效率测度模型构建过程影响的基础上,选取三阶段DEA模型对国内2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效率变迁趋势进行系统评价,并采用PVAR模型对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和绿色供应链效率之间的双向动态关系进行检验。研究表明,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效率在2008—2017年期间整体呈现出稳步提升的宏观态势,但是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空间格局分布上其具有典型的分异特征,其中高效率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中效率与低效率企业多位于中西部地区,而且西部地区整体效率变化态势不容乐观;钢铁企业绿色供应链效率与技术创新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但与产业集聚之间仅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在系统GMM估计和脉冲响应检验中,产业集聚短期内对绿色供应链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长期看存在向抑制作用转变的威胁,同时虽然技术创新对绿色供应链效率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滞后性会对其正向效应产生影响。
2020 Vol. 1 (4): 51-64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9624 KB) (
251
)
产业研究
65
新兴技术产业应用生态系统构建与发展评价:以大数据为例
周钟, 熊焰, 张林刚
以公众应用接触与感受度高的大数据为例,本文通过从新技术研发到应用的主体与资源要素分析,依据资源供给匹配和政产学研融合的观点,构建面向新兴技术产业应用的生态系统框架。基于框架,新兴技术产业应用受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角色主体合作推动,需同时汇聚技术、人才和资金等重要资源,主体与资源之间形成相互支撑、互为影响的互生关系。政府通过产业规划、实施方案及相应的扶持政策,发挥引导各主体与资源协同发展的功能。指标结构分解与分值设计分析发现,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产业应用存在地区间特征分化,贵州、上海的大数据资源流通与交易全面领先,但产业基金的设立与运行普遍滞后,建议结合差异化功能定位引导生态系统要素的选择性建设。
2020 Vol. 1 (4): 65-73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6637 KB) (
271
)
74
工业机器人对就业的异质性影响——基于发展阶段与行业的分析
吴清华, 周晓时, 朱兰
本文采用1991—2017年国际机器人联盟和世界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的创造效应,即增加国家层面的就业量;分经济发展阶段看,工业机器人对国别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对低收入国家的就业创造效应最大;分产业结构看,工业机器人对工业就业的促进作用小于对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分性别结构看,工业机器人对女性劳动力的创造效应大于男性,且在工业内这种促进作用较服务业更为显著。因此,工业机器人不会替代劳动力,不会加剧失业,反而会通过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促进就业。
2020 Vol. 1 (4): 74-82 [
摘要
] (
38
)
HTML
(1 KB)
PDF
(5890 KB) (
301
)
83
智能化投资需要错位发展吗?——来自江苏的证据
王子敏, 黄忠义
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青年劳动力开始不断流失、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化投资成为弥补劳动力不足的重要手段。企业如何规划部署人工智能等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避免智能化投资一拥而上导致的资源浪费已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利用江苏省2008—2017年市级面板数据,对智能化投资与总就业和三次产业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用江苏经验为中国发展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目前智能化投资对苏南、苏北总就业并未形成显著的影响,其中智能化投资对苏北第一产业就业产生创造效应,对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没有造成影响,而对苏南第二产业就业产生了替代效应,但没有对第一、第三产业就业产生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人工智能等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弥补劳动力不足的角度,为中国不同区域优化智能化投资结构以及更好地发展和利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提出了对策建议。
2020 Vol. 1 (4): 83-93 [
摘要
] (
31
)
HTML
(1 KB)
PDF
(6284 KB) (
293
)
94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渗透效应
刘纯阳, 刘锦怡
信息技术创新是各国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引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取得共识,但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尚缺乏实证依据。本文利用2001—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在整个产业生命周期内会呈现倒U型变化;②2007年以前处于扩散初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渗透效应并不明显,2007年开始显著增强,但当前仍处于倒U型左边的边际递增阶段,远低于理论上最佳的拐点水平,在未来相对长一段时期内仍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性新动能;③由于西部多数省份仍处于信息技术扩散初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对东、中部农业经济增长的渗透效应明显优于西部。
2020 Vol. 1 (4): 94-102 [
摘要
] (
27
)
HTML
(1 KB)
PDF
(6275 KB) (
226
)
企业研究
103
多类型伙伴研发合作对企业双元创新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
梁杰, 谢恩, 邵鹏
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多类型伙伴影响创新绩效的比较。针对这一局限,本文对比了企业和科研、行业及政府三种类型伙伴的合作对渐进性和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基于中国医药制造行业79家公司2007—2017年的447个研发联盟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伙伴数量增加,对渐进性创新绩效而言,政府伙伴的促进作用最强,行业伙伴次之,科研伙伴最低;对突破性创新绩效而言,科研伙伴的促进作用最强,行业伙伴次之,政府伙伴最低;科研伙伴更有利于促进突破性而不是渐进性创新绩效,行业和政府伙伴更有利于促进渐进性而不是突破性创新绩效。
2020 Vol. 1 (4): 103-110 [
摘要
] (
25
)
HTML
(1 KB)
PDF
(5302 KB) (
355
)
111
主动出击与顺势而为:中国企业运用大数据的模式比较
王楠, 李天柱, 张伟
在对中国20余家企业进行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将企业对大数据的运用划分为主动出击和顺势而为两种典型模式,并分别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运用大数据的基本过程可以划分为机会选择、应用策略制定、价值实现三个主要环节,但两类模式在这三个环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升华得到若干理论启示和对企业的管理建议。
2020 Vol. 1 (4): 111-120 [
摘要
] (
18
)
HTML
(1 KB)
PDF
(7531 KB) (
236
)
121
异质性企业与基础研究决策
孙佳, 吕嘉琪, 于长宏
针对中国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的现实困境,提出一个基于异质性企业分析框架的决策模型,分析了生产率异质性对于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的影响。模型发现,生产率越高,企业对于创新越积极,但是只有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会选择开展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收益的增加或者相关成本的降低会促使更多的企业投入基础研究,针对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还发现,良好的盈利能力、适当的企业规模以及优化的人力资本结构都会对企业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提高中国企业基础研究的规模和水平,要求建立更加公平和规范的市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科学家的培养,理顺相关体制和机制,推动人才和其他科研资源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间更加顺畅地流动。
2020 Vol. 1 (4): 121-129 [
摘要
] (
11
)
HTML
(1 KB)
PDF
(5868 KB) (
410
)
研究与探讨
130
新中国成立70年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历程与重大转型
刘春平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结构关系不断变迁,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相对滞后,与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尽快补齐这一短板。本文聚焦科技类社会组织,系统研究中国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历程、重大转型,探讨新时代下社会组织发展方向和制度建设。
2020 Vol. 1 (4): 130-138 [
摘要
] (
30
)
HTML
(1 KB)
PDF
(6884 KB) (
159
)
139
中国科普人才政策25年以来的演变、趋势与展望
任嵘嵘, 杨帮兴, 郑念, 王博
为了研究中国科普人才政策历史发展和演变的特点,本文以1994年至今国家层面的科普人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科普人才政策体系,并根据其政策文本自身性质和时代内涵予以阶段性划分,通过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关键词网络的视角对各阶段科普人才政策进行网络特性解析。研究发现,中国科普人才政策在25年的演变历程中,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是其不变的宗旨,专业人才建设是其一贯的核心,科普志愿者逐步成为新时代科普人才的主力军,科普教育与培训、激励机制是科普人才得以聚合到科普工作中来并发挥作用的有力保证。对科普人才政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未来政策规划中从政策的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展望。
2020 Vol. 1 (4): 139-150 [
摘要
] (
20
)
HTML
(1 KB)
PDF
(9751 KB) (
196
)
151
从奖励导向到权利导向:新中国70年职务发明权属的变革
张惠彬, 吴运时
本文以职务发明权属的变革为探讨中心,借由奖励导向与权利导向的叙事勾勒新中国70年职务发明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结论有:改革开放前30年,职务发明人曾享有意思自治,可以决定职务发明专利的权属,并能获得相应奖励,而后的时事变更导致专利制度形同虚设,职务发明奖励也荡然无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务发明制度逐步恢复,发明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专利权,发明人的权利主体地位获得法律认可,科技体制的变革、专利制度的完善、专利政策的推动和对创新的激励是促进新中国职务发明权属变革的动力。当今, 《职务发明条例 (草案)》仍存在职务发明人权益缺乏有力保障、单位的责任过轻等弊端。
2020 Vol. 1 (4): 151-159 [
摘要
] (
37
)
HTML
(1 KB)
PDF
(6554 KB) (
186
)
国际研究
160
欧美量子通信产业创新政策量化比较研究
唐德龙, 马翔, 廖思爱, 丁堃, 徐作圣
本文基于产业创新政策工具理论及产业价值理论,对欧盟最新发布的 《量子宣言》 《量子技术旗舰计划报告》与美国颁布的 《推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挑战与机遇》 《量子信息科学国家战略概述》进行了政策文本量化比较分析,对政府政策与量子产业市场、技术和产业链之间的互动进行解析。结果显示,欧盟侧重于需求面政策工具的使用,主要通过扩大公共服务、推动产业创新来获得资金支持;美国则更注重供给面政策工具的使用,以教育与训练作为重要的施政措施,希冀培育更多的跨学科人才从而奠定量子商业化基础。公共政策是支持中国量子产业成功实现技术创新的根本原因,本文在欧美量子产业创新政策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量子产业创新政策的实施及完善提出建议。
2020 Vol. 1 (4): 160-170 [
摘要
] (
28
)
HTML
(1 KB)
PDF
(6620 KB) (
260
)
171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中美双边贸易分解与失衡分析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和WIOTs数据,对2000—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与失衡分析。研究表明:①中美双边贸易中国内增加值份额均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国内增加值份额明显低于同期美国,表明中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虽在提升,但中国出口获益能力却较低;②中国出口中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份额高于美国,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份额却低于美国,表明中国出口主要用于最终需求,而美国出口主要用于中间投入;③中国出口中返回增加值份额低于同期美国,说明中国从事的主要是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下游环节,而美国从事的主要是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上游环节;④中美双边贸易中纯重复计算部分份额均呈上升态势,表明中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均在不断增多,其价值链变得越来越长;⑤贸易增加值统计大大缩减了中美双边贸易失衡水平,但中间品贸易失衡的缩减程度要明显高于最终品贸易;⑥中美制造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均表现为顺差状态,而农业、服务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却表现为逆差状态。
2020 Vol. 1 (4): 171-179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6154 KB) (
223
)
180
在美国大学获得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人的回流前景分析
乌云其其格
本文利用统计数据,揭示了近年来中国赴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的层级分布变化趋势,以及获得美国大学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的回流状况。考虑到美国2016年针对国际学生出台的就业政策以及签证政策对海外学者回归可能造成的影响,结合当前中美贸易和科学技术摩擦背景分析了未来中国留学生,特别是获得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的回流前景,提出下一阶段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建议。
2020 Vol. 1 (4): 180-188 [
摘要
] (
23
)
HTML
(1 KB)
PDF
(5859 KB) (
342
)
京ICP备10036465号-14
版权所有 © 2014 《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207室(100038) 电话:010-58884593/58884590/58884591 邮箱:zgkjlt3814@casted.org.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